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教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兒女教育的原則,教育兒女,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語、態度與方法,要慈嚴並施,耐心誘導。你不以框架束縛兒女,兒女就能盡其特性,發展自我。兒女懂得謙恭仁愛、明因感恩、修正身心,才是教育之道
原文
曾子妻準備去集市,剛出家門,兒子鬧着要跟着去。曾子妻哄他:你在家等着,我一會兒就回來。你不是愛吃醬汁燒的蹄子嗎?我回來殺豬給你做。兒子一聽,立即變乖,望着媽媽一個人遠去。
曾子妻從集市回來,遠遠就聽見院子裡的噪雜聲。進門一看,原來是曾子準備殺豬。她急忙攔住丈夫:家裡養豬是逢年過節時才殺的,你怎麼拿我哄孩子的話當真呢?曾子說: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謊的。他們年幼無知,是要從父母那裡學習知識,我們現在說一些欺騙他的話,等於是教他今後騙人。
曾子用言行告訴我們:身教重於言教。
父母對兒女的教育,如果太過嚴厲,會讓兒女害怕,而不敢與父母溝通,甚至導致孩子養成說謊的習慣,如果太過溺愛,又會讓兒女養成驕慢放縱的習性。如何教育兒女禮貌有序,又不會太壓抑想法,讓兒女天真活潑,又不致太過放逸無禮,實在是身為現代父母者一大課題。要給兒女什麼樣的教育呢?
一要有自我要求的習慣。有些父母過於疼愛兒女,課業上的進度、生活上的整潔都是由父母督促完成,甚至由父母代勞。父母不在身邊,兒女的學習乃至生活就一塌糊塗。這樣的教育不是愛護,是讓兒女養成依賴心,時時要人照顧。因此,要讓兒女養成自我要求的習慣,這是讓兒女對自己負責,訓練兒女獨立,懂得照顧自己。
二要有尊敬接受的性格。這在人際關係密切的現代社會尤其重要。有了接受的性格,才能虛心納受師長、主管、同儕的教導與建議,尊敬他人,才能接受別人的意見,尊重別人的存在,處事上才不會任己之意、為所欲為。有了這種融和、接受的性格,才能與人共事。古德雲涵容是處事第一法,尊敬接受的性格就是涵容的養成。
三要有明因識果的知見。有了這樣的知見,才能讓孩子時時注意自己的善惡行為。明因識果,孩子就會知道所有的言行舉止都必須由自己承擔負責,明因識果,他會懂得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知道去惡向善。正見養成後,父母就不用擔心害怕孩子在人生道路上走錯方向。
四要有感恩說好的美德。培養兒童表達感謝,口中常常說好,心中常常感恩。懂得感恩的人,才能體會別人的付出;懂得感恩的人,才能懂得報恩。一個懂得感恩說好的人,必定是一個知足常樂的人。
教育兒女,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語、態度與方法,要慈嚴並施,耐心誘導。你不以框架束縛兒女,兒女就能盡其特性,發展自我。兒女懂得謙恭仁愛、明因感恩、修正身心,才是教育之道。
受教者,應如虛空接納一切,方能容受真理,
施教者,須像虛空無所不相,才能同事攝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