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國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天主教國家是指大多數國民為天主教徒或天主教為國內第一大宗教的國家。廣泛分布在歐洲、南美洲、北美洲、亞洲、大洋洲和非洲南部等地。
天主教產生於公元一世紀的基督宗教,最初系自猶太教中分離出來,隨着耶路撒冷的被占領,教會的中心逐漸轉向帝國的首都羅馬,故稱「羅馬公教」。
分布
歐洲
梵蒂岡: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歷任羅馬教皇的駐地。梵蒂岡城本身就是一件偉大的文化瑰寶,擁有許多世上重要的作品。雖然梵蒂岡在地理上是一個小國,但因天主教在全球龐大的信仰人口,使其在政治和文化等領域擁有着世界性的影響力。著名教堂有聖彼得大教堂、西斯廷教堂等。
法蘭西共和國:天主教徒占總人口85%以上,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對安理會議案擁有否決權。著名教堂有巴黎聖母院、法國聖心大教堂,位於勃艮第地區庫雷河左岸的韋澤萊大教堂(Cathédrale Vézelay,La Basilique de Vézelay)198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意大利共和國:大約90%的意大利人是天主教徒,其中三分之一是活躍的成員。意大利有225個教區和總教區,數目之多在世界上僅次於巴西。意大利還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本堂區(25,694)、女性神職人員(102,089)、男性神職人員(23,719)和神父(44,906)。
北美
墨西哥合眾國
墨西哥89%的人口信奉天主教,其中包括印第安土著。位於墨西哥城的瓜達露佩聖母聖殿(西班牙語:Basílica de Nuestra Señora de Guadalupe)是羅馬天主教皇座聖殿,新聖殿收藏有顯現瓜達露佩聖母像的聖若望·狄也哥的斗篷。它是天主教最重要的朝聖地之一,每年有數百萬人來訪。聖殿有10,000座位,可容納40,000人參加彌撒。
古巴
古巴最普遍的宗教是天主教,天主教是古巴最大的私人團體。1996年11月,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卡斯特羅邀請教皇訪問古巴。
此外還有危地馬拉、洪都拉斯、伯利茲、薩爾瓦多、多米尼加、蘇里南、哥斯達黎加等。
南美
巴西的巴西利亞大教堂,1970年5月31日完工。整體呈現雙曲線型,16根拋物線狀的支柱支撐起教堂的玻璃穹頂,遠處看去好似變形的洋蔥。教堂大廳位於地面以下,內部最大為直徑70米。這座現代化的教堂見證了巴西利亞這座最年輕的世界人類文化遺產城市的輝煌。
耶穌山:里約熱內盧的耶穌山的山丘上有一巨型耶穌基督像。此基督像高三十八米,寬二十八米,重量超過兩百噸,為世界之最。
美洲天主教國家
阿根廷共和國、智利、秘魯、哥倫比亞、烏拉圭、巴拉圭等國都是天主教國家。整個南美洲幾乎完全是天主教的世界。
亞洲
亞洲很多國家都有天主教徒,但菲律賓和東帝汶是亞洲僅有的兩個天主教國家。
非洲
剛果民主共和國:居民中45%信仰天主教,24%為新教,17.5%信仰原始宗教,13%信仰金邦古教。
烏干達共和國:45%信奉天主教,40%信奉基督教新教,11%信奉伊斯蘭教,其他人信奉東正教和原始拜物教。
盧旺達共和國:居民45%信奉天主教,44%信奉原始宗教,10%信奉基督教新教,1%信奉伊斯蘭教。民族語言為盧旺達語。部分居民講斯瓦希里語。
塞舌爾,全名塞舌爾共和國(Republic of Seychelles),是坐落在東部非洲印度洋上的一群島國家。1976年6月29日塞舌爾宣告獨立,成立塞舌爾共和國,屬英聯邦成員。塞舌爾居民90%信奉天主教,8%信奉新教,其餘信奉伊斯蘭教、印度教或其它宗教。
馬拉維
79.9%天主教、12.8%伊斯蘭教、3%其他、4.3%沒有宗教信仰
布隆迪、安哥拉、佛得角、留尼旺也是非洲的天主教國家。
大洋洲
帕勞共和國
三分之二的居民信奉基督宗教,當中天主教徒占大多數,其餘的信奉其他新教派系。除了基督教外,當地一種地方宗教也十分流行。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天主教徒占50%,基督新教徒占47%,其他教派和不信教者占3%。由於殖民國家在歷史上的影響,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西部(近菲律賓)天主教徒較多,東部新教徒較多。
註:大洋洲許多地區上被美國、英國、法國等國託管或管理,其中包括不少天主教地區。
天主教
1054年,基督教分裂為東西兩派[1]。東派教會自稱正教,西派教會自稱公教。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後,隨着一些新教教派的相繼成立,天主教成為基督教三大教派之一。
天主教的經典是《聖經》。神學教義主要有上帝論、三位一體、末世論、教會論等。天主教內稱教會的節慶和紀念日為瞻禮[2]。天主教最重要的節日有四大瞻禮,即:耶穌復活瞻禮,又稱復活節;聖神降臨瞻禮;聖母升天瞻禮;耶穌聖誕瞻禮,即聖誕節。
參考文獻
- ↑ 基督教1054年大分裂,大公網,2016-02-14
- ↑ 天主教,中國政府網,2017-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