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麗莎白.布蘭克波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伊麗莎白·布萊克本 | |
---|---|
伊麗莎白·布萊克本 | |
原文名 | Elizabeth Blackburn |
出生 |
澳大利亞霍巴特 | 1948年11月26日
國籍 | 澳大利亞、美國 |
職業 | 醫生,教授 |
伊麗莎白·布萊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1948年11月26日生於澳大利亞霍巴特,,分子生物學家,生於澳大利亞、現居美國,擁有澳、美兩國國籍,現任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系教授。她是端粒和端粒酶研究領域的先驅,並因在該領域的貢獻而獲得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
個人簡歷
中文名:伊麗莎白·布萊克本
外文名:Elizabeth Blackburn
國 籍:澳大利亞、美國
出生地:澳大利亞霍巴特
居住地:美國舊金山
出生日期:1948年11月26日
畢業院校:墨爾本大學
研究領域:生物學
主要成就: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
獲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布萊克本父親哈羅德和母親馬西婭均為醫學從業人員。布萊克本7歲到9歲間在朗塞斯頓上學。後來,由於家庭搬遷到墨爾本,她便在那裡完成了中學教育。
中學畢業後,她先後在墨爾本大學、英國劍橋大學和美國耶魯大學學習研究,於1970年和1972年先後取得生物化學的學士和碩士學位;1975年獲英國劍橋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
1975年至1977年,她在美國耶魯大學從事分子與細胞生物學領域的博士後研究。
1978年上半年,在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繼續從事博士後研究;7月,布萊克本進入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分子生物學系擔任助理教授,1983年升任副教授,1986年起擔任教授。
1990年,她轉投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系,並於1993年至1999年間任該主任,現執教於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系的莫里斯·赫茨斯坦生物學與生理學教授(Morris Herzstein Professor of Biology and Physiology),同時也在索爾克研究所兼任客座研究員。
2002年至2004年間,布萊克本曾擔任美國總統生物倫理委員會(The President's Council on Bioethics)委員。有觀點認為造成她離職的原因是她公開批評布什政府對幹細胞研究的限制政策。約有170名研究人員在一封給布什總統的公開信上簽名,聲援布萊克本。
2007年,美國《時代周刊》2007年還將Blackburn列入了「世界上100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名單。
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獲得榮譽
布萊克本於1991年和1992年分別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和英國皇家學會成員;1993年成為美國微生物學會會士,同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1998年出任美國細胞生物學會主席;2000年成為美國科學促進會成員。
2007年,《時代》雜誌將布萊克本列為該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個人物之一。
2009年,由於「發現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護染色體」,布萊克本與卡羅爾·格雷德(Carol W. Greider)和傑克·紹斯塔克(Jack W. Szostak)一起獲得該年度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10月5日宣布了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名單,和美籍科學家卡羅爾·格雷德(Carol W. Greider) 、傑克·紹斯塔克(Jack W. Szostak)一起,擁有澳美雙籍的伊麗莎白·布萊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成為了澳洲首位諾貝爾獎女性獲得者。
研究機構
- 耶魯大學
-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
- 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
- 索爾克研究所
- 母校 墨爾本大學(學士及碩士)
- 劍橋大學(博士)
- 博士學生 卡羅爾·格雷德
參考資料
-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伊麗莎白·布萊克本 人民網
- ↑ 諾貝爾獎獲得者伊麗莎白·布萊克本博士在華接受專訪 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