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佳欣梨酒夢一回(王月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佳欣梨酒夢一回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佳欣梨酒夢一回》中國當代作家王月娥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佳欣梨酒夢一回

人常說,村莊很多,一個村莊如能稱得上古老就有些不簡單了,最起碼有着千百年悠久的歷史。我認為,這種說法應該是毋庸置疑沒有半點含糊的。

在岷縣一個千年古鎮上有個古老的村莊,令人稱奇令人羨慕。曾有「岷縣城」,「清水」是省的一種說法。而這響亮騷動一時蠻有藝術性的話題,是20世紀從岷縣城裡傳來的,城裡人那樣說,必然有一定的道理。當你走近這個村莊,就會聽見一種聲音,當你走進這個村莊,就會聞到一種特別的味道,甚至有所震撼。村莊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方圓一公里綽綽有餘。

中間是一條十多米寬的岷、合國道線,兩旁樓房鱗次櫛比。以「關帝廟」和「大舞台」文化廣場為中心。南北二面同時有二十幾條道首尾兼顧。俗稱山底下,趙家巷頭,馬家巷頭,何家巷頭,楊家巷頭,任家巷頭,劉家巷頭,上下「馬蓮路」。上「馬蓮路」通向「洮河」岸的「荒水泉」,下「馬蓮路」通向十里鎮和「岷州會議紀念館」,正就是今天綠柳成蔭令人嚮往的新農村。

一條「紅色記憶」的綠色長廊,把新村和古村莊連接在一起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說具體一點,是無數祖先和一代代人辛勤耕耘經千錘百鍊而打造而成的。後輩們默默地堅守着祖先曾經耕耘的土地,虔誠地,責無旁貸地傳承發揚祖先遺留下來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好多成為無數人心中的「座右銘」和歷史的縮影,其魅力有着它的神秘所在。

不說不知道,說了嚇一跳。據記載,在北宋大觀元年,村上就有幾座鑄造業廠子,一部分人專門從事銅鋁鑄造業加工,用大量的木炭消銅,鑄造各種器皿等生活用具。不僅如此,並且給官方鑄造大量的銅幣:也就是俗稱的(麻錢)。一切可想而知,在遠古時代,一個「平凡的村莊」能有如此感召力是非常了不起震聾發聵的!尤其是封建社會辦企業,抓教育,養家糊口,交納稅賦等,「傳宗接代的發展將規模壯大,從無到有等等經歷了歷史沿革和時間的洗禮」,見證着這個村莊的繁榮歷程很長……差不多和將岷縣城打一百個來回一樣長,甚至更長……

以史為鑑,追根溯源,最初定居在這裡的人們,全是在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不同的年代,從山西、陝西、河南等地,背井離鄉,千里迢迢逃荒的難民」。生不逢時的祖先們,因戰爭和旱澇、瘟疫等自然災害所迫,危急關頭,朝廷頒發移民政策,實行補給等相關措施,將大量人口遷移到高原一帶。

據說,一部分是清朝前期遷來的。過去,山西「倍縣」有個地方叫「大槐樹」,那裡有一棵撼世的千年古槐:周圍是一大片空地,能容納幾千號人,是歷代朝廷在特殊情況下搞大規模活動集中點。在兵慌馬亂的年代,因各種原由,朝廷頒旨讓當地窮人集中在「大槐樹」,申明遷移在北方高原一帶。朝廷實行移民的目的,因為高原一帶大部分是少數民族,缺少農耕文化,不耕地種田,過遊牧生活。僅僅只是自保,在戰爭年代征糧成為嚴重問題?給國家起不了多大作用。發展農業為國之大計!中原地區歷來文化和科學技術先進發達,朝廷採用移民措施,主要是為了起輔助作用,互相交流,傳授技藝,發展農業,讓少數民族接受漢文化和傳統文化教育等。

畢竟高原一帶比較太平,為了過安寧的日子,好多窮人爭先恐後集中在「大槐樹」等待遷移。然有錢的富人捨不得離開未去「大槐樹」集中地點,朝廷一個精囊妙計,全被列入在內實行遷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形勢所趨事關重大,朝廷旨意誰敢違抗!對移民來說,是一次跨越性偉大的旅行,對朝廷來說,是一種高膽遠矚的治國之道!祖先們攜家帶口依依不捨與故地離別,跋山涉水來到岷州一帶落地生根。其中有好多文化人和各種手藝人,包括郎中術士等。遷移到高原一帶傍依洮河,一切從零開始,發展農業,研製各種生產工具,陸續搞建設,建寺廟,辦教育,企業等,一代代不停的繁衍生息……從古代多次移民開始,從而使岷州一帶的科技、文化、醫療、等加工技術比較發達。這個「古老的村莊」,就是從千百年前慢慢發展起來的。

之所以,這個村上,最初有焦姓、湯姓等,接着有馬姓、徐姓、陳姓、趙姓、何姓.、楊姓、任姓、劉姓、后姓、曹姓、路姓、張姓、郎姓、蔣姓、郭姓、王姓等十多種姓氏。

據眾分析,焦姓在古代非逃難來這個地方的,在當時是有特殊身份的官員,或者是大商人。有消息稱,焦氏遍布全國各地,有史以來,焦氏所生存之地,不論是企業,還是教育等,對社會有卓越的貢獻;在這個地方的貢獻依然是有跡可循的;有史可考,千百年前,岷縣清水鄉清水村的 「裕隆寺」,據說是焦氏祖先捐資建修的。稱焦家「裕隆寺」。

如「關帝廟」,學校、松樹閣、湯家泉、馬家泉、劉家井、徐家院、楊家莊子、寨子、十家院、等建築和歷史遺蹟:見證着昔日來這裡的祖先們非等閒之輩!有好多先賢和科學家式的人物,包括有識之士不勝不枚。以人們比較熟知的原始建築為佐證:一切務必從山上說起比較具體。因為在人們的意念中,宗教是最為神聖的;尤其是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是紮根於人類靈魂的身心教育!

「坪字山和黃梅山」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個村莊後面的山稱為「坪字山」,也叫「黃梅山」。「裕隆寺」最初就建修在這座山上。離寺不遠東面有汪神泉稱「羅漢泉」。山上住着幾十戶人家,早晚煙裊裊,過着質樸的生活。奇怪的是,一座山竟有兩種稱呼,為何稱為坪字山?因為山頂稱平型狀,從東向西約有二三十畝地面積,黃土層二十多米厚不止,種啥長啥,人們為了倒茬,大部分輪流種的全是青稞、豆子、洋芋、當歸、黃芪等農作物。山勢稱「硯台型」,之所以稱為「坪字山」。

「黃梅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在很早以前,西面山坡上每到盛夏季節,梯形的田埂上盛開着各種鮮花,和金燦燦黃色的「玫瑰花」,異彩紛呈,香味撲鼻,再加上滿山果樹和千年蒼松,宛如 「人間仙境世外桃園」。另一種說法是,東面山坡上每到深秋季節,滿山全是黃登登的「沙棘」,香味四溢尚能入藥:在醫藥不發達的年代,人們大量剪下來帶回家,用柴火在鍋內煮沸,省着服用治感冒,治咳嗽,清熱驅寒神效。整個山坡像裹了一層金似的,心生感激的人們,便將此山稱為「黃梅山」。

半山腰稱椅子型,獨具慧眼的焦氏祖先,發現是一塊風水寶地:即大發慈悲善念,決定在此建修一座寺院。「弘揚佛法普度眾生」。率眾就地取材,請名匠鑿木,掘土鑄窖,燒磚燒瓦等,凝心聚力寒來暑往,最終建起了雄偉的寺院,為藏傳佛教,稱「裕隆寺」。

據祖輩們講說,正北是「大雄金殿」。殿中央塑彌勒,釋迦,燃燈三大古佛!兩側是十八羅漢。東樓是「藏經閣」,和住持臥室等,西樓是寮房,僧眾之多,佛、法、僧、三寶具全。每逢「三大古佛」誕辰日:寺院按儀規隆重舉盛大的法會,誦經,禮佛,放生,等佛事活動。山門外有數棵千年古松,其中一棵根深蒂固稱「九尖樹」,枝上懸有一口大「銅鐘」,聲音洪亮,震耳欲聾:朝山還願的信眾絡繹不絕。讓坪字山和黃梅山成為「人間淨土,佛教聖地」。

焦氏祖先的遠見即弘大誓願給清水宗教教育文化建設開創了輝煌業績;功不可沒,德垂千古!「裕隆寺」和「關帝廟」!稱這個村上最原始的建築;在千百年前給繁榮整個清水等地燦爛文化歷史拉開了帷幕![1]

作者簡介

楊海義,60後,農民,甘肅岷縣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