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聖壽寶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三峰寺塔)
前往: 導覽搜尋

聖壽寶塔,又名三峰寺塔,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境內的塔坪山上,是一座石制仿木樓閣式佛塔。該塔始建於1096年,於1117年建成。該塔通高27.4米,共有7層,平面呈八角形,由塔基、塔身和塔剎三部分組成。2006年,聖壽寶塔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歷史

北宋崇寧年間,曾有僧人在長樂縣講經,後來當地人在其講經的地方建造了一座佛庵,是為三峰寺。聖壽寶塔最早就建於三峰寺內。該塔始建於北宋紹聖三年(1096年),是由金峰華恩人林昂出資,法澗寺僧景休募眾緣建造。政和七年(1117年)10月23日該塔正式建成。明朝初年,鄭和曾經率領船隊在長樂整備,該塔曾一度作為鄭和船隊的瞭望塔和進出太平港的航標。鄭和得知該塔是為宋徽宗祝壽所建後,以宋徽宗為昏君、最終被金朝軍隊擄走等為緣由,將聖壽寶塔更名為「三峰寺塔」。鄭和在其下西洋期間,曾多次出資修繕聖壽寶塔和三峰寺。弘治年間,聖壽寶塔還被時任長樂縣知縣潘府改名為雁塔。此後三峰寺荒廢湮沒,僅存該塔。

結構

聖壽寶塔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吳航街道的鄭和公園內的塔坪山上,為一座七層石制仿木結構樓閣式塔,除塔剎部分其餘均為石制。該塔通高27.4米,平面呈八角形,整體坐南朝北,共分為塔基、塔身和塔剎三部分。

其中塔基部分為兩層須彌座勾欄基座,第一層須彌座地平龜腳,台基下緣作柿蒂棱,上方為下枋,出澀二層,壓地隱砌牡丹、卷草紋;上施皮線條,下梟刻重瓣覆蓮,上方為束腰,束腰轉角處刻有跪姿力士,每面開3扇壺門,中剔地起突雕獅、等動物,間以束蓮間柱;上梟刻仰蓮、出皮線條。第二層須彌座,下梟合蓮紋,束腰用間柱隔成3間,每間開1扇壺門,上梟重瓣仰蓮,仰蓮上出方澀一層,上枋為單勾欄形式,勾欄有尋杖、盆唇、華版、地栿。每面用方形望柱分隔成3間,每間的華板內模印3個壺門。

塔身位於塔基正上方,整座塔身由下至上層層內收,各轉角立8尊剔地起突的造型各異的金剛雕像。塔門用弧形石塊疊澀做圭角形券門。一層入口位於正東方向;第二層至六層均各有兩個出入口,其中第二層、第四層和第六層的方向相同,都開在正南和正北方向;第三層和第五層的方向相同,均開在正東和正西方向。頂層開有四個出入口,分布在正東、正西、正南、正北四個方向。塔心設有石階梯可由一層入口進入。該塔穿過塔外壁在塔心內開闢樓梯甬道,階梯方位逐層有所變化:由塔外平座通過外壁塔門,上石階梯進入塔心小平台,然後石階呈90度折而往上出另一方向的外壁塔門到達上一層塔身外平座,由塔身外進入,隨後又穿出塔身外。階梯甬道寬度不大,僅容2人通過,平座也僅能容一人通過。塔內樓梯天井頂部用混肚石塊做圭角券狀,隨階梯依次抬高疊澀,承托橫樑形成上層樓層。七層塔室的頂棚還有一根形橫樑。

第一層塔壁上額壓地隱起的淺浮雕十六飛天樂伎,地栿減地平鈒題材為佛教故事對弈、騎龍、鑿石、出海,此外還有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浮雕;該層塔身正東、正西、正南、正北四面各設有3個券門佛龕,其中中間為內凹壺門佛龕,龕內菩薩像已經遺失,左右壓地隱起小佛龕,南面佛龕上額線刻雙鈎楷書「雁塔」兩字。該層其餘塔身四面各雕2排4列小佛坐像,共計200尊。第二層以上的轉角倚柱用數段石塊壘疊的刻凹棱圓柱,柱礎作圓餅形柱;各面外壁均開鑿一壺門佛龕。龕下方有浮雕仰蓮石墩,上方浮雕兩個蓮花形石臼。塔心內壁也開有壁龕。第二層南面塔門上方掛一華帝牌式樣、陰刻有「聖壽寶塔」的石制方形匾額。第六層和第七層外均鑲嵌有一塊石碑,各刻有建造該塔時的捐資情況,以及具體建成時間[2]

第一層和第三層均為混肚石疊澀出檐。二層以上設腰檐、平座、欄杆,用角柱、抬梁式鋪作層承托出檐挑角,轉角倚柱頭上置額枋。角柱上施轉45°方向安櫨斗,斗底隱約有皿板痕跡,斗欹較高,底部外張。從櫨斗上出兩跳角華栱,栱頭卷殺無瓣,栱頭上部為垂直直線,下部為一段連續曲線。補間鋪作一朵,四鋪作單杪偷心,直接從混肚石下部挑出一跳華栱,上置散斗承托方形羅漢枋,跳頭上直接以羅漢枋連接。闌額與羅漢枋之間、羅漢枋與檐部之間為鼓弧狀混肚石。鋪作層上設腰檐、平座。各層腰檐仿木建築做出裝飾,做出瓦壟,屋面蓋瓦覆以筒瓦,筒瓦華頭為狹瓣蓮花華頭,仰瓦用板瓦,檐頭用重唇板瓦。有封檐板,檐角有升起,裝飾有有龍頭咧嘴式斗拱,翼角起翹,每層腰檐的戧脊以筒瓦扣脊,近翼角處脊上遺留有四個圓柱形矮座墩和榫孔。腰檐上為外走平座和勾闌,其中勾闌是後期維修所加。

塔剎是金屬的束腰葫蘆剎,塔頂頂端覆以數重鐵缽作基底,上置寶蓋和葫蘆

視頻

聖壽寶塔 相關視頻

長樂塔山公園、聖壽寶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