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疲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學習疲勞由於長時間地持續進行學習,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產生了怠倦,致使學習效率下降,甚至到了不能繼續學習的狀況。疲勞現象有各種形態,主要可分為生理的(或身體的)疲勞和心理的疲勞。學習既包括身體的活動,也包括精神的活動,但主要的是精神活動。因而學習疲勞既受身體疲勞的影響,又受心理疲勞的影響。[1]
睡眠是一種徹底的休息。睡眠可使疲勞物質消除,對肌肉、神經系統具有恢復作用的功能。所以睡眠是恢復疲勞的重要手段。睡眠時間的長短和年齡是有關係的,據調查,從嬰兒到青年各年齡階段平均睡眠時間如上表。睡眠的時間,除年齡外,也和個人的習慣、工作以及氣候、地域有關,所以時間的長短也不能一概而論。午睡,對恢復因白天的活動而產生的疲勞是很有效的。應注意養成學生堅持午睡的習慣。
學習環境適宜 關於學習環境方面,應注意下列事項:①照明要適當。光線不當能妨礙視力,使視覺器官呈過度的緊張狀態,容易產生疲勞。關於照度與視覺疲勞的關係,實驗表明:在約10勒克斯(1勒克斯是表示一燭光的光源距離一米的照度)以下的條件下會感到非常疲勞;在30勒克斯以上的較少感到疲勞;2000勒克斯以上,由於過亮又會變為不沉靜的氣氛,最適宜的照度是50~1000勒克斯;讀書和寫字40~ 300勒克斯即可。②教室中的桌椅要適合兒童的身長,黑板、掛圖、實驗裝置等的位置,都要適合觀察,否則會增加緊張性,從而產生疲勞。③防止渙散注意力的噪音干擾。④空氣的污濁和不流通,以及溫度過高或過低,都足以增加疲勞。
學習疲勞的原因 學習疲勞發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學習疲勞的出現不僅取決於所從事的學習的性質和數量,也和一個人的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興趣等個人的特點以及環境的條件有關。一般地說,兒童的身體作業比精神作業更容易疲勞,特別是容易發生高度的疲勞。兒童往往無視自己的能力的界限,而從事於過份激烈的活動,結果造成高度的疲勞。這是應當引起教師和家長注意的。
心理的疲勞一般不像身體的疲勞發生得那樣迅速,所以一個人有了強烈的學習動機和積極的學習態度,就能夠較長時間地持續學習而不感到十分疲勞。但是,集中精力持續學習時間過長,就會產生疲勞,使學習的質量和效率受到影響。許多研究指出:需要緊張的注意、積極的思維和記憶的學習活動,都容易發生疲勞。不愉快的作業較愉快的作業更容易疲勞,學習內容的單調也會引起心理的疲勞。另外,在異常的氣溫、濕度、缺氧、噪音、光線不良等外界環境條件影響下學習,也容易疲勞。
疲勞的引起是有個別差異的。由於一個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特點不同,如身體的強弱、能力、氣質、興趣、習慣的不同,都能影響疲勞的發生。在教育上,應特別注意身心發展遲緩的和早熟的兒童,也要注意在急速發育期和青春期的學生,因為他們容易陷入於高度疲勞的狀態。
學習疲勞的調節和恢復 因為疲勞能降低學習效率,產生有害的影響,所以在教育、教學上應注意學習疲勞的調節和恢復。一般措施如下:
合理安排學習 首先要注意學習材料的性質和數量問題。學習材料過難或過多,學生的負擔過重,容易引起高度的疲勞,有害於身心的發育。因此學習材料的性質和數量要適合兒童身心發展的程度。其次要注意各科學習時間的排列要做適宜的分配。如果學科時間的分配不當,相繼排列困難的學科,也容易使兒童陷於高度的疲勞。
適當休息 疲勞可以由休息而得到恢復。其原因是:由於身體的活動而消耗了的有機物質可以由呼吸和營養物質等得到補充,疲勞物質被體內所吸收。休息和恢復之間的時間有一定的比例關係。不過,日本心理學家田中寬一的實驗表明,如果作業時間以算術級數增加的話,恢復所需要的休息時間則以幾何級數增加。關於休息時間的效果,有各種研究。由於學習的性質不同,疲勞的程度不同,學習後恢復的程度也不一致。不過,一致的結論是,休息有恢復疲勞的效果,大體上疲勞的恢復先快後慢。但在學習上,休息也能減退注意的順應而影響學習效率,尤其以長時間的休息最明顯。所以關於休息時間的長短方面,以短時間的休息為宜;而且多次的短時休息,比一次長時間的休息效果要好。在學校中休息時間的安排,大概可分為三種形式:①按兒童的年齡分配。如小學一年級學生,學習30分鐘,休息20分鐘,出入管理10分鐘;二年級學生,學習35分鐘,休息10分鐘,出入管理10分鐘;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學習45分鐘,休息10分鐘,出入管理 5分鐘,等等。②按學習的順序分配休息時間,即不採取均一的休息時間的方法,而是因學習的順序,適應學生活動能力的程度,逐漸增加休息時間。例如每節課後依次增加 5分鐘的休息。這種方法雖較理想,但實際運用起來不如均一休息那樣便利。休息不一定是消極的不活動,也可以是積極的,如課間操就是一種很好的休息方法,但間歇休息應避免激烈的活動,否則會產生相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