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簡稱上汽大眾或上汽大眾汽車),是中德合資的汽車生產企業,也是中國改革開放以後第一家轎車合資企業。1985年3月德國大眾汽車公司和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各出資50%建立,合作期限為45年。經過合資各方多次追加投資,註冊資本已從1985年的1.6億元達到目前的115億元人民幣。
上汽大眾到2004年一直是年銷量最大的汽車生產廠,2004年後常年和上汽通用、一汽大眾共同占據中國前三甲位置,彼此差距不大。根據全國乘用車聯席會統計,上汽大眾2013年汽車銷量達到152.7萬輛,列全國第一位[1]。
至2015年1月,隨着一輛摩登棕的凌渡下線,上汽大眾累計產量突破了1200萬輛,是中國保有量最大的轎車企業。
歷史
1978年11月,以時任一機部部長周子健為首的首批代表團考察當時的西德大眾汽車公司。1982年,中國通過向大眾購買100套桑塔納散件在上海汽車廠進行試裝,第一台在上海汽車廠生產的大眾桑塔納於1983年出廠。1984年10月10日,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合營合同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字,公司中德雙方的投資比例各占50%,合同期限為25年。兩天後,國務院副總理李鵬和聯邦德國總理赫爾穆特·科爾為上海大眾奠基。
1985年3月21日,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同年9月正式運作。當時註冊資本為1.6億元人民幣,其中大眾汽車股份公司的持股比例為50%,其餘股東為上海市拖拉機汽車工業公司(現上汽集團,25%)、中國銀行上海信託諮詢公司(15%)和中國汽車工業公司(10%)。
1991年10月20日,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第二次補充協議簽字,其核心內容是:增加投資25億元人民幣和註冊資本8.5億元,與德國大眾、巴西拉美汽車公司聯合開發新車型並改造汽車二廠。1992年1月,根據上海汽車工業總體發展規劃,原上海汽車廠併入上海大眾汽車。
2000年4月15日,上海大眾汽車三廠舉行建成投產儀式。
2000年10月19日,上汽大眾銷售公司正式成立。上汽大眾銷售公司總投資2998萬美元,由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20%)、上汽(集團)公司(50%)、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30%)共同投資組建。
2002年4月12日,中德投資雙方修訂和延長了上海大眾合營合同簽訂協議,合營期延長至2030年。2005年4月11日,上海大眾與Skoda汽車公司在捷克共和國簽署了合作協議,將斯柯達引入上海大眾。2006年9月22日,正式啟動了新引入的Skoda,同時宣布其中文名「斯柯達」和品牌口號「睿智感悟恆久魅力」。
2015年12月7日,上海大眾汽車更名為上汽大眾汽車,更名後,上汽大眾將承擔原公司所有的權利和義務,公司經營範圍和業務關係維持不變。事實上,之所以上海大眾更名為上汽大眾,是因為汽車生產企業需要遵守國家相關部門所制定的「不能以地域的名字命名廠家品牌」規定。
2018年6月,奧迪汽車股份公司入股上汽大眾,持有1%的股權[2],這也意味着上汽大眾今後可以生產奧迪品牌車型。
視頻
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上海大眾奪2013國產車零售冠軍 年銷152.7萬輛,有車大師,2014-01-10
- ↑ 「上汽奧迪」來了:奧迪入股上汽大眾,持有1%股份,搜狐,2018-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