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公孫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公孫龍
出生 約前320年  
 趙國
逝世 約前250年
知名作品   《公孫龍子》

公孫龍

公孫龍(前320年-前250年),東周戰國時期趙國人(今河北邯鄲[1][2],傳說字子秉[3],曾經做過平原君的門客[4],是名家的代表人物,以「白馬非馬」和「離堅白」等論點而著名。與公孫龍齊名的是另一名家惠施

主要成就

其主要著作為《公孫龍子》,西漢時共有14篇,唐代時分為三卷,北宋時遺失了8篇,到目前只殘留6篇,共一卷,保存在明代《道藏》中[5]。該書流傳情況複雜,宋代以後有人懷疑它的真實性,認為今本《公孫龍子》是晉朝人根據零碎材料編纂起來的,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先秦《公孫龍子》的本來面目。《公孫龍子》第一章《跡府》描述其生平事跡。第二章《白馬論》提出「白馬非馬」,討論概念之間相等和包含的關係,和現代集合論思想有共通之處。第三章《指物論》提出「物莫非指」,討論現實世界和主觀概念的關係。第四章《通辯論》提出「雞足三」,第五章《堅白論》,提出「離堅白」,討論的是物體和物體的屬性的關係。第六《名實論》。

人物評價

傳統上唯物主義辯證法觀點認為,公孫龍是詭辯學的代表,提出了邏輯學中的「個別」和「一般」之間的相互關係,但把它們之間的區別誇大,割斷二者的聯繫,是一種形而上學的思想體系。

諸子各家普遍認為公孫龍為詭辯,但似乎又無法在辯論中勝出。《公孫龍子》第一章《跡府》記載了孔子的後代孔穿企圖駁倒公孫龍但失敗的故事。《莊子·天下篇》稱公孫龍「飾人之心,易人之意,能勝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荀子·不苟篇》中認為君子不看重惠施等名家的辯才,因為其不符合禮。君子並不是無法反駁堅白離的觀點,而是不與之辯論。《荀子 正名篇》認為白馬非馬論是「此惑於用名以亂實者也」。《資治通鑑》中記載鄒衍認為公孫龍是「煩文以相假,飾辭以相敦,巧譬以相移,引人使不得及其意,如此害大道」,於是不和公孫龍辯論。

周昌忠公孫龍子新論》把公孫龍的思想和西方哲學相比較,認為公孫龍「構造了一個相當豐富的關於語言本身的哲學理論」,並不比亞里士多德遜色。

張遠山在著作《寓言的密碼》中認為,公孫龍開創了中國的理性學派的先河。但諸子百家都未能理解他的觀點。

史書記載

  • 高誘注《呂氏春秋》:謂龍為魏人,不知何據。
  • 《淮南鴻烈解》稱,公孫龍粲於辭而貿名。
  • 揚子《法言》稱,公孫龍詭辭數萬。蓋其持論雄贍,實足以聳動天下,故當時莊、列、荀卿並著其言,為學術之一。特品目稱謂之間,紛然不可數計,龍必欲一一核其真,而理究不足以相勝,故言愈辨而名實愈不可正。然其書出自先秦,義雖恢誕,而文頗博辨。
  • 陳振孫《書錄解題》概以淺陋迂僻譏之,則又過矣。明鍾惺刻此書,改其名為《辨言》,妄誕不經。今仍從《漢志》,題為《公孫龍子》。
  • 鄭樵《通志略》載此書,有陳嗣古注、賈士隱注各一卷,今俱失傳。此本之注。乃宋謝希深所撰。前有自序一篇。其注文義淺近。殊無可取。以原本所有。姑並錄焉。
  • 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另有孔子的弟子之一,也有一個叫公孫龍,字子石,比孔子小五十三歲。[6]

參見

參考資料

  1. 司馬遷,《史記》:趙有公孫龍,為堅白異同之辨。
  2. 燕趙地靈出人傑 細數河北歷史名人:公孫龍. 鳳凰網. [2017-04-23]. 
  3. 列子》釋文:龍字子秉,莊子謂惠子曰,儒、墨、楊、秉四,與夫子為五。秉即龍也。據此,則龍當為戰國時人。
  4. 《漢書•藝文志》:龍與毛公等並游平原君之門,亦作趙人。
  5. 司馬貞索隱》謂龍即仲尼弟子者,非也。其書《漢志》著錄十四篇,至宋時八篇已亡,今僅存跡府、白馬、指物、通變、堅白、名實凡六篇。其首章所載與孔穿辯論事,《孔叢子》亦有之,謂龍為穿所絀,而此書又謂穿願為弟子,彼此互異。蓋龍自著書,自必欲伸已說。《孔叢》偽本,出於晉、漢之間,朱子以為孔氏子孫所作,自必欲仲其祖說。記載不同,不足怪也。其書大指疾名器乖實,乃假指物以混是非,借自馬而齊物我,冀時君有悟而正名實,故諸史皆列於名家。
  6. 司馬遷. 仲尼弟子列傳. 史記. 西漢.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