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天主教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名天主教教堂位於河北大名縣城內東街路南,有一座高四十二米的鐘樓,頂端矗立着一個象徵天主教教會的十字架,這就是大名縣天主教寵愛之母大堂。該教堂始建於1918年,1921年12月竣工,是河北省現存最雄偉壯麗的聖堂之一。
教堂簡介
天主教寵愛之母大堂。建築面積約1440平方米,為鐘樓和禮拜堂一體的哥特式建築,平面呈十字形,建築材料為磚、石、木。哥特式建築的風格是多種傳統的風格融合而成,飛扶壁[1]是哥特大教堂革命性的建築技術之一,使教堂擺脫厚重的牆壁也能高聳入雲,讓教堂的高頂的重量通過飛扶壁而傳遞到地面,使得大面積的玫瑰窗[2]可以在牆壁上出現,牆壁的承重減輕,大教堂整體也更加堅固。飛扶壁上也滿是精美的雕刻,中世紀的工匠們內心最在乎的是,讓上帝看見他們的用心。
鐘樓位於整個建築的北端,樓高46米,樓上三面各嵌有一直徑1.42米大鐘,正門上方3米處的供龕內雕刻有聖母抱耶穌玉石像,像兩側刻有對聯:「欲識其寵請看懷中所抱,要知厥能試觀掌上所持」,橫批「寵愛之母保障大名」。前有月台,鐘樓的前方兩側建有對稱的兩個高約20多米的小陪樓。禮拜堂高約18.5米,堂外牆磨磚對縫,堂內磚飾券頂,中間淨跨11米,38個牆柱,22個金柱,窗用彩花玻璃鑲嵌,東西壁為苦路「十四處」油畫,此教堂為法國天主教會所建,至解放前夕,這裡一直作為大名教區的中心和主教府所在地。自1990年修繕後,保存基本完好。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碑
大門外東西、西北兩處,有兩座對稱性的石碑。碑高三點一八米。其碑高一米,長一點三七米,厚零點四八米;碑身高一點四八米,長一點一五米,厚零點三五米;碑帽高零點七米。東北處的石碑簡要的記載了建堂的時間及原因:大名縣天主教堂原來在城內東街路北。由於教友越來越多,舊有教堂已容納不下,於是由主教恩利格及、副主教恩利司等(均法國人),議定在路南建一座規模宏大的寵愛之母大堂。它始建於一九一八年七月二日,竣工於一九二一年九月二十六日,歷時三年零二個月。西北處的石碑,詳細地記載了為大堂捐款資助十元以上的八個縣、五十三個單位(村莊、學校),還有八十二個個人捐款的姓名,也都詳細地記載在這座石碑上。
大堂里的石膏塑像、石膏浮雕、石頭和木頭上雕刻的圖案、油畫、針繡等人物形象傳神,圖案工整,重筆濃彩,精雕細刻。給人一種神秘、莊重、嚴肅的感覺。
戰亂洗禮
大堂從一九二一年建成到現在,經歷了幾次大的地震及歷次戰亂的襲擊,依然完好無缺。可見大堂不僅建的精巧壯觀,而且布局合理,建築堅固。據一些天主教友回憶,當時神甫們說,大名縣寵愛之母大堂的式樣在全國教堂中數第二(全國除上海有一座教堂規模比大名縣天主教堂大以外,樓的形狀和大名的一樣)。大堂的主要特點是新穎、精巧。它為我們研究外國建築工程和工藝評述美術,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參考文獻
- ↑ 【哥特建築:飛扶壁】,新浪博客,2014-05-30
- ↑ 哥特建築之精髓 ——玫瑰窗 (the rose window)║牆紙知識 ,搜狐,2017-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