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轿子

增加 9,275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轿子 |圖片 = File:轿子1.jpg|缩略图|居中|350px|[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8…”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轿子
|圖片 = [[ File:轿子1.jpg|缩略图|居中|350px|[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8493788577&di=d2391de497e3e17dbb4c2c19b0594c5d&imgtype=0&src=http%3A%2F%2Fwww.sinaimg.cn%2Fgm%2F2014%2F1208%2FU7232P115DT20141208111629.jpg 原圖鏈接][https://games.sina.cn/gn/ol/2014-12-08/detail-icesifvx1674704.d.html?vt=4&cid=6550&cID 来自手机新浪网]]]
|圖片尺寸 =
| 圖像說明 =
}}
=='''简介'''==

'''轿子'''是一种靠人或畜扛、载而行,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曾在东西方各国广泛流行。就其结构而言,轿子是安装在两根杠上可移动的床、坐椅、坐兜或睡椅,有篷或无篷。轿子最早是由车演化而来。

轿子,由[[辇]]、舆发展而来,又称为“舆轿”“肩舆”。在先秦时期也称为“桥”“檋”,最初在山路崎岖之地使用。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商业繁荣,市民阶层迅速兴起,重视享乐的风气渐渐弥漫开来,人们开始追求享乐与舒适,加上马匹的日益紧张,轿子便成了出行的必要工具。

中文名: 轿子

外文名: sedan

=='''轿子的历史'''==

===起源===

轿子,在[[宋代]]以前,人们称之为肩舆。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交通工具。“舆”本义指车厢。顾名思义,肩舆是指扛在人肩膀上的车厢。这个名称准确地表明了轿子的特点,也说明了轿子与其它交通工具的根本区别。

轿子在我国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轿子的原始雏形产生千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初期。《尚书·益稷》中有一句话:“予乘四载,随山刊木。”这是大禹自述其治水经过时讲的。

后人解释,这四载是:“水行乘舟,陆行乘车,泥行乘橇,山行乘欙 。”(《史记·夏本纪》) 这个 “欙”(雷),就是最原始的轿子。它倒底是什么样子,有的古文献说:“山行即桥”(《史记·河渠书》),这是由于欙是过山之用,负在一前一后两个人肩上,远望过去“状如桥中空离地也”(《癸已类稿·轿释名》),所以,在上古时,轿、桥二字相通。而它的具体形状目前还无从可考。 [3]

1978年,在[[河南]]固始侯古堆[[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陪葬坑中,出土了三乘木质肩舆,有屋顶式和伞顶式两种制式。其中一件经复原后还可以看出原来面貌:它是由底座、边框、立柱、栏杆、顶盖轿杆和抬杠几部分组成。底座呈长方形,顶盖如同四面起坡的房顶形式,轿身原应围以帷幔 ; 轿前开有小门,供乘者出入; 轿杆捆绑在底部边框上,和以后轿杆固定于轿身中部的制式不同。<ref>[http://www.qulishi.com/news/201404/12106.html http://www.qulishi.com/news/201404/12106.html], 趣历史网,2014-04-09</ref>

这是目前己发现存世最早的轿子的实物。从它比较完备的结构来看当时制造轿子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在它之前,必然还应有一段发展完善的过程。由此可以推断,轿子起源于夏朝初期的说法是比较可信的。

一般认为,轿子是在古代车子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中华民族造车的历史更早。《淮南子·说山》一书记述:“见飞蓬转而知为车。”古代人们从自然物的滚动中得到启示: 圆形的物体在平面上移动要比其他形状的物体迅速得多。于是古代人们学会了采用在重物之下排垫圆木的方式来搬运东西,这有河南等地的新石器时代的早期遗址为证。

我国的上古无先民陆续发明了适用于不同自然环境的多种交通工具。大禹“乘四载”,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史记·夏本纪》)。他使用了各种交通工具,轿子就是其中之一。

===演变===

中国的轿子曾流行于广大地区。自古以来历代相袭。因时代、地区、形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肩舆、檐子 、兜子、眠轿、暖轿等。现代人所熟悉的轿子多系明、清以来沿袭使用的暖轿,又称帷轿。木制长方形框架,于中部固定在两根具有韧性的细圆木轿杆上。轿底用木板封闭,上放可坐单人或双人的靠背坐箱。轿顶及左、右、后 3侧以帷帐封好,前设可掀动的轿帘,两侧轿帷多留小窗,另备窗帘。

历代统治阶级都曾制定过轿子的形制等级,体现在轿子的大小、帷帐用料质地的好坏和轿夫的人数等方面。民间所用的轿子分素帷小轿和花轿两种。前者系一般妇女出门所用之物,后者则专用于婚嫁迎娶

轿子也是老北京的传统交通工具之一。二人抬的称“二人小轿”,四人抬的称“四人小轿”;八人以上抬的则称之为大轿,如“八抬大轿”等等。在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下,轿子和其它事物一样,在使用上也是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违规则要受罚。历代史书对此都有明确而严格的记载。《明史》载:“弘治七年令,文武官例应乘轿者,以四人舁之。其五府管事,内外镇守,守备及公、伯、都督等,不问老少,皆不得乘轿,违例乘轿及擅用八人者奏闻。”隆庆二年,应城伯孙文栋违例乘轿被告发,立刻被罚停俸禄。<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817/11/54353969_778943726.shtml 介绍下古代轿子的类型、规格、名称等], 个人图书馆网,2018-08-17</ref>

《清史稿》亦载:“汉官三品以上、京堂舆顶用银,盖帏用皂。在京舆夫四人,出京八人。四品以下文职,舆夫二人,舆顶用锡。直省督、抚,舆夫八人。司道以下,教职以上,舆夫四人。杂职乘马。……庶民车,黑油,齐头,平顶,皂幔。轿同车制。其用云头者禁止。”官员需按例,百姓有钱也不得逾制。当今社会对乘车也有限制,但只是管官不管民。

=='''类别'''==
[[ File:轿子2.gif|缩略图|居右|350px|[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8497737613&di=91347bde1b956f4ed7e3de9326f4bc46&imgtype=0&src=http%3A%2F%2Fhbimg.b0.upaiyun.com%2Fac5895db3871f8303710aaf0b0a98456522c2fd62ebd0-vQYSpn_fw658 原圖鏈接][https://huaban.com/pins/1828504068 来自花瓣]]]
轿子,在种类上,有官轿、民轿、喜轿、魂轿等不同;在使用上,有走平道与山路的区别;在用材上,有木、竹、藤等之分;在方式上,有人抬的和牲口抬的,如骆驼驮的“驼轿”,元代皇帝还坐过“象轿”。<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ec9abf0102v8ui.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ec9abf0102v8ui.html], 新浪网,2014-11-28</ref>

“骡驮轿”,是清末民初流行过一阵的交通工具。轿子是用二匹骡子前后抬着。轿杆固定在骡背鞍子上。轿夫跟着边走边吆喝。轿内坐人,大轿可坐3-4人。轿外夏包苇席或蒙纱,冬季则是棉围子。骡驮轿多用于山区或乡间崎岖小路。

(一)两人小轿,轿呈方形,前后各一人抬,是最方便的代步工具。

(二)驮轿或骡轿,轿呈长方形,比小轿宽敞,前、后各用一匹骡子拉,前方有一人牵马。

(三)四人抬花轿,轿上扎彩绸,四个人抬轿,轿子左右各两女郎,花轿前一人撑大圆伞,伞前是六人乐队。

(四)肩扛轿, 乘坐一人轿,由四人抬著,像是一把椅子,用两根杆子架起来。也类似现代民间神明坐的轿子。

(五)最特殊的轿子,不光用来抬活人,死人的棺材也要用轿子来抬。(这一重要的风俗在华北的许多县或乡村仍被完整地保留着),这种轿子,一般由前16,后16共32条大汉来抬,有些地方堂而皇之地称其为“御車”。轿体前后长约10米,轿身前后长约3米,宽约1.8米,轿身通体以大红绣花绒布遮掩,花纹常见的有八仙图或龙凤图,轿顶一般绣两条大龙,上罩麻绳大网,轿顶中部一般装饰有一顶黄漆木质炼丹炉,炉子大小依实际情况而定,与轿身整体协调为标准。

轿身横穿两根竹条编成的长杆(这两条杆各自约有10米长)用来抬起轿身,轿身前部两条长杆露出的部分的末端又以一根粗木梁相连接(木梁与轿身等宽),粗木梁的中部又有一孔,此孔中贯一钢筋,用以连接下部的抬轿支架,前部最终留16个抬轿点,后部与前部设置相同。前部两杆露出的部分各吊一龙头,后部两杆露出的部分各装一龙尾,两杆露出的部分又罩以龙鳞纹,轿身以大红为主色(抬杆全部漆红)白色基本上不用,这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生死俱大事”的思想。

除32人抬轿外,与之相伴的还有旗、锣、鼓乐,指挥队伍行进或暂停休息,抬轿的队伍穿着整齐,往往还自编号子,用来股劲或踩点。

==视频==

<center>
=== 至尊宝坐在轿子上,可是累坏他的兄弟们了 ===

{{#iDisplay:轿子 |480|360|qq}}

</center>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 古代军政人物]]
4,17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