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寄往遠方的信(閒敲棋子落燈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寄往遠方的信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寄往遠方的信》中國當代作閒敲棋子落燈花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寄往遠方的信

雨意惆悵的五月,夢裡也在下,撐着傘,走在一條泥濘的小街上,像老家從前的街。

小時候,縣城的街都是土路,一下雨就變得特別難走,若是連陰雨,更叫人犯愁,自行車都騎不了。下雨天,小孩兒最難受,困在家裡出不了門,憋得像一頭無處撒野的小獸,手上的那幾本小人書都快翻爛了。滿心盼着天快點變晴,趁着土路未乾時,糾集幾個小夥伴兒一起興致高昂地玩「關刀」。

五月夜半,雨淘氣地敲窗把你叫醒。難得幾個晴天,卻又藍得不夠勁兒不徹底。好天氣似乎越來越沒有耐性,堅持不了多一會兒,就會忽然變臉,澆你個猝不及防。這個五月,從來沒有被陽光灌醉過。

找出保存了很久一直沒捨得用的淡雅的稿紙和信封,將一支鋼筆吸滿墨水,按着從前的地址給你寫了一封信,仿佛是寫給記憶與時間,又像是寫給自己。離開電腦,放下手機,靜靜坐在桌前,低頭一筆一筆寫下想對你說的話,寫下一時的所思所想、所見所聞,這種感覺相當不壞。

曾經這是我們最喜歡的交流方式,寫信,寄信,讀信,都曾是生活中的小歡喜、小樂事。

讀過聖埃克絮佩里的書信選《沙漠中的一口井》,茨維塔耶娃的書信選《火焰的噴泉》,懷特書信集《最美的決定》,荷爾德林書信選《煙雨故園路》,還有那本有名的《傅雷家書》……聖埃克絮佩里寫給母親的信,「親愛的媽媽:正像歌里唱的那樣,生活簡單而平靜地流逝。這個星期,我去了巴塔哥尼亞的里瓦達維亞和巴拉圭的亞松森。除此之外,我寧靜地生活着,小心謹慎地管理着阿根廷航空公司……」

茨維塔耶娃寫給里爾克的信,「親愛的朋友:你接到我的最近一封信了嗎?我所以要問,是因為我把信投入到一趟開走的列車上。信箱看上去使人不安:灰塵有三指厚,一把監獄裡用的大鐵鎖。我發現這一點的時候,信已經投進去了,手過於匆忙了——信,大概要留在那裡了——直到太陽從西邊出來……」

懷特寫給妻子凱瑟琳的信,「親愛的凱伊:無論身體好壞,我都覺得這是我度過的最美好的時光了。如果你在這裡,那就完美了。一夜安睡,今天一早覺得精力充沛,嗓子也不疼了。昨天傍晚雪就停了,今天早晨天氣晴朗、清冽、明媚,港口(有一半凍結了)在陽光下閃爍;男孩子們也在陽光下分外燦爛……」這些好看耐讀的信,讓人對書信的魅力有了更深切的感受。「見字如見人。一切的節奏都慢了些,更因為不那麼輕易,而顯得情深。」

如今傳統的書信已被電話、郵件、QQ、短信和微信等諸多現代聯絡方式取代。雖然便捷又便捷,但有人說比起隨時被刪除的電子郵件,140字的微博,符號化的短信來,書信無疑代表着更鄭重其事的年代。多麼懷念那些有書信往來,鴻雁傳音的時光!那些將親情友情和愛情以書信的沉靜方式表達,郵寄在旅途上的歲月。

「雲中誰寄錦書來」的等待和盼望的驚喜,已多年不曾體驗。現代人沒有了時間,也缺少了耐心,早已將寫信寄信視為老土的做法。你說一定是我們老了,才會變得喜歡懷舊與容易感傷。

可我記得自己7歲那年就懂得感傷和懷舊了。那年一手把我帶大的姥姥要回哈爾濱,我哭着喊着不讓姥姥走,還趁媽媽沒留意,將自己的衣服偷偷塞進一個小包,要帶上它跟着姥姥一起走。結果是姥姥回去,我留下了。

那一年,因為想念姥姥,我開始懂得憂傷,並不時想起姥姥陪伴我的日子。那一年,突然覺得自己長大了很多,在9月的秋天,我成了一名小學生。學會認字寫字後,在姥姥回去的日子,我開始給她寫信,寫了一封又一封,只想告訴姥姥,我有多想她,多盼她回來。去寄信時甚至幻想要是自己也能鑽進郵筒就好了,好讓郵遞員直接把自己郵遞到姥姥身邊。

時間是織夢者,也是碎夢者。在人與時間的較量中,人掙扎抗拒着不肯老去。而時間知道自己是永遠的贏家,所以總是不動聲色。可我們臉上的小皺紋和頭上的絲絲白髮又是從哪裡來的,這是屬於「莎士比亞式的煩惱」嗎?隔着歲月,我們會在彼此的目光中相認。

晚上聽完《約翰·克利斯朵夫》,心中有依依惜別之感,好像自己也參與了克利斯朵夫的生命時光,是一段不舍的陪伴。羅曼·羅蘭這個用音樂的情緒與節奏寫小說的人,以激情和痛苦譜就了一段動人心魄的個人心靈成長史,也是人類的心靈成長史。

這時很想寫一封信給羅曼·羅蘭,感謝他寫了這麼棒這麼好看的一部小說。

街上和樓道里不時飄來煮粽子的清甜的香氣,勤快的人家早早就開始動手了。再過三天就是端午,端午那天,江上有熱鬧的龍舟賽。

不知那一天,汨羅江上的屈原可否能收到遠方的書信,讓他不再「傷懷永哀兮」,不再慨嘆「人之心不與吾心同」 !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