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龍山飲 李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九日龍山飲是一首五言絕句。此詩首句點明時間地點,既寫詩人的宴飲,也扣東晉桓溫同賓僚的宴飲;次句着重寫宴飲時菊花的神態,以「逐臣」自比;第三句用名士孟嘉九日登高落帽的典故,表達了對名士的嚮往;末句將月亮擬人化,表面上說月亮挽留詩人,實際上是詩人留戀自然之境而不願離去。
原文
李白〔唐代〕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
譯文
九日在龍山宴飲,黃色的菊花盛開似在嘲弄我這個逐臣。
醉眼看看秋風把我的帽子吹落,月下醉舞,明月留人。
鑑賞
在詠菊詩中,「龍山之會」、「落帽人」是常被引用的典故。李白把這個典故與自己的龍山之游緊密結合在一起抒發了內心的失意憤懣、曠達灑脫的複雜感情。
在重陽節之際,詩人登上了當塗附近的名勝之地龍山,與好友痛飲菊花酒,借吟詩來傾瀉胸中之情。首句點明時間地點,既寫詩人的宴飲,也扣晉桓溫同賓僚的宴飲,這樣寫就使以後的用典不僅自然吻合,且合情合理,亦即順理成章。次句「黃花笑逐臣」,着重寫宴飲時菊花的神態。「笑」,十分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菊花盛開時的美艷的容顏。在登龍山之際,聯想起這裡曾經上演過的名士清流之事,以「逐臣」自比的李白,暫時忘卻了政治上的不得意,把自己比作被風吹落帽的名士孟嘉,表達了對名士的嚮往和對自然的熱愛。三、四句「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前一句用典,重在「醉」字,後一句寫實,重在「舞」字。飲美酒賞黃花,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能舞人自舞,體現出飲酒賞花的樂趣,表現出詩人放曠的性格、浪漫的氣質。「陶然共忘機」,正是此情此景的真實描繪。可見,後兩句詩是前兩句詩的深化。詩的最後一句「舞愛月留人」,巧妙地將月亮擬人化,以「月留人」收尾,顯得生動別致,表面上是說月亮挽留詩人,而實際上是詩人留戀這脫俗忘塵的自然之境,不願割捨而去。
孟嘉九日龍山落帽事,是魏晉名士飄逸風度的典型體現,歷來文人多愛誦之。李白在這裡以孟嘉自比,臨風醉酒落帽,對月起舞弄影,自有一分超放的情味。但「逐臣」一語,也透出了他胸中的牢落不平,這就使本詩不僅僅是一篇吟賞前輩風流之作,同時也有其現實遭際的感慨在。
創作背景
此詩約作於唐代宗寶應元年(762),與《九日》或為同時之作。時李白病居當塗,嘗游附近的名勝之地橫望山及龍山。他在重陽節登上了龍山,與好友痛飲菊花酒,借吟詩來傾瀉胸中之情。
簡析
《九日龍山飲》是一首五言絕句。此詩首句點明時間地點,既寫詩人的宴飲,也扣東晉桓溫同賓僚的宴飲;次句着重寫宴飲時菊花的神態,以「逐臣」自比;第三句用名士孟嘉九日登高落帽的典故,表達了對名士的嚮往;末句將月亮擬人化,表面上說月亮挽留詩人,實際上是詩人留戀自然之境而不願離去。全詩比擬生動別致,用典不露痕跡,具有超脫豪放的意味。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出生於蜀郡綿州昌隆縣(一說出生於西域碎葉)。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為醉時寫就,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白帝城》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