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Thunderbolt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Thunderbolt
Thunderbolt照片來自

Thunderbolt主要是源於Intel實驗室的一項技術,其與USB一樣,都是一種I/O傳輸規範。近來尤其在Apple MacBook系列產品中,極容易見到Thunderbolt閃電符號連接孔埠嵌置其上,無論在速度、靈活度與精簡性,號稱樹立了一個比USB更新更快的典範。Thunderbolt建立在PCI Express和DisplayPort兩項基礎技術上,因此對於新一代高速周邊設備及高解析度顯示器有不錯的支援性;以市售新一代Mac來看,能夠將RAID陣列及影像擷取解決方案等外部裝置,高速地實現演譯,可說是電腦界的一大創舉。[1]另一方面,Thunderbolt對周邊設備提供10瓦電力,透過PCI Express技術,相容現有USB及FireWire周邊設備,若使用轉接器,還可以連線到Gigabit乙太網路及光纖通道網路上;此外,並直接相容Mini DisplayPort顯示器,透過轉接器,也可連接DisplayPort、DVI、HDMI,以及VGA顯示器。


Thunderbolt最大的賣點在於卓越的傳輸速度,透過同一個接頭提供兩個通道,雙向傳輸皆能達到10 Gbps傳輸量,並且能夠在周邊設備之間來回傳輸資料,極快速且極爲靈活,其速度比使用USB 2.0快達20倍、比USB 3.0快達2倍;並擁有足夠頻寬加以菊鏈式串接多台高速裝置,並且無須費心使用集線器或交換器,非常方便。[2]Thunderbolt的優點很多,週邊像是大容量外接硬碟也極為常見,但在USB 3.0日趨普及的今天,似乎越來越多x86廠商傾向支援USB 3.0,而最後究竟兩者之間鹿死誰手,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在Thunderbolt產業鏈中英特爾將生產控制晶片,而光收發器成本結構中,材料成本佔總成本近8成,所需的元件包含了垂直共振腔面雷射二極體(VCSEL)磊晶及晶粒、TO-CAN封裝、驅動IC、OSA封裝及測試等,其中以垂直共振腔面雷射二極體(VCSEL)是最關鍵元件,主要供應商是日本三菱、住友、日立等大廠。

目前台灣相關概念廠商包括前鼎(4908)、上詮(3363)、正崴(2392)、聯鈞(3450)、卓越(2496)、光環(3234)等。卓越光纖的高強度耐彎光纖(BendSafeTM)產品,已確定被英特爾採用在Thunderbolt解決方案,而聯鈞主要負責生產Thunderbolt光纖連接頭。

目前日本新力(Sony)已決定在VAIO筆電中率先採用。

基於成本考量,英特爾於2011年初宣布,Thunderbolt將捨棄光纖而改用銅線進行傳輸,傳輸效率將會較原本預期的每秒10Gb差;而各家合作夥伴已經開始進行認證及除錯,接近可量產的階段。

2011年2月,英特爾宣布將與蘋果達成技術合作,由MacBook Pro系列筆記型電腦搭載Thunderbolt首度上市。英特爾並積極進行部份規格修正,以將光收發模組嵌入光纖線纜的插頭中為目標,未來個人電腦主機板上就不需要安裝光收發模組,並可降低ODM/OEM的成本。

2011年下半年英特爾宣布Light Peak技術規格的連接器將與USB3.0兼容,2012年初推出的Ivy Bridge處理器平台所搭載的Panther Point晶片組以原生內建4埠USB3.0控制器。


影片

【Thunderbolt 3、4到底是什麼?】

參考資料

  1. 何謂Thunderbolt?05.03.2012 電腦DIY
  2. Thunderbolt09.11.2021 MoneyDJ理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