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京市雨花台烈士紀念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京市雨花台烈士紀念館位於南京市雨花台區雨花台烈士陵園南端的任家山上,是一座既有傳統民族風格且具現代氣息的優美建築。紀念館於1984年4月破土興建,1987年1月5日通過驗收,1988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是着名建築大師楊廷寶先生生前設計的最後一座建築。鄧小平同志題寫的「雨花台烈士紀念館」館名鐫刻在門額上方,檐下正中還雕着象徵烈士英靈永存的「日月同輝」圖案。

基本介紹

雨花台烈士紀念館位於南京市雨花台區雨花台烈士陵園南端的任家山上,是一座既有傳統民族風格且具現代氣息的優美建築。紀念館於1984年4月破土興建,1987年1月5日通過驗收,1988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是着名建築大師楊廷寶先生生前設計的最後一座建築。鄧小平同志題寫的「雨花台烈士紀念館」館名鐫刻在門額上方,檐下正中還雕着象徵烈士英靈永存的「日月同輝」圖案。

紀念館內設10個展廳,其中9個用於陳列展覽革命烈士的事跡,寬敞明亮的展廳內按照中國共產黨發展的四個歷史時期為主線,串聯各時期重要事件,以烈士犧牲時間先後為順序,共陳列了127位犧牲在雨花台及南京地區的革命烈士的文物史料[1]

展廳展館

紀念館內分十個展廳。按四個歷史時期陳列了犧牲在雨花台及南京地區的127位烈士的珍貴史料。共展照片460多幅,文物630件,油畫、圖畫、版畫21幅,浮雕8塊,圓雕4尊。紀念館第八展廳現闢為臨時展廳,展出的是「共和國英模展」。共陳列了羅盛教、雷鋒、焦裕祿、蔣築英等英模的生平事跡,共展照片280多幅。

雨花台烈士陵園暨雨花台烈士紀念館是「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江蘇省國家安全教育基地」,「全國中、小學教育基地」,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着名的風景名勝區,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和課堂。黨和國家歷任主要領導人都曾來雨花台憑弔。1983年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了「雨花台烈士紀念館」館名。1994年4月5日江澤民總書記題寫的「弘揚先烈精神,獻身四化大業」永遠的行動指南,奮鬥的目標。

建築布局

古樸典雅的雨花台烈士紀念館,是着名建築大師楊廷寶先生生前設計的最後一座建築。當年,在中國建築界,楊廷寶先生和梁思成齊名,被譽為「南楊北梁」,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就是他創作設計的。 紀念館建築平面呈「凹」字形,是一座具有民族風格的現代建築。屋頂,採用中國傳統古建築的重檐形式,加以簡化,輪廓簡潔而莊重,富有紀念性的美感。屋面特別的白色琉璃瓦[2],白色馬賽克飾面的外牆,白色大理石窗框以及白色欄杆,使整個建築呈現出渾然一體的白色,與館周圍的綠色樹林形成明顯對比,在陽光下顯得分外巍峨壯麗。

雨花台烈士紀念館位於南京城南雨花台烈士陵園南端的任家山上,外觀為重檐屋頂具有民族風格的建築,它東西長92米,南北長49米,中間主堡高度為26米。白色花崗岩牆面,更顯紀念館莊嚴、凝重氣氛。

紀念館整個建築面積5900平方米,1988年建成對外開放。紀念館內陳列着雨花台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跡史料。他們當中,有黨的早期領導人鄧中夏、惲代英、羅登賢,有劉少奇的第一位夫人何保珍、黨的一大代表陳潭秋的妻子徐全直,有毛澤東介紹入黨的毛福軒、曾任新四軍秘書長的朱克靖、八路軍359旅政治部副主任劉亞生等等。1999年,紀念館陳列進行改造。新的陳列融多媒體系統、隨身聽講解系統、燈光音響系統以及着名藝術家創作的背景音樂和美術作品為一體,成為全國同類場館中的一朵奇葩。

如果站在紀念館開放式的門庭中央,北望南跳,紀念碑、倒影池、紀念橋等紀念建築歷歷在目,忠魂亭以綠樹為屏屹立於眼前。至此,不難發現雨花台紅色紀念建築群,是沿着南北中軸線上對稱展開的。設計者巧借自然山水的形式結構布局,把建築與四周的山岡,圍合成了一個富有情感表達的紀念空間,歷史、建築與自然在這裡達到了和諧完美的統一,就像是一首用建築的語言寫在青山綠水之間壯麗史詩。因此,自雨花台紅色紀念建築群建成以來,前來參觀的中央和各省市領導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稱之為全國一流。中宣部部長劉雲山在參觀後,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紅色紀念場館評星級的話,那麼,雨花台就是五星級的。這裡也吸引眾多外國客人前來參觀。在紀念館南門石階東邊第一棵龍柏,就是前民主德國總統昂納克親手栽種的。

視頻

南京市雨花台烈士紀念館 相關視頻

南京雨花台烈士紀念館:信仰的豐碑
南京雨花台烈士紀念館,信仰的力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