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旭旦

移除 1,80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國籍 = 中國
| 别名 =
| 職業 = 地理专家, 教授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br> </br> </br> </br>
}}
李旭旦,江苏江阴人 。1934  1934 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理系 。1939  1939 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理学硕士学位。   曾任中央大学教授、地理系主任。   建国后,历任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地理系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第四届常务理事、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专于人文地理学,提出用综合方法划分地理区域的观点,   晚年大力提倡复兴区域地理和人文地理研究。撰有论文《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
==基本信息==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 [[ 江苏江阴]]
毕业院校: 中央大学
1950年—1956年,科学院地理专业筹委会委员;译《苏联地理》;担任《地理知识》主编,
1952年8月,院系调整,任 [[ 南京师范学院 ]] 地理系主任。
1957年—1979年,被错划成右派,还以坚强的意志著述,
==生平简介==
1911年,李先生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年稍长,就读于苏南有名的“ [[ 南菁中学 ]] ”。清贫之家,供一个孩子上名牌中学,包含着父母的多少心血。这使他从小就养成了惜时如金,发奋学习的秉性。辛勤耕耘的汗水,使他在中学时代就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学生,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其中他最有兴趣的课目是历史和地理。那时,他确实深深陶醉于中华民族辉煌悠久的文化历史之中 。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对历史的爱好,使他涉猎了各名家之思想。在他熟读了梁启超的《饮冰室文集》后,认为读书不能忘救国。当时,十几岁的他,年少志高,时常考虑自己所学的知识怎样才能服务于民族与大众!随着对国事的日益了解,他逐渐看到了:这片有着灿烂历史的河山,在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压制下,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他深深感受到:作为炎黄子孙,固然有着引以自豪的历史,但更重要的是要深知祖国之大地,才能为国出力。于是,当他于1930年以全校高考总分第一名被保送入南京中央大学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地理系,作为他为之攀登终生的高山
鸦片战争后,西方 世界上 科学文化伴随着他们 事物是复杂 炮舰一起进入中国 从那以后 对历史的爱好 系统的人文地理学才开始传播进来 使他涉猎了各名家之思想 至20世纪初,许多先辈学者,实际上已 人文地理学各分支上做 他熟读 许多宝贵 [[梁启超]] 开创性工作。但是,对于人 《饮冰室 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集》后 即“人地关系”问题 认为读书不能忘救国。当时 还没有得到共同 十几岁 意见。正是由于理论基础的薄弱 中国的人文地理学那时还较 地作为一个紧密的整体而存在。有鉴于此 志高 还是中央大 常考虑自己所 地理系学生 李旭旦深深地感到:只有大力推动“人地关系”的研究, 知识怎样 才能 使人文地理学迅速地向前发展。 服务 是他和当时 民族与大众!随着对国事 同学任美锷在胡焕庸、张其昀老师的大力支持下 日益了解 翻译 他逐渐看到 法国人文地理学一代宗师白吕钠的《人地学原理》。 是一部人文地理学的经典巨著,内容渊博,夹叙夹议,翻译的艰辛可想而知。但是,一种执 片有 灿烂历史 追求 河山 终于使他们获得了成功。 西方 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压制下 自人文地理学诞 以后 灵涂炭 围绕其理论基础,形成了两大流派 民不聊生 以德人拉采尔为首的“环境决定论”认为 他深深感受到 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主要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法国白兰士及其高徒白吕纳的“人地相关论”则认 :人类与自然之间是互相影响的 炎黄子孙 自然 固然 能影响人,人类亦能适应和改造 有着引以 然。与“环境决定论”相比 豪的历史 “人地相关论”在当时显然 但更重要的 较为积极的一种理论。然而,中 要深知祖 当时的人文 之大 理学者 在“人地关系”研究 才能为国出力。 1930年以全校高考总分第一名被保送入南京 ,“环境决定论”却颇具有市场。白吕纳的《人地 央大 原理》翻译出版 后, “人 毫不犹豫 相关论”的观点越来越被中国 选择了 地理 系, 者所接受。可以说《人地学原理》 为他为之攀登终生 引进,对中国当时地理学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后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高山
1936年,李先生考取了公费留学生,进入英国剑桥大学地理系作研究生,
1939年以优异的成绩学成回国。这时抗战已爆发,中央大学迁至 [[ 重庆沙坪坝 ]] 。李先生回到母校担任地理系教授,讲授“英国地理”、“地理学思想史”、“人生地理学”等课程。国难当头,教学条件及生活都异常艰苦,但当时学术气氛却非常浓厚,他十分高兴地说:“我当时的学生现在有许多已青出于蓝胜于蓝了。” 
李先生在那时的教学中,就非常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年暑期,他都带领学生进行野外实习,四川省内许多地方都留下过他们的足迹。
1941年,李老参加了中华自然科学社的西北考察,并担任了团长。他们艰辛跋涉,考察了 [[ 白龙江 ]] 中游地区。在此基础上,李先生写成了“白龙江中游人生地理观察”一文。文中指出,这个地区的农民,“但知辟地为田,不知植林牧草,以养其田。故以言白龙江流域之土地利用,过重农业,忽视林牧,实为一不平衡之发展……”,“植树保土当为本区今后急需的农村建设工作”。   可见,40多年以前,李先生就已经明确地提出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协调人地关系的宝贵意见。而且,在这篇文章中,还明确地提出:白龙江是我南北重要分界线——秦岭淮河线的向西延伸,又是中国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牧业区的分界。这一见解成为解放后制订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和划分地理界线的依据。
1946—1947年,李先生应聘到美国马里兰大学作访问教授。在此期间,他认真研究了中国的地理区划问题。在谈到区划问题时,李先生激动地说:“当时地理区划已成为各国地理学者的重要课题。尤其是中国,由于国土辽阔,地理状况复杂多样,要进行科学的地理分区殊为不易,不少中外学者都争相涉足于这个问题。我吸取了当时国外地理学中的先进方法,进行了独立的、综合的地理分区,把整个国土作为一个巨大的人地单元,既考虑诸如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各种自然要素,又考虑人口、经济、民族、文化等各种人文要素,在深入研究中国人地关系地域分异的基础上,写成了‘中国地理区之划分’一文,发表在《美国地理学家协会汇刊》上。”认为,李先生在这篇文章中所提出的具体区划界线,至今仍不失它的学术价值。尤其是将自然与人文综合起来划分地理区这一思想,当时在中国实属一项开创性的工作。
 
李旭旦先生于1947年底从美国回国后,仍在中央大学地理系任教授兼系主任。当时正值全国解放前夕,学生运动风起云涌。李先生旗帜鲜明地支持进步学生的正义斗争。
==科研工作==
在李旭旦教授的履历表上,最简单的时期是从1958年到1979年,20多年的时光,只要用两个字即可概括“右派”。 正直的学者,坦白的襟怀,出于对党对人民深诚的爱,他的心上是容不下半粒沙子的。李先生和那一年代许多人一样,在政治上遭到了不幸。他困惑,他委屈,但很快他就感到心地坦然了。   天地之广阔,历史之久远,个人的一切荣辱得失何足道哉!重要的是应为祖国,为人民多做工作。于是,他把个人的不幸放在一边,陶醉于地理教学和科研的王国,始终关注着国内外科学的新动向。
60年代初,外国提出了新的大地构造学说——新的大陆漂移理论。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一学说必将会给地理学带来巨大的推动力。因此他立即翻译了这一学说的主要代表作, [[ 魏格纳 ]] [[ 《海陆的起源》, ]] 将这一新兴理论及时引进国内。令人遗憾的是:在当时极左思潮之下,这一新学说并未受到重视,直到10多年以后,人们才真正认识到了它对于地理学的科学价值。
李旭旦教授说:“自1979年底我卸下背负了20年之久的沉重包袱之后,心情异常舒畅。
1980年初广州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地理学会代表大会上,我提出了必须复兴人文地理学。这一呼吁,犹如投石击水,有人担心,有人茫然,有人反对,然而更多的是赞同。因为在建国初期,在学习苏联地理学的过程中,对人文地理学就产生了偏见,认为它是‘反动的学说’,是‘伪科学’,因此以经济地理学取代了人文地理学。从那以后,‘人文地理’这一名词竟成了地理科学中的禁区。现在要复兴人文地理还得经过一番努力。”
一位年逾古稀的学者,为了人文地理学的复兴,不顾多病的身体,多次应邀在国内外讲学,出席各种会议。他奋笔疾书,在报刊上为人文地理学撰文呼吁。他翻译了近100万字的外文书刊,介绍国外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的新理论、新动向 。为了培养人文地理学的新生力量,他更是呕心沥血。每当他的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后,在志于人文地理学的青年们的求教信像雪片般飞来,只要身体许可,他大多要亲自答复,为了满足高年级学生对人文地理学的求知欲,他拖着病体先后为他们作了10多次讲座
为了培养人文地理学的新生力量,他更是呕心沥血。每当他的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后,在志于人文地理学的青年们的求教信像雪片般飞来,只要身体许可,他大多要亲自答复,为了满足高年级学生对人文地理学的求知欲,他拖着病体先后为他们作了10多次讲座。 1982年,他还亲自招收了两名研究生。为了适应广大青年学习钻研人文地理学的需要,他不辞辛劳,为大百科全书主编了《人文地理学》分册,并翻译了 [[ 詹姆斯 ]] 的《地理学思想史》。
经过广大地理工作者的数年艰苦努力,人文地理学终于迎来了它的新生。党和政府充分肯定了人文地理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决定在全国高校开设人文地理课程。并在六五计划中把人文地理学列为加强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他说:“我是一个书呆子。我认为,书是人类精神财富的宝库。许多书是其作者几十年探索自然、博览群书、毕生心血凝结而成的。有的书甚至是人类社会几百年知识的结晶,而通过阅读,花几天或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大致掌握它。地理学具有广博性、综合性的特点,它极端需要经常补充大量的信息。信息越多,新观念、新思想的形成越有可能。纵观古今中外,没有任何一位学者能避开勤奋读书这条道路登上科学之巅的。但是,仅仅在书桌上还出不了地理学家。 地理科学是以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的,它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对地理环境的探索。”说到这里,李老深有感触地回忆起一件往事。
1936年,当他进入 [[ 英国剑桥大学 ]] 地理系攻读研究生时,导师问他是攻读三年制的博士还是两年制的硕士。经过严肃考虑,他选择了后者。这样,他利用省下的一年时间和三分之一的留学经费,孤单一人横渡 [[ 英吉利海峡 ]] ,周游 [[ 德、法、瑞士、荷兰 ]] 等国,登上 [[ 阿尔卑斯山 ]] 之巅,后又横渡大西洋,踏上美国国土,从东向西横穿美国,最后横渡太平洋回到祖国。这一环球旅行,使他观察、了解了许多国家的自然环境、社会状况、观察到了沿途人地关系的地域分界,大大增加了世界地理的感性认识。
现在,许多青年,虽然能勤奋读书,但不愿走向野外去观察、去实践,实在是一种缺欠。因为地理学永远是一门与生产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科学。
“大力开展人地关系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地理学报》,1982年,37卷4期。
《地理学思想史》,(美) [[ 普雷斯顿·詹姆斯 ]]著.李旭旦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7月第1版。
“江苏省农村聚落的整治问题”,李旭旦、 [[ 金其铭 ]] ,《经济地理》,1983年第2期。
“如何进一步开展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南京师大学报》(人文地理文集),1984年。
《人文地理学论丛》,李旭旦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2月。
==视频==
==参考资料==
 
[[Category:地理专家, 教授]]
9,2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