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T-50金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T-50金鷹(Golden Eagle; 골든이글)式高級教練機,是一款超音速高級教練機,韓國航空宇宙產業(Korea Aerospace Industries,KAI)是本機研發計劃的主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公司提供技術協助。

本機預計將用以取代現役鷹式Mk 67(Hawk 67)、T-38A鷹爪(Talon)及F-5B自由鬥士等轉換教練機的一款先導教練機(Lead-In Fighter Trainer,LIFT);而由教練機型衍生的FA-50戰鬥攻擊機,將取代退居二線的F-5E/F老虎Ⅱ(Tiger II)戰鬥機[1]

發展

代號KTX-2的研發計劃於1992年正式展開,基本構型構想在1995年初步確定,但就在本階段結束後,由於亞洲經濟金融風暴造成韓國經濟產生危機,使得研發計劃停滯。1996年,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與三星公司簽署合作協議書,確定KTX-2計劃將繼續進行。

1997年KTX-2計劃進入全尺寸發展(Full-Scale Development,FSD)階段。同年7月,韓國政府同意負擔全部研發經費的70%,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則出資17%,三星、大宇及現代等公司共同分攤剩餘的13%。

1998年KTX-2基本設計確定。1999年7月完成細部設計,同年10月,屬於國營事業的韓國航空宇宙產業成立,該公司是由三星、大宇及現代三家公司的航太部門合併而成。

2000年8月,風洞測試結束,展開首架原型機的組裝工程。2001年10月31日首架T-50原型機出廠。

2002年2月,韓國航空宇宙產業在新加坡亞洲航太展上對外公開其命名──金鷹(Golden Eagle),KTX-2A教練機型改編號為T-50,KTX-2B攻擊機型改編號為A-50。同年8月20日,韓國空軍首席試飛員趙光濟(Cho Gwang-Je,音譯)進行T-50教練機型的首次飛行。

2003年9月4日,四號原型機首飛,該機是A-50攻擊機的原型機。同年12月,韓國空軍宣布採購50架T-50教練機與44架A-50攻擊機,合計94架,同時授予韓國航空宇宙產業第一批次25架T-50教練機的採購合約,其餘批次的採購合約於2003-2005年間陸續簽訂。

2004年6月,韓國監察院經過調查,發現韓國空軍和韓國航太工業公司向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多支付8,000萬美元的技術轉移費和3,000萬美元的違約金,造成1.1億美元的財政損失,並追究韓國國防部內相關人士的責任。同年12月,首架量產型機於現代重工公司飛機裝配廠開始進行組裝。

2005年8月,首架T-50教練機量產機正式出廠。同年10月,韓國航空宇宙產業開始逐架運交T-50教練機給韓國空軍,用以成立作戰轉換單位(Operation Conversion Unit,OCU)。

2006年1月,T-50教練機量產機正式移交韓國空軍,進入作戰序列擔負戰備任務[2]。至同年12月底,共運交10架T-50給韓國空軍,2007年起將以每個月1架的速度進行量產與交機。


視頻

T-50金鷹 相關視頻

T-50金鷹高級教練機的性能介紹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