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指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複合指標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關於漢字的起源[1],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2]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名詞解釋
複合指標指不同層次的指標體系。包括基礎指標、核心指標。
如關於區域競爭力的評價指標體系,可以分為三大區域競爭力、省級區域競爭力、城市競爭力三個主指標。在這三個指標體系為要素指標。而關於經濟實力包括的指標為,人均GDP、GDP增長率、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人均非國有固定資產投資等複合指標。而區域競爭力為總目標。
·三大區域競爭力:經濟實力、經濟管理水平、涉外能力、科技競爭力、基礎設施、國民素質。
·省級區域競爭力:區域經濟實力、產業競爭力、區域基礎設施狀況、區域投資能力狀況、科技實力、對外經濟發展狀況、人口素質、居民生活水平、社會發展。
·城市競爭力:國外三套體系,分別是波特的 「鑽石體系」 「價值鏈」理論、綜合實力結合影響要素、競爭環境與要素。國內,倪鵬 「弓弦模型」。
科技名詞
科技名詞,是指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術語,屬於科技術語。是科學技術形成、記錄、積累、交流、傳播的前提和基礎,是科學思維的基礎和工具。
統一、規範科技名詞是國家科技基礎條件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科技創新和構建新時代中國科技話語體系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中國融入全球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性舉措,意義重大而深遠。
1990年6月23日,國家科委、中國科學院、國家教委、新聞出版署發出《關於使用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名詞的通知》。
2020年6月2日,教育部、國家語委在京發布2019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和語言生活狀況,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近6萬條科技名詞。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從何而來?每個漢字,都是倉頡造出來的嗎?,搜狐,2022-10-01
- ↑ 造字的倉頡,為何叫「倉頡」?甲骨文揭開了顛覆性的一幕,搜狐,2022-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