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丁聰 |
姓名: 丁聰 別名:小丁 職業:著名漫畫家 國籍: 中國上海 出生日期: 1916年 逝世:2009年5月26日 |
丁聰,別名小丁。中國著名漫畫家,上海人;擅長漫畫、插圖;祖籍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1916年生於上海,2009年5月26日病逝,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開始發表漫畫。丁聰先生是多面手。他是漫畫家,也是肖像畫家,還是插圖畫家,書籍裝幀家,舞台設計家。
人生簡歷
中國著名漫畫家,上海人;擅長漫畫、插圖;祖籍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1916年生於上海,2009年5月26日病逝,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開始發表漫畫。2009年5月26日下午,在北京去世,享年93歲。
1916年,丁聰出生於上海。其父是一位自學成才的畫家,中國第一塊漫畫協會的牌子就掛在丁家大門口。鼎鼎大名的漫畫家父親並沒有教他畫畫,甚至不願意兒子今後走他的路。但丁聰卻自己喜歡上了這門藝術。有一天,十六七歲的丁聰忽然把自己畫的京劇速寫拿出來給前輩們看,滿堂俱驚,父親遂不再阻攔。
1935年,中學畢業的丁聰,為補貼家用,開始編電影畫報的生涯,不久後在當時頗有影響的畫刊《良友》任美術編輯。當時,對丁聰的生活和藝術影響最大的漫畫家是張光宇、葉淺予。他們的畫,描摹了上海市井的百態,這讓丁聰觸動很深,也影響着他後來那種針砭時弊,一針見血的畫風。一次,丁聰畫了一幅漫畫要發表,報館讓他署個名字,他順手寫下「小丁」。這個名字他一用就是60年,丁聰說,中文的「丁」有「人」的意思,「小丁」就是小人物。
抗戰爆發後,丁聰在《良友》畫抗日漫畫,試圖用漫畫救亡。上海淪陷後,丁聰逃到香港,八年中輾轉於香港、重慶、昆明、桂林等地。
抗戰後,丁聰回到上海,創作了大量以「爭民主」為主題的諷刺漫畫,例如《民主曰:「逆我者亡」》、《五子登科圖》等,有力抨擊時政,揭露黑暗現實,被譽為「文化界的將軍」。
在上海、香港等地編輯《良友》、《大地》、《今日中國》等畫報。後在重慶、成都等地從事舞台美術設計,創作了《阿Q正傳插圖》、《現象圖》等。
1944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1945年後在上海主編《清明》文藝雜誌。1945-1947年在上海發表過不少較有影響的以「爭民主」為題材的諷刺畫。
建國後,歷任《人民畫報》副總編輯,全國青聯常委兼副秘書長,中國美協第一、三屆理事和漫畫藝術委員會主任。是第二、六屆全國政協委員。1957年後的二十多年裡,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沒有條件發表漫畫,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才又畫起諷刺漫畫來。有《魯迅小說插圖》、《丁聰插圖》及諷刺畫集《昨天的事情》、《古趣集百圖》等。1980年以後,為了彌補失去的時間,他以超常精力,從事文學書籍插圖及諷刺漫畫工作,創作了大量的作品,其數量大超過以前作品的總和。他經常在各大報刊上發表作品,1979年《讀書》創刊起,一直到現在,他的漫畫專欄,始終沒有中斷過。
近二十多年來,他共出版了三十多種集子,有《魯迅小說插圖》;《丁聰插圖》;老舍的《四世同堂》、《駱駝祥子》、《二馬》等眾多作品的插圖;《丁聰漫畫系列》;《中國漫畫書系——丁聰集》;《丁聰畫冊——漫畫、插圖、素描、速寫、肖像、設計集》;《瞎操心》、《繪圖雙百輸》、(與陳四益合作);《Y先生語錄》(和流沙河合作);中、英、法、德、日文版的《古趣集》及中、英、日文版的《今趣集》等。
人物家世
漫畫父子
丁聰1916年出生於上海。父親丁悚是中國現代漫畫的先驅者之一,既畫諷刺社會現象的政治漫畫,也畫月份牌上的時裝女人。上世紀20年代劉海粟創建中國最早的美術學院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時,丁悚擔任教務長。1933年前後,丁悚組織成立了中國的第一個漫畫協會,協會招牌就掛在丁家門口。
丁家一時間成為明星、藝術家們會聚的場所。每到周末假日,這裡儼然是上海一個熱鬧的沙龍,張光宇、葉淺予、王人美、黎莉莉、周璇、聶耳、金焰……
作為長子的丁聰,雖然還在上中學,卻已成了這些明星們喜歡的小成員。他坐在他們中間,聽他們談笑風生。聶耳來到丁家,與年少的丁聰成了好朋友。一次他曾這樣對丁聰說:「你想過沒有,為什麼你姓丁,我姓聶,寫起來,一個最簡單,一個最麻煩。」丁聰也曾纏着聶耳走進他在「亭子間」里的小房間,給他講一個個恐怖的故事。「有一次聶耳喝醉了酒,走到天井裡,順着牆爬到閣樓上去睡覺。」一次記者陪同丁聰重回上海,指着舊居的牆角,他說:「聶耳就是從這裡爬上去的。」
說到自己藝術修養和風格的形成,丁聰總是會一再提到在上海舊書店閱讀那些歐美時尚雜誌、電影畫報的經歷。正是這樣一些雜誌,還有不斷上演的好萊塢影片,使年輕的丁聰的思路活躍起來,眼界開闊起來。
丁聰為何對父親的沙龍情有獨鍾?不只是因為他在這裡度過快樂的少年時代,也不只是因為那些名流在這裡留下過歡樂的笑。更讓他留戀的,顯然是當時上海呈現的文化多元形態,而父親的沙龍不過是一個生動的寫照。他也許就是在那時開始形成了這樣的觀念:畫自己心中所想,畫身邊眼睛所見。醜惡者鞭撻之,美好者頌揚之。
雖然父親是漫畫家,卻不願意兒子今後也走同樣的路。但丁聰自己喜歡上了漫畫。十六七歲時,有一天,他忽然把自己畫的京劇速寫拿出來給前輩們看,他們不由得感到吃驚,他的筆觸竟然如此生動而準確,能夠把舞台上戲劇人物的造型、神態和動態感表現出來。他們沒有想到,經常跟着父親觀看京劇的丁聰,不僅學會了拉京胡和吹笛子,還拿起了畫筆。
丁聰在上海美專雖只抽時間自學了不到一年,卻為他的繪畫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他的筆從未停過,一雙眼睛機敏地觀察着周圍的人與事。理髮店、電車、教室、麻將桌、公園、動物園,所到之處,都成了他捕捉速寫對象的場所。教室里圍觀的學生們,頭戴禮帽橫坐在電車條凳上的乘客,麻將桌上專注的婦女和好奇凝望的孩子……丁聰保存下來的畫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大教室里自學期間的生活速寫,以及發表於1936年前後的生活漫畫,讓我們看到了他在藝術上最初起步的姿態。
作品特點
丁聰其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人物特徵等用誇張手法表現出來,具有漫畫的味道,幽默風趣。其作品雖用筆不多卻主次明確,線條優美,結構簡潔,畫面明快。同樣,先生的成語故事畫和人物肖像畫也深受讀者喜愛,各自均結集成漫畫集。
他的早期漫畫以「抗戰」和「爭民主」為主題材,結集於《丁聰老漫畫》;1980年以後創作的漫畫,多取材於現代社會,主要結集於《丁聰漫畫系列》、《丁聰新漫畫》等漫畫集,這一時代丁聰創作諷刺畫尤具特色,單獨結集出版《諷刺畫》系列漫畫集。在這些諷刺漫畫中,或諷刺貪官污吏、土豪劣紳,或嘲笑偽君子、假道學,為今人所樂見。一文一畫,相映成趣,除供讀者茶餘飯後的消遣外,還可鑑古知今,發揮匡正時弊的效力。
丁聰先生長期為《讀書》雜誌以及魯迅、茅盾、老舍等眾多作家的文學名著創作了大量插圖作品,這些畫結集於《丁聰插圖集》。至上世紀70年代後期,丁聰迎來第二個創作高峰時期。這些漫畫配合以原著片段,並附名家的推介文章數篇,集中展示了丁聰在插圖藝術領域的成就。
人物經歷
丁聰是多面手,但他畫得最多的還是漫畫。「漫畫」一詞,從西方引進,包含着諷刺、幽默、世態、笑話等多種畫體,丁聰都有涉及,但在丁聰筆下最為犀利也最為傑出的是社會諷刺畫。[1]
早在1936年,他就有作品參加了第一屆中國漫畫展。自那以後,他便以社會批評者的姿態揮動着畫筆直擊社會的弊病,希望用他的漫畫來揭示那些可惡、可悲、可笑、可憐的眾生相,以求改善社會,使之日益趨於合理,趨於善良,趨於人性。
1949年之前,丁聰的同情始終是在困苦的民眾一邊,而丁聰批判的矛頭則主要是對着日本侵略者和腐敗的國民黨統治。《花街》《現象圖》,是畫國難當頭民眾的苦難和官僚、奸商、流氓的禍害百姓、敲骨吸髓;《現實圖》則把矛頭指向抗戰勝利後不顧民眾建立獨立富強新中國的願望,依賴美元、發動內戰的國民政府。他的另一幅《五子登科圖》則直刺抗戰勝利後那些不顧國家、民族的國民黨腐敗官僚。
日本的武裝侵略,使他不得不輾轉流亡,直到抗戰勝利才回到上海;為着這些論時事不留面子的漫畫,他不得不又一次逃離上海,直到「新中國」即將成立,才應中國共產黨之邀,從香港輾轉來到北京。但他從沒有一刻放下自己的畫筆,沒有一刻放棄對社會的責任。
對於剛剛建立的「新中國」,丁聰抱着極大的歡喜,也抱着極大的期待。他是全國政協委員,又是全國青聯委員,他當了9年《人民畫報》的副總編輯,從購買、安裝機器,到編輯、印刷、出版,事必躬親。他的工作得到了廣泛的認可,所在機關共產黨組織也要吸收他入黨。但是,一段抗戰時期的歷史,打斷了這短暫的「蜜月」。
那是1945年,他曾在成都「駐華美國陸軍情報局心理作戰處」工作了大約半年。沒有經過抗戰時期「大後方」那段歷史的人,一聽到「駐華美軍」,一聽到「情報處」,馬上就神經過敏起來。而偏偏當年的「美軍」,抗戰後早已歸國,無處外調,無人證明,丁聰也就無法說清。儘管黨組織的人說:可以先「入黨」,今後如果發現問題,由你自己負責。但丁聰不願接受這樣的照顧與優待,堅決表示問題不查清就不入黨。不料這一經歷,如影隨形伴隨了丁聰後面一段跌宕的人生。
這段「特嫌」歷史,在「文革」結束撤銷,在丁聰去世之後,得到了切實的證明。那年(2010年)丁聰去世已經一年,老家楓涇丁聰塑像落成,來了許多朋友,也包括遠道而來的美國丁聰藝術研究者瑪霞。瑪霞帶來了一些已是墨跡漫漶的漫畫複印件,竟正是丁聰在駐華美國陸軍情報局「心理作戰處」工作時期的作品。這才明白所謂「心理作戰」,就是對日本侵略者的心理戰。內容都是揭露日本侵略軍在華暴行和號召人民起來抗爭的漫畫。這些漫畫當年都設法發送到淪陷區,起着組織民眾、動員民眾反抗侵略者的作用。戰後被「駐華美國陸軍情報局」帶回,保存在美國一家圖書館中,被瑪霞女士發現,於是將複印件帶來楓涇。儘管斯人已逝,但確確鑿鑿證明了丁聰的正直,丁聰的誠實,丁聰的人品,丁聰的愛國。
從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以後,丁聰摘去了「右派」的帽子。對民主、正義、光明中國的嚮往與追求,丁聰從沒動搖過。對社會的各種弊端,他仍舊以辛辣的畫筆給予抨擊。社會上一切可惡、可悲、可笑、可嘆的現象,無不在他的關注之下顯露原形。夏衍說:「從這些畫中不僅可以看到這個時代,這個社會,也可以看到畫家的風格和人品。」誠哉斯言!他的諷刺畫在最後的二十幾年中,數量超過了以前的總和。三聯書店出版丁聰這一時期的《諷刺畫》,一套四集,便收有五百六十多幅。
漫畫陳列館
丁聰漫畫陳列館建造於2003年6月,辟成7個廳兩個室,分別為「前言廳」、「生平介紹廳」、「諷刺幽默廳」、「古今趣集廳」、「名著插圖廳」、「人物肖像廳」和其父親「丁悚作品廳」以及「錄象資料室」和「紀念品售賣室」。容納了丁聰先生各個時期代表作品一百二十多幅。
地址: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北大街415號
視頻
.
參考資料
- ↑ 丁聰:一輩子都在同人間的缺憾鬥爭 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