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183
次編輯
變更
小野妹子
,無編輯摘要
[[File:小野妹子1.jpg|缩略图| [https://baike.baidu.com/pic/%E5%B0%8F%E9%87%8E%E5%A6%B9%E5%AD%90/19626/0/8326cffc1e178a828b428cedfc03738da977e805?fr=lemma&ct=single#aid=0&pic=8326cffc1e178a828b428cedfc03738da977e805 原图链接] 小野妹子:男,[[日本]][[飛鳥時代]]的[[政治家]]、[[外交家]]。]] {{Expand Japanese|小野妹子}}
{{東亞男性歷史人物
{{japanese|japanese=小野 妹子|kana=おの の いもこ|romaji=Ono no Imoko}}
'''小野妹子'''(生卒年不詳,約6世紀末至7世紀初),男,出身為[[近江国]]滋賀郡小野村的[[豪族]]、春日氏的一族小野氏。小野妹子為[[日本]][[飛鳥時代]]的[[政治家]]、[[外交家]]。姓 ''' 為臣氏 ''' ,冠位是 ''' 大德冠 ''' 。育有二子是[[小野毛人]]、小野廣人。
依據《[[日本書紀]]》記載,他以[[遣隋使]]的身分於607年與609年兩度被派遣至[[隋朝]],擔任外交工作。在隋朝的漢名為「'''蘇因高(そいもこ)'''」,為其名的漢語諧音。
[[File:小野妹子2.jpg|缩略图|左|小野妹子:姓'''為臣氏''',冠位是大德冠。]]
== 經歴 ==
[[File:小野妹子3.pn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5%B0%8F%E9%87%8E%E5%A6%B9%E5%AD%90/19626/0/8326cffc1e178a828b428cedfc03738da977e805?fr=lemma&ct=single#aid=0&pic=ac345982b2b7d0a201496919c0ef76094a369ab5 原图链接]小野妹子]] [[大業]]三年([[推古天皇]]15年,607年),小野妹子 作为第一次[[遣隋使]]携带国书来中国,受到隋炀帝接见, 代表倭王[[多利思比孤]]向[[隋炀帝]]递交[[国书]]以表明日本的独立国地位,其中有著名语句:「-{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然而该国书将日本与中国最高统治者置于同等地位,并称“[[天子]]”,与中国传统的“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思想相违背,引得炀帝勃然大怒<ref>《隋書》「卷八十一 列傳第四十六 東夷 倭国」</ref>。 [[File:小野妹子4.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d44f4524bf4156abe3205c59&lemmaId=19626&fromLemmaModule=pcBottom 原图链接]小野妹子]] 其后在由[[裴世清]]带去日本的隋炀帝国书中第一句就是“皇帝问倭王”,按照天子赐诸侯的书式書寫 。 608年由文林郎裴世清为使,陪送回国。归国途中,因隋帝国书为百济人所夺,被处流刑,后得[[推古天皇]]赦免。同年裴世清回国时,又作为陪送使,再度来中国,携有《东天皇敬白西皇帝》的国书,同行者有[[高向玄理]]、[[南渊请安]]、旻等留学生、学问僧,前来考察中国的制度。610年归国。 [[File:遣唐使8.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d44f4524bf4156abe3205c59&lemmaId=19626&fromLemmaModule=pcBottom 原图链接]小野妹子来中国留学]] 据确切的文字记载,中日官方友好交往起于中国汉代,盛于隋唐,此后虽然有所淡化但绵延不绝。正如日本历史学家[[井上清]]所言,通过这种交往,日本“恰如婴儿追求母乳般地贪婪地吸收了朝鲜和中国的先进文明,于是从野蛮阶段,不久即进入了文明阶段。” ==史料记载== 日本与中国最早的官方交往可追溯到公元57年。中国史书《[[汉书]]》写道:“夫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是年,作为“百余国”之一的倭奴国派遣使节带着供品到[[洛阳]]朝贺,献生口(奴隶)百六十人,光武布赐以印绶。这是[[东亚]]地区对[[日本列岛]]社会以及中日官方往来的最早文献记载。 公元607年,日本向中国隋朝派出的第一个政府使团终于到达洛阳,使团首领叫小野妹子。使者称炀帝为“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并说他带一批佛僧前来学佛法。他然后向隋炀帝递呈其君主的一封信,信的开头是“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但是,在古代东亚地区朝贡体系中,只有中国的皇帝才能称为“天子”。因此,日方书信把本国最高统治者称为“天子”,令炀帝大为不快,吩咐“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不过,此时中国正进行征讨[[高句丽]]的战争,也不希望增加树敌。 因此,尽管出现这种失礼,中国人仍在次年选派[[裴世清]]等13人组团回访,并带回前所未有的关于日本的完整和准确的消息。而此时的日本,为恢复在[[朝鲜半岛]]南部任那的势力,派出征伐新罗的大军,也出师不利。为弥补这种军事力量的不足,也希望通过打开和中国王朝的国交,向新罗施加压力。这种意图在随后的遣隋使外交中就明显表露出来。 小野妹子回国后向天皇述职时声称,将[[隋炀帝]]带给倭王的国书不慎丢失。此时日本朝野曾有大臣建议天皇以丢失国书罪判处小野妹子流刑,好在[[圣德太子]]及时晋见天皇进行劝阻。 关于小野失书之说历史学家曾判断有三种可能:一是国书确实丢失;二是国书载有隋朝廷对日本修书无礼的指责言辞,小野担心天皇看了震怒,惩罚自己或导致中日修好失败,就耍滑头而故意毁掉;三是国书并未丢失,小野故意秘密呈给了天皇。但天皇因国书上有不利之词,担心扩散后不利于外交,而令小野托词丢失。凡此种种至今尚无定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小野的“失误”避免了可能由国书引起的中日间的紧张关系,促使裴世清的回访成功。 公元609年,小野妹子又作为送隋使回国之使再度来中国。此次的国书吸取了前次教训,抬头为:“东天皇敬白西皇帝”,巧妙地避开两国间的主从上下关系问题,并带来了一批留学生、留学僧。就这样,隋朝廷出于远交近攻的外交需要,大和朝廷出于迫切学习中国的政治体制、文化教育的需要,使得两国的官方交流出现了第一次高潮 。
== 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