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頭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剃頭匠 |
---|
2006年哈斯朝魯執導的電影
《剃頭匠》是由哈斯朝魯執導,靖奎領銜主演的劇情片,於2006年9月在日本福岡國際電影節首映。
該片講述了北京胡同里一個90多歲的老剃頭匠敬大爺如何安度晚年的故事。
劇情簡介
剃頭匠是中國民間的古老職業,手藝精湛,歷史悠久。雖然現在遍地都是髮廊,但這門手藝沒有失傳。在北京的胡同里,一位老人依然在走街串巷,幾十年如一日地為他的老主顧們服務。眼看老主顧們越來越少,剃頭匠敬大爺開始感覺到寂寞,免不了為自己的後事發愁。敬大爺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夠乾淨、體面地離開這個世界,不打擾子女,不給他們添麻煩。敬大爺從十二歲學剃頭,幹了八十年,現在已經九十三歲了,孤身一人,仍然眼不花、手不抖,服務周到,深得老主顧們的喜愛。
可是敬大爺不願意把自己的心思告訴他的老朋友,這是他一個人的秘密。他一面給老主顧剃頭,一面觀察人家的安排。有一天,他忽然想起自己已經多年不照相了,至今還沒有一張能夠用作遺像的照片。於是,他開始悄悄地為自己準備。他發現,拍一張令自己滿意的照片竟很不容易,還有一身體面的中山裝,以及殯儀館的告別儀式要用的500字生平簡介等等。敬大爺雖然生活儉樸,但是個十分講究的人。
時間慢慢過去,生活平靜,日復一日。每天敬大爺照例清早出門,為安排好的老主顧逐個理髮、剃頭、刮臉、剪鼻須、按摩。一邊天南海北的聊天或者打麻將。某個早晨,米大爺病逝了;又一天趙大爺被兒子接走了。敬大爺覺得越發孤獨。一天,他忽然昏倒在大街上,生命如靈魂出殼離他而去,可是一切都還沒安排好。[1]
幕後製作
演員選擇
為了不失該片風格,導演大膽啟用了九十三歲高齡的非職業演員靖奎本色出演,他從12歲就開始了理髮生涯,有着八十多年的剃頭經歷。其他配角分別從北京胡同里的敬老院或大雜院里挑選出來的,如米大爺的飾演者是一位八十三歲目不識丁的孤寡老人,趙大爺的街坊大嫂的飾演者是一位下崗的無軌電車的女司機等等。對演員不要求他們表演,也不要求他們死記硬背台詞,只要明白大概意思就讓他們自己發揮去。[2]
拍攝過程
北京的胡同大部分是灰磚灰瓦灰石板,為了貼近真實的生活紀錄,該片採用了青灰色的色彩為基調。胡同里的早午晚的光影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為了該片的真實性,拍攝時劇組嚴格遵循了自然的胡同光效。為了不破壞全片恬靜而平淡的風格,幾乎沒有採用運動鏡頭。
後期製作
該片的美術效果幾乎是不做過多的修飾,儘量恢復生活的真實原本。而在音樂上也只有一點點,現代而不失傳統的北京風味,單純而不失韻味,同時要求曲作者不允許帶有任何感情色彩來創作該片的音樂。幾位曲作者都搖頭離去,曲作者查干先生也是經過了幾次的推翻才創作了出來。
影片評價
《剃頭匠》風格平實、儉樸,表現出了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傳統風情,片中除了靖奎扮演的「敬大爺」,還有米大爺、趙大爺,全是頭髮灰白的耄耋老人扮演,儘管都是非職業演員,但憑藉本色,個個演得十分貼切自然,為中國銀幕所少見。這些來自北京城胡同大雜院裡的老人,生活在社會的底層,也是最容易被遺忘的一群,但他們亦有着對待生活和死亡的態度,影片細膩地通過種種細節,透射他們或樂觀、或悲傷、或無奈等種種心理,也從側面反映了社會對於老人們的漠視(《南方都市報》評)。[3]
《剃頭匠》是一部非常東方化、中國化、北京化、又非常胡同化的影片。乍看是在講述一位老人的平淡而瑣碎的生活,實則通過敬大爺以及周邊人物的點點滴滴展現了老北京悠久的人文歷史和巨大的變遷(新浪娛樂評)。
《剃頭匠》拍攝手法四平八穩,敘述過程樸實無華,為之動容的不僅僅因為敬大爺將人生活成了哲學,更是因為通過該片,讓生活在快節奏、浮躁社會下的觀眾,再一次將心靜了下來。也讓觀眾理解了人生的真正意義——樂知天命、知足常樂、恬淡平凡(1905電影網評)。[4]
參考資料
- ↑ 資料:故事片《剃頭匠》劇情介紹,新浪網
- ↑ 93歲拍片,還獲獎! 先鋒光芒特別放映《剃頭匠》,搜狐網
- ↑ 93歲拍片,還獲獎! 先鋒光芒特別放映《剃頭匠》,搜狐網
- ↑ 佳片 |《剃頭匠》:「老」這個字眼,從來不會放過任何人,1905電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