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八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客家八音,台灣的客家音樂,分布在桃、竹、苗及南台灣高雄美濃、屏東六堆等地,是客家人發展出的特有音樂文化。其中以苗栗和六堆地區的客家八音最為著名。目前於某些學校中的社團及社區的業餘團體都有客家八音團。
八音原指「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種樂器材料[1]。嗩吶是客家八音中最重要的樂器,通常為領奏樂器。
源流與形成
客家人由中原地區不斷遷徒至廣東梅縣等縣份,因走過的地方多,客家人便不斷的吸收各地的民間音樂,再加上自己原有的風格,逐漸演變成一種特殊的曲調,即稱之為「客家八音」。
演奏型態
客家八音是以鼓吹樂為基本形式的一種樂器合奏,即主要以鑼鼓樂加上嗩吶類吹奏樂器。演奏內容可分為「吹場樂」和「弦索樂」;「吹場樂」即鼓吹樂,主要用於廟會典禮和婚喪喜慶等禮俗等演出,「弦索樂」則多用於北管戲以及純器樂演奏。
吹場樂:即一般所說的「鼓吹樂」,以嗩吶和打擊樂器為主[2]。多用於祭典、迎送神靈、賓客及廟會演奏。吹奏內容大部分是傳統曲牌,以北管居多,少部分為南管及其他地方音樂的曲牌。
弦索類:可視為民間的小樂隊合奏,含有表演欣賞的特質,演奏內容十分廣泛,常用於戲劇伴奏演出。由於樂器多而人數少,頭手和打擊手必須身兼兩種以上樂器。
台灣南部和北部在使用樂器和編制上都有不同。南部的客家八音屬於小而精簡的合奏,使用樂器有嗩吶、二弦、胖胡、大鑼、小鑼、小錚鑼、梆子、堂鼓,編制通常為4人,演奏內容以傳統曲目為主。而北部的客家八音所使用的樂器,文場包括嗩吶、殼子弦、和弦、吊鬼子、三弦、揚琴、喇叭弦、秦琴、笛子等;武場則有單皮鼓、梆子、竹板、通鼓、小鈸、大鑼、小鑼、小錚鑼等。編制上以6人最常見,最多8人。演奏內容含鼓吹樂、民間小曲、大戲等。
依歲時節令之不同,演奏場合可分數種:
- 起天神
- 接媽祖
- 神明誕辰
- 中元普渡與建醮
- 還神
- 喜慶場合...等。
使用樂器
美濃客家八音
- 胖胡(客語,就是冇弦,是胡琴第2把手,定弦純5度)
- 直簫或橫簫(品仔調;笛曲的旋律領奏樂器)
- 民樂二胡(輔助性質)
其它樂器
- 喇叭弦(演奏平板等曲調時常用,定弦純4度)
- 京胡(演奏北管新路;西路曲調時常用,定弦純5度)
- 吸收自粵樂的樂器
- 嗚嘟孔(客語,就是喉管)
音樂風格
美濃地區的客家八音傳統上為四人編制,其所演奏的曲調和國樂明顯有別,而在吹場的演奏上,藉由嗩吶領導樂曲的演奏,加上鑼鼓伴奏,也顯得節奏流暢並穩定,著名曲目有《大團圓》和《大開門》等。
視頻
客家八音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客家人的「八音」,360個人圖書館,2012-08-09
- ↑ 談樂種鼓吹樂與吹打樂的界定問題 ,道客巴巴,201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