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T77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T77衝鋒鎗是中華民國聯勤205兵工廠為了替代接近年限的MAC-10,而開發的9毫米口徑衝鋒鎗,由於T-77極為輕巧,適合東方人使用[1]

歷史

T77於1985年(民國74年)時推出一類似MAC-10衝鋒鎗的原型槍,當時並沒有賦予軍用編號,僅對外公開為「國造新型9mm衝鋒鎗」,這時原型槍外型與現今T77仍有相當的差異,此槍保留了MAC-10氣體自由槍機、開膛待擊、包絡式槍機設計,體積細小、射速極高,但精確度低[2]

1991年公布的T-77配有黃色玻璃鋼(FRP)護手,握把後方也採用相同材質製成,早先的U型戰鬥照門改為能兩段切換、調整左右風偏的圓孔式照門,槍管的固定方式也由M-10/M-11的差入式,改成類似以色列烏茲衝鋒槍相同的螺帽固定式。此外T-77並將槍管加長,且重新計算槍機與全槍重量及重心,使T77的射程增加且精準度提高,容易分解保養以及更換零組件。

直到1992年,T77才出現一批橘紅色FRP護木的量產型,算是正式定型,之後的量產型改回黑色橡膠護木。經過長時間開發過程的T77進入中華民國國軍成為制式裝備。

設計

T-77的基本設計與烏茲衝鋒槍類似,採用開膛待擊、前套式中空槍機和握把式裝彈設計。為了增加射擊穩定性,T-77衝鋒鎗的握把設於槍身重心上,有助於射手更容易掌握槍身。槍管上方車有兩道向右上開的斜溝,能抑制槍口上揚;槍身上也有如烏茲衝鋒槍的肋條,在異物入侵時,異物將會被擠至這些溝渠內,並不會妨礙槍機運作,不過T-77隻有左邊一測擁有此結構。T-77的安全裝置只有兩個,一為扳機上方的保險鈕,負責控制扳機是否能夠操作;另一則為槍身左側的射擊選擇鈕,可選擇全自動或者是半自動射擊。

拉機柄外形如同是烏茲衝鋒槍的圓柱缺口形,不過由於拉柄前端截面過小,無法舒適以手掌下端拉開槍機,需使用較不舒適的腕部角度,以左手姆指和食指抓握兩側拉開槍機;若射手為了增加拉開的力量,則必須將槍口朝下45度,但也會失去槍口指向目標的警戒狀況。射擊狀態也只能單獨以右手姆指撥動選擇鈕,進行半自動/全自動之轉換。T-77的環狀背帶環不類似傳統長型背帶環優良,有保養擦拭不易、結構強度問題、容易產生碰撞聲響、不能提供穩固等問題。

由於採用握把式裝彈設計,可以快速進行換彈匣,減少反應所需的時間。但也因此握把與槍身得成90度的設計,相對在握持握把時,手腕關結需配合槍械調整。長時間握持此槍時,並不如其他半自動手槍或突擊步槍之握把來得舒適。T-77拉柄與槍機以螺栓方式結合,不似烏茲衝鋒槍採用分離式設計,所以拉柄會隨者槍機運作往覆來回,也增加射手持槍之不便。在初期T-77有類似MAC-10簡易伸縮式的鐵條槍托設計,但後來因材質強度問題、無法收納至槍身內部、保養擦拭不便等問題取消。後來改採摺疊金屬槍托設計,但這設計在摺疊時時槍托柄與護木會形成縫隙夾角,造成左手持槍不便。雖然T-77能在槍托摺疊時可當作前握把使用,但由於槍托並未平貼槍身,反而會握持不便造成持槍力量偏移,影響射擊準確度,射手需有一定使用經驗來克服、修正彈著。

在更換槍管方面,T-77不須任何工具,只要按下槍管卡准便可快速取下其槍管,無論是平時保養或者是後勤維修上都有一定的方便性;如果在戰場上,槍管已經達到報廢程度(超過射擊發數)時,射手可以自行更換槍管,不須另外送至工廠處理。現今出廠的T-77護木已採為黑色人工橡膠,可能是人工橡膠的防滑效果及手感較好,並對雨水、泥漿及灰塵等戰場環境較能適應的緣故。在槍械護木前下端擁有凸出設計,可使射手能確實正確的握住護木,減少灼傷事件,T-77在槍身前端有固定套環螺紋,可以另外安裝抑制器,來應付特戰需求。

視頻

T77 相關視頻

衝鋒鎗之王MAC-10試射,特種部隊常用這把槍執行秘密任務
9毫米衝鋒鎗速射,這位特種兵教練神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