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二曲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二曲街道,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地處周至縣北部。東與辛家寨鎮相鄰,南與馬召鎮相連,西南與廣濟鎮接壤,西與侯家村鎮毗連,西北與楊凌示範區毗鄰,北與咸陽市武功縣隔渭河相望,東北與富仁鎮為鄰,總面積29.5平方千米。境內名勝古蹟有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唐八雲塔、城隍廟、萬壽宮等。截至2020年6月,二曲街道下轄15個村(居),其中:6個社區、9個行政村。2011年,二曲街道總人口82422人,農業總產值達到0.955億元,工業增加值7.9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3億元。[1]

中文名: 二曲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

地理位置: 周至縣北部

面 積:29.5 km²

下轄地區: 6個社區、9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影西路4號

電話區號: 029

郵政區碼: 710400

氣候條件: 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陝A

人 口: 82422人(2011年)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因境內有明末清初著名學者李二曲(名顒)而得名。另有一說,二曲鎮以周至縣的山曲水曲,而得名二曲。

建置沿革

北周建德三年(574年),周至縣治由終南遷至此。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為宜壽縣。

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年),復為周至縣。

明初,縣城內的行政區名為「宣化坊」。

清襲明制,縣城城區歸仙金鄉,縣城內為「興仁里」。

民國前中期沿用清制,中區駐地在「縣鎮」。

1949年前夕,易名「縣城鎮」。

1955年,又易名城關鎮。

1956年9月,改城關鎮為城關鄉。

1958年10月,成立為城關公社。轄5管區、38生產大隊。

1964年更名為城關鎮。

1980年,設置1「縣轄鎮」,與城關公社平行,駐地鎮豐,轄11大隊。城關鎮駐地鎮東,轄1社區、5街12巷。

1984年6月3日,改名為二曲鎮。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截至2011年末,二曲街道轄城東、風泉、城中、城西、雲塔、淳風苑6個社區;鎮東、鎮豐、八一、渭旗、渭泉、渭中、小寨子、下孟、南辛頭、北辛頭、胡家堡、李家村、渭灘13個行政村;下設127個村民小組。

區劃現狀

截至2020年6月,二曲街道下轄15個村(居),其中:6個社區、9個行政村。辦事處駐影西路4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二曲街道地處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北部。東與辛家寨鎮相鄰,南與馬召鎮相連,西南與廣濟鎮接壤,西與侯家村鎮毗連,西北與楊凌示範區毗鄰,北與咸陽市武功縣隔渭河相望,東北與富仁鎮為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1千米,總面積29.5平方千米。為縣人民政府駐地。

地形地貌

二曲街道地處關中平原,地勢平坦。境內主要以渭河漫灘、黃土台塬為主。

氣候特徵

二曲街道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雪,春秋時有連陰雨。多年平均氣溫13.3℃,1月平均氣溫-0.8℃,極端最低氣溫-20℃;7月平均氣溫26.2℃,極端最高氣溫41.8℃。最低月平均氣溫-4℃,最高月平均氣溫32℃。年平均降水量674.3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

水系水文

二曲街道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渭河、沙河、清水河等。河流總長度18千米,河網密度0.62千米/平方千米。

自然災害

二曲街道境內自然災害主要有乾旱、洪澇、連陰雨等,主要發生在7—9月。

自然資源

二曲街道境內已探明主要有陶粒黏土、磚瓦用黏土、建築用沙石等。

人口

截至2011年末,二曲街道總人口8242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74萬人,城鎮化率81.8%。另有流動人口14919人。總人口中,男性42283人,占51.3%;女性40139人,占48.7%;14歲以下10594人,占12.87%;15—64歲64880人,占78.69%;65歲以上6948人,占8.44%。總人口以漢族為主,達8.22萬人,占99.9%。2011年,二曲街道人口出生率5.8‰,人口死亡率2.7‰,人口自然增長率3.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794人。

經濟

綜述

財稅收支

2011年,二曲街道財政總收入540萬元,比上年增長130.4%,是1949年的48倍,比1978年增長32.5倍。

人民生活

2011年,二曲街道農民人均純收入7720元。

第一產業

2011年,二曲街道農業耕地面積21169畝,人均0.64畝。農業總產值1978年達0.24億元,2011年達到0.955億元,比上年增長12.3%。

種植業

二曲街道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二曲街道糧食生產9458噸,人均116千克。其中小麥46970噸,玉米4761噸。二曲街道主要經濟作物有獼猴桃、苗木、蔬菜等。2011年,二曲街道蔬菜種植面積0.177萬畝,產量4350噸,主要品種有辣椒、西紅柿、黃瓜、茄子、青菜、大蒜等。

林業

截至2011年末,二曲街道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1.3萬株,林木覆蓋率22.5%,活立木蓄積量275萬立方米。2011年,二曲街道水果種植面積3343畝,產量10056噸,主要品種有獼猴桃、雜果等,其中獼猴桃產量10004噸。

畜牧業

二曲街道畜牧業以飼養牛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二曲街道生豬飼養量2.6萬頭,年末存欄1.5萬頭;羊飼養量860隻,年末存欄470隻;牛飼養量466頭,年末存欄372頭;家禽飼養量10.3萬羽,上市家禽4.3萬羽。2011年,二曲街道生產肉類937.1噸,其中豬肉854.7噸,牛肉122.2噸,羊肉5.8噸;禽蛋486噸,鮮奶125.6噸;畜牧業總產值0.37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8.7%。

第二產業

2011年,二曲街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職工9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7.9億元,比上年增長18%。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截至2011年末,二曲街道商業網點653個,職上2300人。6家大中型企業相繼落戶境內。2011年,二曲街道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3億元,比上年增長16.6%;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6億元,比上年增長13.2%。

郵電通信

截至2011年末,二曲街道郵政網點5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5千米,投遞點42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0.81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0.13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0.18萬件,征訂報紙1.7萬份、期刊0.8萬冊。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26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0000門,固定電話用戶0.96萬戶,比上年增加168戶,電話用戶普及率53%,比上年提高0.1%;移動電話用戶6.9萬戶,比上年增加1700戶,移動電話普及率80.6%,比上年提高3%;寬帶接人用戶3500戶,比上年增加760戶。

交通運輸

二曲街道交通便利,310國道橫貫東西,與隴海鐵路並行;108國道縱貫南北,將西寶南線、隴海鐵路與西寶高速公路相連。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二曲街道幼兒園(所)26所,在園幼兒5632人,專任教師256人;小學9所,在校生6800人,專任教師24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400人,專任教師6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二曲街道教育經費達0.29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0.2億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0.078億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0.21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7.6%、11.3%、8.5%、5.1%。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二曲街道文化站1個,村(社區)文化中心19個,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20個,建築面積450平方米,藏書48000餘冊;還有多功能廳等娛樂設施。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4人,其中事業單位從業人員4人。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渭旗鑼鼓、龍燈、耍獅子、跑竹馬、趕旱船等。截至2011年末,二曲街道擴音廣播喇叭32隻,通響率100%。有線電視用戶1.2萬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0.48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二曲街道體育場地25個。100%的城市社區和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45%。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二曲街道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4個,其中衛生院1個;病床30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2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張,固定資產總值9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45人,其中執業醫師8人,執業助理醫師11人,註冊護士26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8人、執業(助理)醫師0.6人、註冊護士1人。2011年,二曲街道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267.2/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8%,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38%,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2萬人,參合率98%;孕產婦死亡率0.6/1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0.4‰、0.6‰、0.5‰。

社會保障

2011年,二曲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131戶,人數4980人,支出1356.5萬元,比上年增長3%,月人均226.99元,比上年增長2%;城市醫療救助6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599人次,共支出8萬元,比上年增長2.5%。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78戶,人數1599人,支出213萬元,比上年增長3.5%,月人均111元,比上年增長3%;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3人,支出12.6萬元,比上年增長3%;農村醫療救助49人次,支出5.08萬元,比上年增長2%;農村臨時救濟121人次,支出407萬元,比上年增長2%。2011年,二曲街道自然災害受災人口726人,緊急轉移安置398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0800畝,倒塌房屋343間,直接經濟損失340萬元,救災支出280萬元。

歷史文化

八雲塔

八雲塔位於陝西省周至縣城中心,原名瑞光寺塔,因塔身底層四面各有兩塊顯著的陰濕痕跡,雖大旱而不干,形似八朵浮雲,故民間俗稱八雲塔。八雲塔是一座方形十一層仿木結構密檐式空心磚塔。塔身底部第一層較高,其上各層漸為變矮,塔頂已殘,通高36.7米,塔體全部為磚砌,最底層磚砌於周邊略大於塔體的青石條上,青石條因全部被封於塔基中,所以無法知道其厚度。塔基近年又經加固,現周邊砌磚,地表鋪設仿古青磚。經實測,方形塔基高1.01米,邊長21.2米,塔身底部第一層高8.06米,邊長9米,北面有一券拱塔門,門洞高2.96米,寬1.52米。塔壁厚3米,東、西、南三面各有一假券洞,假券洞高1.48—1.53米,寬1.4—1.5米,進深0.84米,在一層塔檐下每面各有兩朵仿木結構一斗三升磚斗拱,四個角各有一朵一斗三升轉角斗拱,第一層塔檐為十一層磚疊澀出檐,檐下部有兩層稜角牙子,檐上又有十一層磚反疊澀砌築。第二層南北兩面各有一券門,第三層東西兩面各有一券門,第四層北面有一券門,第五層東面有一券門,至第六層開始各層券門依次南北向和東西向錯開,如第六層在南北兩面辟門,第七層則在東西兩面辟門,依此類推,至第十一層即頂層時,東西兩面應該各有一券門,現頂層殘損,呈凹口狀,應該是券門塌陷而致。塔身第二層至第五層的每層四面各有四根磚砌方形隱柱,柱頭有一朵坐斗,這些隱柱使塔身第二層至第五層的各面分為三開間,第六層以上無開間,皆為密檐,樸素無飾。整個塔身收分柔和,外觀莊嚴古樸。2001年6月25日,八雲塔被國務院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風景名勝

周至水街沙沙河景區

周至水街沙沙河景區是AAAA級景區。沙河原本是周至縣城一條古老的繞城河,全長43.4千米,河道寬65米,流域面積137.37平方千米,流經周至縣城段為4.6千米。這裡曾經污水橫流、垃圾成堆,嚴重影響了周至城區的整體形象。2010年,周至縣啟動縣城新區建設,規劃將沙河作為新區景觀核心,分期實施沙河治理改造工程。沙河濕地公園於2014年5月1日正式開園試運營,是西部首家免費開放的水主題的景區。

視頻

愛剪輯-二曲街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