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庇山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庇山耶

圖片來自plataformamedia

卡梅洛•庇山耶 (Camilo Pessanha,1867年9月7日-1926年3月1日) ,葡萄牙作家和詩人。[1]

生平

1867年葡萄牙科英布拉,是一名法學院學生與其女僕的私生子。後隨其父後塵在科英布拉大學獲得法律學位。1894年,經歷了畢業與失戀的挫折,便前往當時帝國的殖民地澳門在當地的官立中學教授哲學。1900年獲委任為物業登記局局長,後為法官。閒時除了寫詩,就是收集中國藝術品,成為當地的中國通。1926年死於鴉片煙癮的併發症,遺下一子一妾。葬於澳門舊西洋墳場

由於詩人憑記憶修改作品,且有贈送詩作予密友的習慣,相當多的作品已經遺失或無意中被毀。為免詩作失傳,Ana de Castro Osório建議詩人將作品輯錄成集。得到詩人的支持,João de Castro Osório在1920年出版了《漏鐘》 (Clepsidra)。隨後其他未見於詩集的作品在葡萄牙語報紙中出現。詩集在1945年重版,並在1956年大幅修訂。Gaspar Simőes在1967年將詩人未曝光的詩作和其中國哀歌的譯本收在《庇山耶:其人其作》(A Obra e o Homem: Camilo Pessanha)中。1994年,Paulo Franchetti加入了未出版的片段以及評點。

早期受Cesário Verde、Pierre Balayet和保爾•魏爾倫的影響,成為了葡萄牙最純粹的象徵主義作家。他的詩作影響了包括Mário de Sá-Carneiro和費爾南多•佩索亞的「奧菲歐一代」(Geração de Orpheu)。

另有一本雜文集《中國》,文中記述了孫中山1912年5月在澳門接見中西知名人士的情景。

紀念

澳門政府為紀念他,將爐石塘街命名為庇山耶街。1982年澳門大西洋銀行發行的100圓澳門幣正面頭像為庇山耶。藝園有其與小狗「阿米」的雕塑

參考文獻

  1. 庇山耶,plataforma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