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上海市政協(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委員會、政協上海市委員會),是由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的地方委員會、無黨派民主人士、人民團體、各少數民族和各界的代表、台灣同胞、港澳同胞和歸國僑胞的代表以及特別邀請的人士組成。
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委員會主席、黨組書記:董雲虎。
目錄
歷史沿革
1949年5月28日上海解放。同年12月,召開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通過成立「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1]」,到1953年,先後召開三屆會議,主席均為陳毅。
1955年5月,召開政協上海市第一屆第一次會議,委員279人,主席柯慶施。
1958年10月,召開第二屆第一次會議,委員405人;1962年7月,召開第三屆第一次會議,委員502人;1964年9月,召開第四屆第一次會議,委員502人,二至四屆主席均為陳丕顯。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由於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破壞和摧殘,政協工作被迫停止。
粉碎「四人幫」後,政協逐步恢復活動。1977年12月,召開政協上海市第五屆第一次會議,委員627人,主席彭沖。五屆二次會議,王一平任主席。
1983年4月,召開政協上海市第六屆第一次會議,委員694人,主席李國豪。1988年4月,召開政協上海市第七屆第一次會議,委員685人,主席謝希德。
1993年2月,召開了政協上海市委員會八屆一次會議,委員719人,主席陳鐵迪。
1998年2月,召開了政協上海市委員會九屆一次會議,委員768人,主席王力平。
2003年2月,召開了政協上海市委員會十屆一次會議,主席蔣以任。
2008年1月,召開了政協上海市委員會十一屆一次會議,主席馮國勤。
2013年1月,吳志明任政協上海市委員會主席。
主要職能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
政治協商
對國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針以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問題在決策之前進行協商和就決策執行過程中的重要問題進行協商。
民主監督
對國家憲法、法律和法規的實施,重大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通過建議和批評進行監督。
參政議政
是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的拓展和延伸。參政議政的內容與形式除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規定的內容和形式外,還包括選擇人民群眾關心、黨政部門重視、政協有條件做的課題,組織調查和研究,積極主動地向黨政領導機關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機構設置
常設機構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常務委員會,簡稱上海市政協常委會,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委員會的常設機構,由上海市政協主席、副主席、常務委員和秘書[2]長組成。
辦公機構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委員會辦公廳
下設秘書處、聯絡處、人事處(老幹部工作處)、行政處、接待辦、外事處、保衛處、信息技術處、機關黨委。
專門委員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委員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委員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委員會專門委員會是常務委員會和主席會議領導下的工作機構。政協上海市委員會下設九個專門委員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委員會提案委員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委員會經濟委員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委員會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委員會教科文衛體委員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委員會社會和法制委員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委員會民族和宗教委員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委員會港澳台僑委員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委員會外事委員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委員會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事業單位
文化俱樂部(會議培訓中心)、聯合時報社(浦江縱橫雜誌社)、機關服務中心、信息中心。
市政協主席
董雲虎
董雲虎
董雲虎,男,1962年12月生,漢族,浙江仙居人,中共黨員。1986年7月參加工作,研究生,哲學碩士,教授。
黨組副書記
陳通、李逸平
政協副主席
周漢民、張恩迪、李逸平、金興明、黃震、虞麗娟、吳信寶、壽子琪、錢鋒
秘書長
黃國平。
參考文獻
- ↑ 委員會組織機構及職責,道客巴巴,2018-07-19
- ↑ 秘書的種類有哪些? ,搜狐,201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