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墨竹赋

移除 2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 作 者简介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晚号颖滨遗老,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人称“小苏”。[[宋神宗]]年间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为著名散文家,元祐年间参加过治河争论,为第三次回河的主要反对者。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栾城集》。<ref> 朱明伦.唐宋八大家散文 广选 新注 集评 苏辙卷.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1</ref>  == 背景 ==此赋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中国古代题画赋肇始于晋、唐,但多模山范水、毕肖人物的“形似”局限。至北宋苏轼、文同、米芾等人提出“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苏轼《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诗、书、画异迹而同体的观念,主张论画明理,体物写意,追求高标远韵的“神似”境界,于是使题画赋成为与题画诗相媲美的抒发自我心胸的文人赋。苏轼在《文与可画贫笃谷偃竹记》中提出“成竹在胸”和“身与竹化”的观点,其《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亦云:“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此赋或是作者为对此理论观点作一形象化诠释而创作,同时巧妙地赞美了文同高洁的人格和纯朴率真的节操,从而表自己的思想情趣和审美理想。 == 原文 ==
'''墨竹赋'''
与可曰:“唯唯<sup>79</sup>!”<ref> 赵逵夫 编.历代赋评注 6(宋金元卷).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195-201</ref> <ref> 刘青文 主编.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3年:493-494</ref>
== 注释 译文 ==
'''词句注释'''
1.与可:即文同,其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与[[苏轼]]、苏辙为从表兄弟。操韵高洁,以学名世,尤擅墨竹。元丰二年(1079年)去世,苏轼作《筼筜谷偃竹记》以示悼念。
== 白话译文 ==
[[ 文同 ]] 擅长画墨竹,画出的竹子看起来和真的一样。
客人见到他画的竹子之后非常惊讶,说:“大自然赋予了竹子生命和形貌。竹子受到雨露滋润,存在于天地间。春天竹子开始萌芽生长,夏天竹笋就脱离竹壳,舒展为竹。等到叶子慢慢增多,到了冬天竹子就长成了。竹子性情刚直,长得姿态却娴雅妩媚。历经寒暑变化,笑傲面对冰雪严寒。草木所吸收的天地间浑然之气是一样的,嗟叹它们生长的土壤一样,但是性情却不一样。确实万物生长有其天然的本性,除了造物主谁能够驾驭的了?如今你却用松烟制成的墨,用兔毛制成的笔,漫不经心地看着作画的墙壁,然后在绢帛上尽情挥洒,不一会儿就画好了。竹子枝叶纷繁茂盛,极为传神,仿佛能听到风吹竹叶发出的声音。画出的竹子弯直横斜,粗细高低,形态各异。窃取了造物主的神妙构思,赋予画竹以蓬勃生机。你难道就是那得道的人吗?”
[[ 文同]] 听过了之后微笑着说:“我所追求的就是道,把这种追求寄予在竹子中了。我开始在高山的南面隐居,在竹林附近修建房屋,视听淡漠,对外界无牵挂。早晨和傍晚都和竹子在一起。在竹林间吃饭,在竹阴下睡觉休息。看到竹子形态体貌的变化很多。每当风住、雨停的时候,山林间空旷幽静,太阳出来,竹林就显得特别秀丽茂盛,布满了整个山谷。竹叶像是翠鸟的羽毛,竹上的青皮像是青玉,非常淡薄,竹上的寒露好像都要滴下来了。只有蝉和鸟在林间鸣叫,人的声音寂寞而寥落。我顺着风长啸一声,终日看着那苍茫的远方。新的竹笋带着笋壳一起落下,根在土里生长,穿过涧谷蔓延开来,生出成千上万的子孙。到了被斧头砍过,比较稀薄的地方,怪石嶙峋,荆棘丛生,竹在那种地方艰难地抽出来却不能伸展开,虽欲倒却顽强支撑着,虽环境艰难元气受损却更加坚强,身体弯折形状却更加奇特。狂风怒号的天气,天寒地冻,叹息别的树木即使很粗大却没有自持。竹却依旧在严寒之后苍翠,没有那种可怜的姿态,使自己与松柏同列,这是效仿仁者的做法,这就是竹子为什么称之为竹了。我一开始见到竹子就很喜悦,如今这种喜悦的感觉已经融入自己身体里了。来了兴致之后,挥毫泼墨,那真切的竹子就在眼前了。虽然自然的竹子是天造地设的,可是这与墨竹又有什么分别呢?”
客人听了之后说:“我从前听说,庖丁,是个杀牛的厨师,但是学养生的人从他那里学到了养生的道理;轮扁,是制造车轮的木匠,读书的人却从中学到了读书的道理。世上一切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不一样而已,更何况您把这道理寄托在竹子中,我说您是得道的人,难道不对吗?”
文同听过之后说:“大概是这样子的吧。”<ref> 高志忠 译注.唐宋八大家文集译注 精编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188-192</ref>
== 创作背景 ==此赋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中国古代题画赋肇始于晋、唐,但多模山范水、毕肖人物的“形似”局限。至北宋苏轼、文同、米芾等人提出“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苏轼《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诗、书、画异迹而同体的观念,主张论画明理,体物写意,追求高标远韵的“神似”境界,于是使题画赋成为与题画诗相媲美的抒发自我心胸的文人赋。苏轼在《文与可画贫笃谷偃竹记》中提出“成竹在胸”和“身与竹化”的观点,其《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亦云:“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此赋或是作者为对此理论观点作一形象化诠释而创作,同时巧妙地赞美了文同高洁的人格和纯朴率真的节操,从而表自己的思想情趣和审美理想。 == 作 品鉴 ==
'''文学赏析'''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马德富:全赋工于描写,既写出竹在晴日风中的种种变态,又写出竹的精神气韵。措辞豪纵,音韵铿锵,句式骈散兼施,富于变化。(《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分类集成》) <ref> 王筱云,韦风娟,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分类集成 11 散文卷 5.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304-305</ref>
 
== 作者简介 ==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晚号颖滨遗老,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人称“小苏”。[[宋神宗]]年间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为著名散文家,元祐年间参加过治河争论,为第三次回河的主要反对者。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栾城集》。<ref> 朱明伦.唐宋八大家散文 广选 新注 集评 苏辙卷.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1</ref>
== 参考资料 ==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