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幽徑(王自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幽徑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幽徑》中國當代作家王自亮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幽徑

早上,上班又走過這條幽徑。因為河系整治,好久不走這條小徑了。

陽光白亮,才七點多鐘,就感到一種燠熱。又是一個深夏的躁熱天氣。

走進小徑,就感到一種清涼。就想古人到底是知夏的。「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更可人。」一語道盡矣。一叢翠竹,靜靜地挺立着,是清新滌目的綠色,舒解了冬的沉鬱,洗卻了春的淺薄。這時的綠,最好,像澗谷溪流,卻比溪流要沉靜得多,是一種新鮮的蓬勃的綠色,是一種團結的向上的綠色,是一種滌洗心靈淨化靈魂的綠色。

輕輕地拂觸這一抹竹葉,就像問侯久不見面的老友。心中充滿了欣悅。幾天時間,竹葉似又長長了許多,枝葉已經伸展到小徑中央來了。行人走過,就須穿枝拂葉。走過竹徑,路面稍為寬展,有一株銀杏,烏鐵樣的枝杆,上面一蓬盤扇樣的小葉子,光潤可愛。記得秋來,那銀杏一樹芳華,滿目燦燦,真是瀟灑醉人。牆角的一叢黃梅,已經暗然沉寂了。這勇敢的鬥士,在蕭條寂寞中綻出黃蕊,在繁花滿眼時卻悄然隱遁。不爭功,不居傲。恬淡平和,真是英雄本色。路兩邊隨處都是青草,溶溶的可愛。還有幾株槐樹,樹身高大,枝葉細密,撐起一徑清涼。小徑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世界,在這裡不可以觀世,可以澄心。只有頭上的天空。周邊的草木。你走過,塵聲喧鬧皆不見,甚至能聽到腳步和心音。——這在城市是多麼難得。

轉眼間,這小徑,已經伴我兩年了。風也走過,雨也走過,悲也走過,喜也走過。日也走過,夜也走過。有時陰雲四合,狂風亂起,竹叢搖動,如一團麵餅,一會壓扁,一會團起,一會左拐,一會右扭。又如一汪涌動的立體的湖水,顯示着深綠、淺綠、暗綠等種種不同的層次。那樹也抖,那草也顫。整個天地一片狂亂。有時細雨飛灑,天也迷濛,地也迷濛,樹枝上垂落着點點清亮的珠子,小徑上蓄起團團的積水。一面走一面須要跳澗涉潭,更添一番意趣。至若和風麗日,陽光晴好。小鳥鳴叫枝頭,一路花團錦簇。心中就蕩漾美好。

記得去年冬日,天陰沉厲害,城市開始限號。朋友圈爭論四起,紛紛推出限號攻略,自己當時就覺得頗奇怪,想限號有什麼,不能開車就步行唄,至於這麼興師動眾嗎?遂寫小文,引起爭議連連。贊同者說是心態好,非議者說是你上班近。想想也是,還不是因為這條小徑?也有時夜裡走過,貪那夜色幽寂,還有石板小徑的舒坦。我就反反覆覆在這小徑上走過。樹木都成了墨色,看着總有一種汁水淋漓的感覺。花也隱沒了,草也隱沒了。只有偶爾的行人,幽靈一樣飄過。自己反倒有一分緊張,生怕別人生出一種誤解。——畢竟這是僻靜處呀。草叢深處有兩隻小貓,喵喵叫着,拳樣大小,楚楚可憐,惹得一群孩子圍觀。

為人性僻,又生就膽小,因此就一盡兒避人,開會揀角落坐,唯恐人見,唯恐發言。走路也總想着避開大路,怕熟人,怕車聲。虧得這小徑知我。用它的綠色和包容,用它的沉靜和溫柔,撫觸着我的身體,也慰藉着我的心靈。每每走過,就想起冰心老人的話語:「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瀰漫。使穿枝指葉的行人,踏着荊棘,不覺得苦,有淚可落,亦不覺得悲涼。」不悲不喜,無物無我。使我能擺脫人事紛擾,專意兒,安定地走自己的路了。

感謝這幽徑。幽徑雖小,通向的卻是快樂闊大的境界呀![1]

作者簡介

王自亮,任職於河南長垣縣委宣傳部,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