19,447
次編輯
變更
马寒冰
,無編輯摘要
}}
'''马寒冰(1916-1957)'''<ref>[https://baike.so.com/doc/4656370-4869669.html 个人简历网]</ref>原名马国良, [[ 福建 ]] 海澄县人。少时在 [[ 鼓浪屿 ]] 英华中学就读,后赴 [[ 浙江 ]] 金华商业学校选修银行会计,1932年转入 [[ 上海 ]] 沪江大学就读。曾组织"天竹文艺社",主编《天竹月刊》和厦门《华侨日报》的《天竹》文艺副刊。1937年6月到 [[ 缅甸 ]] ,先后任《仰光日报》编辑,《兴商日报》总编辑。抗战爆发后,担任"缅甸华侨文艺界救国后援会"的宣传工作。
1938年回国,入 [[ 陕北 ]] 公学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期间,参加八路军文艺工作队,后调军委卫生部工作,陪同印度援华医疗队到太行、晋鲁豫、冀中、晋察冀、晋西北等根据地工作。
抗战胜利后,被调到军调处执行小组工作。后到三五九旅 [[ 王震 ]] 旅长的秘书。曾任后勤部长、宣传部长,一直随军南征北战。部队进入 [[ 新疆 ]] 后,担任新疆军区文化部长兼中共新疆分局秘书长。新中国成立后任解放军总政文化部文艺处长。1957年7月7日逝世。 主要作品有《中原突围》、《尼罗河畔》,是歌曲《新疆好》、《我骑着马儿过草原》的词作者。
== 人物经历 ==
在缅甸本就从商的父亲,在厦门一家商店当账房先生,一心想把儿子往做生意的方向培养。然而,马寒冰在鼓浪屿英华中学读书时,似乎就对文学艺术表现出独特的兴趣,作为一个中学生,间而在《星岛日报》、《华侨日报》发表文章,让他的同学“小伙伴”们颇是仰慕呢。中学毕业后,他按照父亲的意愿,考入浙江金华商业学校,选修银行会计。有一天,父亲收到了他的来信,在信中,马寒冰告诉父亲,从商不是他所喜爱,他想转入上海沪江大学,希望父亲能够支持。
开明的父亲叹了一口气,回信说,你自己拿主意吧。马寒冰转入沪江大学,果然如鱼得水,他那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就是在沪江大学打下的基础。
'''天竹文艺社'''
1936 年,抗战前夜。20 岁的马寒冰大学毕业回到厦门。回来不久,他就组织了“天竹文艺社”,并出版《天竹》月刊,这本月刊,很快成为当时影响较大的一本抗日文化刊物。生性开朗热情好客的马寒冰,简直把自己在鼓浪屿的家搞成了“沙龙”,诗人 [[ 童晴岚 ]] 、当时还名叫“许铁如”的 [[ 彭冲 ]] ,都是他家中的常客。
当年11 月, [[ 鲁迅 ]] 先生逝世,马寒冰第一个站了出来,组织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厦门文化界追悼鲁迅大会”,大会通过的“致鲁迅家属的唁电”由他起稿,甚至通过了将“大学路”改为“鲁迅路”的决议;同年12 月,马寒冰接待了从 [[ 日本 ]] 经 [[ 台湾 ]] 抵达厦门的 [[ 郁达夫 ]] ,陪郁达夫游览鼓浪屿,一路长谈,也成为厦门文坛的一段佳话。
但生活终究需要生计来支撑。
蔡总领事听了他的来意,阴阳怪气地说:“回国?祖国政府现在要的是钱,不是人。人多得很,你回去干什么?”
但气馁不是马寒冰的性格。他从报上得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办了抗日军政大学和陕北公学,广招有志抗战的青年入学,他觉得,机会来了。于是,他向文艺界抗敌救国后援会申请回国,投考延安“抗大”。1938 年初,马寒冰经香港、广州到达汉口,与 [[ 董必武 ]] 会面。随后,又从汉口到达西安,坐上八路军的军车到了陕北延安。
一开始,他被安排在陕北公学任宣传干事,这是他最擅长的领域,自然是表现非常好,1938 年,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怀着抗日热忱的他,多次申请到抗日前线去。正好,印度援华医疗队要去前线,马寒冰又懂外语,组织上就派他跟随援华医疗队做翻译工作。他二话没说,跟着医疗队一路奔波在冀南、冀中、豫北、豫西、晋察冀、晋西北抗日战场。
他的优异表现,引起了王震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