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雲南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前身為始建於1938年的雲南大學農學院農學系,是雲南農業大學辦學最早的學院。
師資隊伍
學院堅持「充分用好現有人才,積極引進高級人才,努力培養後備人才」的方針,建立了一支年齡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的師資隊伍,學院現有教職工98人(專職教師86人),其中正高職17人,副高職40人,中職34人,初職[1]6人;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占79.6%,其中49人具有博士學位,29人具有碩士學位;博士生導師9人,碩士生導師31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崗位專家1人,雲南省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崗位專家7人,雲嶺學者1人,雲南省突出貢獻專家3人,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雲南省高等學校教學科研學術帶頭人2人,雲南省高層次人才教學名師特殊支持計劃2人,雲南省高校教學名師4人,雲南省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及後備人才7人,雲南省創新人才培養對象2人。一批從美國、英國、日本、韓國、泰國、荷蘭學成歸來的博士、碩士及訪問學者正成為教學科研的中堅力量。
學科專業
學院現有作物遺傳育種博士點及作物學一級學科碩士點;有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作物遺傳育種、分子生物學與生物化學、植物學、藥用植物資源等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作物和種業2個專業學位碩士點;設有農學[2](國家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計劃項目、國家特色專業、省品牌專業)、生物技術(國家特色專業、省級重點專業)、種子科學與工程(國家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計劃項目、校級特色專業)和中草藥栽培與鑑定4個本專科專業。共有在校學生1352人,其中,博士生35人、碩士生165人、本科生1152人。
學院的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和作物遺傳育種學兩個學科為雲南省重點學科,生物技術專業為國家一類特色專業,該專業同時也是雲南省辦學模式試點專業,農學專業為雲南省重點專業。
科學研究
學院教師在搞好教學工作的同時,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和科技扶貧等工作,目前,學院在滇型雜交水稻研究,特種玉米品種選育、甘蔗腋芽快繁、薯類及藥用植物資源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中李錚友教授等率先在國內實現雜交粳稻「三系」配套,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創造了雜交粳稻單產1108.55千克的世界紀錄;何順長教授等長期進行甘蔗及其野生資源的研究,建立了全國屬種最為齊全的甘蔗種質資源庫,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近三年來,學院共承擔的國家基金、948、行業科技及國際合作等科研項目50項,在研經費達1100萬元;學院教師還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參加教育部重點教改項目1項,主持學校教改項目3項。《作物栽培學》被列為省級精品課程,《植物學》被列為校級精品課程,《遺傳學》《種子學》等9門課程被列為校級一類課程。三年來,獲科研、教學成果獎20項,其中省級11項;審定作物新品種18個,申請專利8項,發表學術論文260篇,主編教材、著作5部。
視頻
雲南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2017年教師職稱評審最新細則 ,學習啦,2016-12-20
- ↑ 專業解析:農學專業——就業率「穩」 新型人才「香」 ,搜狐,202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