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怨女第六章(2)》(張愛玲散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怨女第六章(2)》是中國現代作家張愛玲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但是已經鬧得大家都知道,傳到銀娣耳朵里,氣得馬上要去拉着三奶奶,到老太太跟前當面講理,被炳發老婆拚命扯住不放。你一鬧倒是你理虧了,反而說你跟傭人一樣見識。這種話老太太怎麼會相信?反正老太太知道就是了。"

銀娣沒做聲。壞在老太太也跟別人一樣想。

她哭了一夜,炳發老婆也一夜沒睡。第二天滿月,她的頭面當了,只好推病不出來,倒正像是心虛見不得人。老太太派了個老媽子來看她,也沒多問話,就請大夫來 開了個方子。炳發在樓下坐席,並不知道出了事,當晚接了他老婆回去。他老婆雖然在這裡度日如年,這時候回去倒真有點不放心,看銀娣沉默得奇怪,怕她尋短 見,多給了奶媽幾個錢,背後囑咐她晚上留神着點,好在二爺明天就搬上來了。那天晚上,老太太叫人給二奶奶送點心來,又特為給她點了幾樣清淡的菜,總算是給面子,叫她安心。炳發老婆臨走,又送整大簍的西瓜水果,自己田上來的,配上兩色外國餅乾,要她帶回去給孩子們吃。

人散了,三奶奶在房裡又跟三爺講失竊的事,以前一直也沒機會說,說說又淌眼抹淚起來。他們傭人不肯就這麼算了,要叫人來圓光,李媽出一半錢,剩下的大家出一份。

他皺着眉望着她,"這些人就是這樣,他們賺兩個錢不容易的,拿去瞎花。"圓光的剪張白紙貼在牆上,叫個小男孩向紙上看,看久了自會現出賊的臉來。是他們自 己的錢,我們管不着。他們說一定要明明心跡。不許他們在這兒搗鬼。我頂討厭這些。他們在廚房里,等開過晚飯,也不礙着什麼。老太太也知道,沒說什麼。

他雖然不相信這些迷信,心裡不免有點嘀咕。為安全起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第二天在堂子裡打麻將,就問同桌的一個幫閒的老徐:

老徐馬上講得鑿鑿有據,怎樣靈驗如神,一半也是拿他開玩笑,早猜着他為什麼這樣關心。少爺們錢不夠花,偷家裡的古董出來賣是常事。有什麼辦法破法,你可聽見說?據說只有這一個辦法,用豬血塗在臉上。就不會在那張紙上露臉。

圓光那天,他出去在小旅館裡開了個房間,那地方不怕碰見熟人。他叫茶房去買一碗豬血,茶房面不改色,回說這時候肉店關門了,買不到新鮮的豬血,要到天亮才殺豬。但是答應多給小帳,不久就拿了一碗深紅色的粘液 來。他有點疑心,不知道是什麼血。要了一面鏡子,用手指蘸着濃濃地抹了一臉。實在腥氣得厲害,他躺在床上老睡不着。仰天躺着,不讓面頰碰着枕頭,唯恐擦壞 了面具。血漸漸幹了,緊緊地牽着皮膚。旅館裡正是最熱鬧的時候,許多人開着房間打麻將,嘩啦嘩啦洗牌的聲音像潮水一樣。別的房間裡有女人唱小調。樓窗下面 是個尿臊臭的小弄堂,關上窗又太熱,怕汗出多了,衝掉了豬血。

一個小販在旅館通道里叫賣鴨肫肝、鴨什件。賣白蘭花!生,白蘭花要口伐?"

跑旅館的女孩子自然也不是正經人,有人拉她們進來胡鬧,順手牽羊會偷東西的。

到了後半夜漸漸靜下來了。有兩個沒人要的女人還在穿堂里跟茶房打情罵俏,挨着不走,回去不免一頓打。有人大聲吐痰,跟着一陣拖鞋聲,開了門叫茶房買兩碗排骨麵。

他本來沒預備在這裡過夜,這時候危險早已過去了,就開門叫茶房打洗臉水來。洗了臉,一盆水通紅的。小房間裡一股子血腥氣,像殺了人似的。

他帶了幾隻臭蟲回來,三奶奶抓着癢醒了過來,叫李媽來捉臭蟲。李媽扯着電線輅轆,把一盞燈拉下來在床上照着,惺忪地跪在踏板上,把被窩與紫方格台灣席都掀 過來,到處找。他們圓光怎麼樣?早散了,還不到十一點。噯,不要說,倒是真有點奇怪——在人堆里隨便揀了個小孩,是隔壁看門的兒子,才八歲,叫他看貼在牆 上那張白紙。"小孩"眼睛乾淨,看得見鬼。童男更純潔。看見什麼沒有?先看不見。過了好些時候,說看見一個紅臉的人。紅臉——那是誰?可像是我們認識的 人?就是奇怪,他說沒有眼睛鼻子,就是一張大紅臉。噯喲,嚇死人了,別的沒有了。紅臉,就光是臉紅紅的,還是真像關公似的?說是真紅。做賊心虛,當然應當 臉紅。是男是女?他說看不出。這孩子怎麼了?是近視眼?

三爺忽然吃吃笑了一聲。"也許他不是童男子,眼睛不乾淨。"你反正——

他高興極了,想想真是僥倖,幸虧預先防備,自己還覺得像個傻子似的,在那臭蟲窩裡受了半天罪。[1]

作者簡介

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1日左右),原名張煐,筆名梁京,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中國現代女作家。7歲開始寫小說,12歲開始在校刊和雜誌上發表作品。1943至1944年,創作和發表了《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小說。1955年,張愛玲赴美國定居,創作英文小說多部,但僅出版一部。1969年以後主要從事古典小說的研究,著有紅學論集《紅樓夢魘》。1995年9月在美國洛杉磯去世,終年75歲。有《張愛玲全集》行世。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