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米哈伊尔·格罗莫夫

增加 6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big>米哈伊尔·格罗莫夫</big>''',
米哈伊尔·格罗莫夫<ref>[https://www.abelprize.no/c53859/binfil/download.php?tid=54296 米哈伊尔•列奥尼多维奇•格罗莫夫 ]</ref>(Mikhail Gromov, 俄语:Михаил Леонидович Громов, 1943年12月23日-), [[ 俄罗斯 ]] 数学家,1992年加入 [[ 法国 ]] 国籍。格罗莫夫是法国科学院院士。他获得的荣誉包括:维布伦几何奖(1981),沃尔夫数学奖(1993), [[ 波利亚奖]](2005)和 [[ 阿贝尔奖]](2009)。 
== 个人简介 ==
 
米哈伊尔·格罗莫夫(Mikhail Gromov,1943年12月23日-)法籍俄罗斯数学家,沃尔夫奖、阿贝尔奖得主。
他以极富原创性的观点在“在整体黎曼几何、辛几何、代数拓扑学、几何群论和偏微分方程理论等领域作出了革命性的贡献”(1993年沃尔夫数学奖授奖词),“对几何学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2009年阿贝尔奖授奖词)。
 
== 人物生平 ==
 米哈伊尔·列奥尼多维奇·格罗莫夫 1943 年 12 月 23 日生于原苏联博克西托戈尔斯克 (Boksitogorsk),格罗莫夫在列宁格勒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1965 年) 和博士学位 (1969 年),并发表了博士后论文 (1973 年)。在校期间,他的博士生导师是弗拉迪米尔 A. 洛赫林 (Vladimir A. Rokhlin)。1967 年至 1974 年间,格罗莫夫在 [[ 列宁格勒大学 ]] 担任助教一职。1974 年,格罗莫夫离开原苏联,任美国纽约州纽约 [[ 州立大学 ]] 教授。1981 年,他移居至巴黎第六大学,并于次年在法国高等科学研究院任职至今。1991 年至 1996 年间,他还担任 [[ 马里兰大学 ]] 帕克分校数学教授。1992 年加入法国国籍。 
== 学术任职 ==
 
格罗莫夫自 1982 起一直在法国高等科学研究院 (Institut des Hautes études Scientifiques, France) 任终身教授。法国高等科学研究院 (IHéS) 是一所从事数学、理论物理和其它相关科学领域尖端研究的机构。该研究院为顶尖的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潜心研究的场所,不作任何教学指标或者行政任务的要求。格罗莫夫是该研究院五位终身教授之一。所有终身教授均经科学委员会 (the Scientific Council) 提名,由研究院院长依据其研究的广度和科研潜力进行评定。这些终身教授都是在其职业生涯早期加入研究院,荣膺终身教授殊荣。
米哈伊尔·格罗莫夫截止到2009年还在美国 [[ 纽约大学 ]] 科朗数学研究所 (the Courant Institute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 担任 [[ 杰·古尔德 ]] 数学讲座教授 (Jay Gould Professor of Mathematics)。 
== 学术荣誉 ==
 米哈伊尔 L. 格罗莫夫曾荣获多项国际知名大奖,其中包括京都基础科学奖 (2002 年)、巴仁奖 (1999 年)、 [[ 斯狄尔奖]](1997 年)、洛巴捷夫斯基奖章 (1997 年)、沃尔夫奖 (1993 年)、Prix des Assurances de Paris (1989 年)、élie Cartan 奖 (1984 年)、维布伦几何奖 (1981 年) 和莫斯科数学学会奖 (1971 年)。2004 年,格罗莫夫被授予那默斯数学奖。2005 年,匈牙利国家科学院授予他 János Bolyai 奖。格罗莫夫还是国际数学家大会的特邀演讲嘉宾,先后在 [[ 法国尼斯 ]] (1970 年)、芬兰 [[ 赫尔辛基 ]] (1978 年)、 [[ 波兰华沙 ]] (1982 年) 和美国 [[ 加州伯克利 ]] (1986 年) 各届大会上发言。此外,他还是美国科学院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的外籍院士,同时担任法国科学院的院士。他还获得了 [[ 日内瓦大学 ]] 颁发的荣誉博士学位 (1992 年)。
== 参考资料 ==
4,87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