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罪是我們本性的敗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原罪是我們本性的敗壞,宗教改革反對羅馬天主教對原罪的弱化。原罪不是只失去一些東西,而是我們本性全然的敗壞。
在天主教,聖公會[1]和東正教中,有些信徒會將聖人[2]的名字作為自己兒女的名字;有些則會在受洗後,領受聖人的名字。此舉期望藉所屬之聖人,能為帶有自己名字的信徒祝福和禱告。有些聖人會有紀念日,紀念日的命名也會冠以聖人的名字。
簡介
如果我們把這稱之為「強烈的惡欲」,這「惡欲」必須是指人類欲望的整體。就像加爾文所指出的:「整個人本身就是惡欲。」從這個意義上講,與奧古斯丁的觀點正好相反,惡欲本身就是罪,而不只是犯罪的動機。人類本性的敗壞是如此徹底,以至於人的本性對靈命上的善無能為力,傾向於各種的罪惡,並且單單就是敗壞本身就應得永恆的懲罰了。
無法否認的是,出於反對天主教的觀點,特別是在路德宗裡面,有些人反應過強而常常引起別人的誤解。這包括路德稱原罪為「本質上的罪」和「人的本質」。《協和信條》如此說,從靈命上看,思想、心思和意志都「全然敗壞而死亡」,不比石頭、樹樁、泥土更有「行善」的能力。
改革宗更加謹慎,並避免路德宗過於強烈的表述和過於生動的喻象。他們仍然堅持,原罪包括原初的義的失去(從負面來說)和本性的敗壞(從正面來說)這兩方面,其根源是在於亞當的過犯歸算給人。改革宗內部對這個教義的反對意見來自法國的邵瑪學派,他們提出了間接歸罪論。普拉卡烏斯教導說,我們敗壞的原因不是因為歸算的罪咎,而是反過來;他說:「因為我們生來是敗壞的,因此原罪就歸算給我們。」這種觀點後來被愛德華茲和新英格蘭神學家所擁護。
古典的奧古斯丁主義和改革宗的觀點似乎已經過時了。膚淺的觀點占了上風,就像溫納斯再1845年的時候寫道:「我們已經不再畏懼罪的遺傳,這種懼怕像害怕鬼魂那樣,只是對迷信的宗教教義的懼怕。」今天,情況已經大有不同。現代思想,包括康德、謝林、叔本華和其他人的哲學;關於人的遺傳和人的契合聯結的理論;歷史和社會的各種觀點——所有這些都對原罪的教義作出意料之外卻非常重要的支持。當神學拋棄了原罪的說法後,哲學再次將其抬起來。
視頻
原罪是我們本性的敗壞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美國同性戀者當上聖公會主教 外國教會表示譴責,搜狐,2003-08-07
- ↑ 中國的「聖人」和西方的「聖人」有何差別?看中西評判標準的差異,搜狐,20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