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孟林

增加 14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孟林 ''' [[ 孟子 ]] 和他后代子孙的墓地,位于邹城东北12公里的四基山西南麓,南面凫峄,北拱岱岳。是一处保存时间长、较为完整的家族墓地  孟子墓西北约300米处有高大的古冢三座,相传为孟孙、季孙、叔孙之墓
  孟子墓西北约300米处有高大的古冢三座,相传为孟孙、季孙、叔孙之墓。
孟子的诞辰是四月初二,为纪念孟子的诞辰,每年四月初二至初五在孟林前举行盛大的古会,一年一度,延续至今。
 2006年5月25日孟林被 [[ 国务院 ]] 公布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温带季风气候
景点级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孟林,位于城[[东北]][[四基山]]西麓,是孟子及其后裔的墓地。据孟林享殿内现存的宋景祐五年(公元1038年)《[[新建孟子庙记]]》碑载:[[孔子]]的四十五代孙孔道辅知兖州时,访得[[孟子]]墓,并在墓旁创立了[[孟庙]](后迁往县城)。宋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朝廷赐库钱30万,增修墓庙,购置祭田,广植柏桧。元代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山东提刑霍天祥在孟子墓前立碑,题“先师邹国公墓“,此碑现已无存。后又经明、清两代不断增修扩建。据《[[重纂三迁志·林墓]]》记载: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山东]]巡抚移文衍圣公查明,亚圣墓田七顷三十亩四分。林内植有桧、柏、榆、槐、楷、楸、枫、柞、杨等各类树木一万余株,多为宋、金、元、明、清各代所植,是国内少有的一处大面积侧柏山林。
孟林,位于城东北四基山西麓,是孟子及其后裔的墓地。据孟林 == 享殿 内现存的宋景祐五年(公元1038年)《新建孟子庙记》碑载:孔子的四十五代孙孔道辅知兖州时,访得孟子墓,并在墓旁创立了孟庙(后迁往县城)。宋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朝廷赐库钱30万,增修墓庙,购置祭田,广植柏桧。元代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山东提刑霍天祥在孟子墓前立碑,题“先师邹国公墓“,此碑现已无存。后又经明、清两代不断增修扩建。据《重纂三迁志·林墓》记载: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山东巡抚移文衍圣公查明,亚圣墓田七顷三十亩四分。林内植有桧、柏、榆、槐、楷、楸、枫、柞、杨等各类树木一万余株,多为宋、金、元、明、清各代所植,是国内少有的一处大面积侧柏山林。==
孟林享殿大门坐北朝南,经神道、御桥即可达门前。院内现存享殿基本保持了原来的面貌,只是左右厢房早年倾圮后末再修建。享殿内现存石碑六幢,其中北宋景祐五年(公元1038年)所竖《[[新建孟子庙记]]》碑,碑文为北宋孙复撰写,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是现存有关邹县“三孟”史料中最早的一块碑刻。对研究孟子史迹,有重要参考价值。享殿后是孟子墓,坟茔高大、草丰林茂。墓前有巨碑一幢,上刻“亚圣孟子墓”。
== 享殿==孟林享殿大门坐北朝南,经神道、御桥即可达门前。院内现存享殿基本保持了原来的面貌,只是左右厢房早年倾圮后末再修建。享殿内现存石碑六幢,其中北宋景祐五年(公元1038年)所竖《新建孟子庙记》碑,碑 为北宋孙复撰写,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 历史 ,是现存有关邹县“三孟”史料中最早的一块碑刻。对研究孟子史迹,有重要参考价值。享殿后是孟子墓,坟茔高大、草丰林茂。墓前有巨碑一幢,上刻“亚圣孟子墓”。==
孟林又称“亚圣林”,是孟子及其后裔的墓地,位于邹城东北13公里的四基山西麓。四基山是连绵不断的四座山,因坐落的山顶都是齐头的,很平坦,古人说“如基”,所以叫做四基山。四基山的地理环境十分幽美,它“南面凫峰,北拱岱岳,层峦叠嶂,环拱交错。远接洙泗之水,近连岗峰之脉”。一片苍松翠柏,遮天蔽日,芳草如茵,肃穆幽深。
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孟子死后埋葬在什么地方。直道北宋景佑四年(1037年),兖州知府、孔子45代子孙孔道辅寻访到孟子的墓地。孔道辅分析孟子晚年生活在邹县,最后终老在这里,目的不会太远,经过多次探查,最后确认在四基山,并且报告给朝廷。皇帝表扬孔道辅办了一件大好事。从那时到现在,已经有九百多年。九百多年来,林地不多扩大,庙堂不断增修,逐渐形成了今天这个规模。孟林内现有[[柏树]]、[[桧树]]、[[柞树]]、[[杨树]]、[[榆树]]、[[楸树]]、[[槐树]]、[[枫树]]、[[楷树]]等各类树木一万多株。树多为宋、金、元、明、清各代所栽植。
==其他信息==
==人文历史==孟林 又称"亚圣林" 是孟子及其后裔的墓地,位于邹城东北13 有一条1.5 公里的 四基山西麓。四基山是连绵不断 神道,神道两旁有两行高大古老 四座山 杨树 因坐落的山顶都 杨树外面 齐头的 柏树。神道中段有一条小溪 很平坦 溪上架一座拱形弹孔石桥 古人说"如基",所以 桥的名字 做四基山 御桥 四基山的地理环境十分幽美,它"南面凫峰 桥左边立有一块石碑 碑上刻着“亚圣林”三个大字。过桥往 拱岱岳 有500米长的石砌甬道直到享殿大门。享殿现在是5间 层峦叠嶂 现在的是清代建筑 环拱交错 但却承袭了明代的规模与风格 远接洙泗之水 林内的部分珍贵碑刻现移入享殿内保存 近连岗峰之脉"。一片苍松翠柏 其中新建孟子庙记碑是北宋儒学泰山学派的著名人物孙撰文 遮天蔽日 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 芳草如茵,肃穆幽深 是研究[[孟庙]]、孟林、[[孟府]]的最早实物资料
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孟子死后埋葬在什么地方。直道北宋景佑四年(1037年),兖州知府、孔子45代子孙孔道辅寻访到孟子的墓地。孔道辅分析孟子晚年生活在邹县,最后终老在这里,目的不会太远,经过多次探查,最后确认在四基山,并且报告给朝廷。皇帝表扬孔道辅办了一件大好事。从那时到现在,已经有九百多年。九百多年来,林地不多扩大,庙堂不断增修,逐渐形成了今天这个规模。孟林内现有柏树、桧树、柞树、杨树、榆树、楸树、槐树、枫树、楷树等各类树木一万多株。树多为宋、金、元、明、清各代所栽植。 ==其他信息==孟林前 一条1.5公里的神道, 神道 两旁有两行高大古老的杨树 杨树外面是柏树。神 道中 有一 条小溪,溪上架一座拱形弹 孔石桥,桥 的名字叫御桥。桥左边 立有一 石碑, 刻着" 书“ 亚圣林" 个大 ,为[[欧阳中石]]先生所书 。过桥 往北有500米长的 甬道直 享殿大门 享殿 现在是5间,现在的是清代 为孟林主体 建筑, 但却承袭 殿内存石碑8幢,记载 明代 孟庙、孟林 规模与风格 创建和扩置情况 林内的部分珍贵碑刻现移入 享殿 内保存 后为[[孟子墓]] 其中新建 墓前有清道光年间立“亚圣 孟子 庙记 墓”碑, 前有石供案和石香炉。孟子墓西 宋儒学泰山学派的著名人物孙撰文,已 九百多年的历史 古冢三座 是研究 相传为鲁国 孟林 季孙 孟府的最早实物资料 叔孙之墓
孟林前有神道,道中有一单孔石桥,桥旁立有一石碑,上书"亚圣林"三字,为欧阳中石先生所书。过桥石叠甬道直通享殿大门,享殿为孟林主体建筑,殿内存石碑8幢,记载了孟庙、孟林的创建和扩置情况。享殿后为孟子墓,墓前有清道光年间立"亚圣孟子墓"碑,碑前有石供案和石香炉。孟子墓西北有古冢三座,相传为鲁国孟孙、季孙、叔孙之墓。==参考文献==
[[Category:630 中國文化史]]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
766,15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