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6,338
次編輯
變更
恐龙化石
,→发掘历史
1676年,[[英国]][[牛津市]]附近的Cornwell的一处石灰岩采石场出土了一个骨头化石。[[牛津大学]]的教授[[罗伯特‧普劳特]]研究后,认为是一只大型动物的股骨最下端。[[波尔蒂]]认为这些骨头过大,所以并不属于当时任何已知物种,而是来自于某种巨大人类的大腿骨。这些骨头之后就遗失了,但留下了详细的叙述。1824年,牛津大学的地质学家[[威廉·布克兰]]将其命名为斑龙。
1699年,Edward Lhuyd在牛津市近郊发现一颗牙齿化石,命名为Rutellum implicatum。在2002年,科学家发现这颗牙齿属于[[ 蜥脚下目]] 恐龙。
1822年,英国动物学家[[吉迪恩·曼特尔]]在[[萨塞克斯郡]]采石场找到了几颗巨大的牙齿,并认为这些化石与鬣蜥有类似处。此后他又先后发现了31具带着牙齿的骨骼化石,经过拼凑进行了复原,并在1825年建立了禽龙属(Iguanodon)。
1858年,[[北美洲]]正式发现第一个恐龙化石。早在1838年,[[新泽西州]]哈登菲尔德镇的一个泥灰坑挖出大型的骨头,直到20年后,化石收藏家[[威廉·帕克·佛克]](William Parker Foulke)在当地挖出更多的化石,并由古生物学家[[约瑟夫·莱迪]]命名为鸭嘴龙。这副鸭嘴龙标本是首次发现的接近完整恐龙化石,也显示它们是种二足动物,在此之前,大部分科学家认为恐龙是群类似蜥蜴的四足动物。佛克发现的鸭嘴龙标本,开启了美国的恐龙狂潮。
在19世纪后期的恐龙狂潮中,[[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与[[爱德华·德林克·科普]]间有激烈的竞争,两人竞相发现新的恐龙,这段著名的竞争称为化石战争。许多恐龙标本,因为两人的粗略挖掘与处理步骤,而遭到损毁或破坏,例如采用火药来挖掘化石。尽管如此,他们的贡献却非常巨大,马什命名了86个恐龙的新种,科普则命名了56个,共计142个新种恐龙。马什发现的化石存放于[[耶鲁大学]]的[[ 皮博迪自然史博物馆]] ,科普的化石则存放在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1861年,德国南部的[[索伦霍芬]]石灰岩矿床中发现了始祖鸟化石,是第一个所谓的“有羽毛恐龙”。始祖鸟是个过渡化石,明显具有现代爬虫类与鸟类的中间特征。这种早期鸟类非常像恐龙,至少有一个标本,因为周围没有明确的羽毛痕迹,而被误认为是美颌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