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交民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东江米巷)
前往: 導覽搜尋

東交民巷,原名東江米巷,是北京市東城區的一條胡同,西起天安門廣場東側路,東至崇文門內大街,全長1552米(與東長安街平行並大致等長),是老北京最長的一條胡同[1]。現已改為道路。

歷史

元朝時,大都城外,東交民巷和廣場西側的西交民巷是連在一起的一條胡同,名叫「江米巷」。當時這條胡同有元代控制漕運米糧進京的稅務所海關,因而成為南糧北運的咽喉要地,故得名「江米巷」。明代時城牆南移並修建棋盤街,將原來的江米巷截斷成為東江米巷和西江米巷。在東江米巷設有六部中的禮部以及鴻臚寺和會同館,但主要只接待來自安南蒙古朝鮮緬甸等四個藩屬國的使節,因此會同館又被稱作「四夷館」。到了清代,會同館改名四譯館,並修改政策,只允許外國使節在這裡居住四十天。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清軍戰敗後,根據清政府與英、法、美、俄簽訂的《天津條約》中相關條款規定,1861年3月英國公使正式入住東江米巷的淳親王府(當時名為梁公府,系康熙皇帝第七子淳王允祐的府邸);法國公使正式入住安郡王府(當時名為純公府,系努爾哈赤之孫安郡王岳樂的府邸);美國公使進駐美國公民Dr S.SWilliam位於東江米巷的私宅;俄國公使則入住清初在這裡修建的東正教教堂俄羅斯館。隨後各國公使館均選擇東交民巷一帶作為館址,到1900年義和團運動之前這裡有法國日本、美國、德國比利時荷蘭等多國使館。義和團運動爆發後,這裡因為洋人糜集而被作為攻擊的重點,曾有童謠念道「吃麵不擱醋,炮打西什庫;吃麵不擱醬,炮打交民巷」,前者指的是位於北京西皇城根的西什庫教堂,後者即指東交民巷。

1900年義和團事變之後,根據《辛丑條約》的規定,東江米巷改名Legation Street(使館街),其在中方繪製的地圖中則正式更名為東交民巷,成為由各個使館自行管理的使館區;清政府在這條街上的衙署,僅保留了吏部戶部禮部和宗人府,其餘盡數遷出。隨後在這裡出現了英國滙豐銀行麥加利銀行俄國華俄道勝銀行,日本的橫濱正金銀行,德國德華銀行,法國東方匯理銀行等外資銀行,還開辦了法國郵局、醫院等設施,並出現了大量西式建築。這塊使館區在辛亥革命後一直保留。直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除德國、意大利等軸心國外交官之外,其他國家的外交人員撤出北平,這塊使館區才移交給國民政府

1949年以後這裡仍被作為使館區,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民主德國、匈牙利、緬甸等國的使館和英國的代表處沿用了這裡舊有的建築,直到1959年遷往朝陽門外三里屯的第一使館區。文化大革命期間,這裡由於其歷史的特殊性,再次受到衝擊,街名被改為「反帝路」,很多西式風格的建築遭到破壞,1980年代以來,隨着北京城市建設的發展,東交民巷的建築亦受到衝擊,滙豐銀行、怡和洋行、俄羅斯使館的舊址因拓寬馬路被拆除;德華銀行於1992年被拆除;日本使館舊址被北京市人民政府使用;街上還興建了很多高層建築和現代建築,整條街的風貌遭到了極大的破壞。2001年,「東交民巷使館建築群」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視頻

東交民巷 相關視頻

建國前,東交民巷上的百姓怎麼哭着跑上了街?
東交民巷的故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