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宋朝·蘇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1]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此詞通過野外途中偶遇風雨這一生活中的小事,於簡樸中見深意,於尋常處生奇景,表現出曠達超脫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脫俗的人生理想。上片着眼於雨中,下片着眼於雨後,全詞體現出一個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脫之道,篇幅雖短,但意境深邃,內蘊豐富,詮釋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現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作品名稱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作 者 蘇軾
創作年代北宋
作品出處 《東坡全集》
文學體裁 詞
作品原文編輯
定風波⑴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⑵。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⑶,余獨不覺。已而遂晴⑷,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⑸,何妨吟嘯且徐行⑹。竹杖芒鞋輕勝馬⑺,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⑻。
料峭春風吹酒醒⑼,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⑽。回首向來蕭瑟處⑾,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⑿。
注釋譯文編輯
詞句注釋 ⑴定風波:詞牌名。又名「卷春空」「定風波令」等。雙調六十二字,前段五句三平韻兩仄韻,後段六句四仄韻兩平韻。
⑵沙湖:在今湖北黃岡東南三十里,又名螺絲店。
⑶狼狽:進退皆難的困頓窘迫之狀。
⑷已而:過了一會兒。
⑸穿林打葉聲:指大雨點透過樹林打在樹葉上的聲音。
⑹吟嘯:放聲吟詠。
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suō)煙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風雨里過一輩子也處之泰然。蓑,蓑衣,用棕製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樣子。
⑽斜照:偏西的陽光。
⑾向來:方才。蕭瑟:風雨吹打樹葉聲。
⑿也無風雨也無晴:意謂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白話譯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雨具先前被帶走了,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我不這麼覺得。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就創作了這首詞。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長嘯着,一邊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輕捷得勝過騎馬,有什麼可怕的?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
春風微涼,將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頭初晴的斜陽卻應時相迎。回頭望一眼走過來遇到風雨的地方,回去吧,對我來說,既無所謂風雨,也無所謂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