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祠 (北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文天祥祠 |
---|
|
文天祥祠又名文天祥祠,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東城區府學胡同63號。文天祥是南宋抗元英雄,明清兩代為了紀念他,將當年囚禁文天祥的土牢舊址進行改建,便成了文丞相祠,今天依然保持着明代建築風格。除了北京文丞相祠外,還有位於深圳的信國公文天祥祠和位於南通市的南通文天祥祠。[1]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保護級別:世界文化遺產
- 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所在:北京市東城區府學胡同63號
- 分類:古建築
- 時代:明至清
- 編號:7-0712-3-010
- 登錄:2013年3月5日
簡介
- 該祠廟始建於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原址為元代的兵馬司獄。
- 萬曆年間時,該祠廟曾有過搬遷,此後歷代均有修繕。
- 文天祥祠為兩進院落結構,主要建築為大門、過廳和享堂。
- 2013年,文天祥祠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文天祥在南宋末年奮力抗元被俘至元大都(北京)後,囚禁於兵馬司土牢近4年時間,於1283年就義於柴市。
- 明洪武九年(1376年),由按察司副使建祠堂。明永樂六年(1408年)正式列入祭典。明宣德、萬曆、清嘉慶、道光,以至民國期間均有修葺。
歷史
-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南宋滅亡後,南宋右丞相文天祥被押解至大都囚禁[2],關押在大都城內兵馬司獄的一處地牢中[3]:34[4]:238。至元十九年十二月(1283年1月),文天祥被處決,享年47歲[5]。明洪武九年(1376年),按察副使劉崧在當年關押文天祥的地牢原址附近為文天祥修建了一座祠堂,祠堂中供奉有文天祥穿有儒服的塑像,但該祠堂的整體規模不詳。永樂六年(1408年),文天祥祠被正式列入祀典[4]:239。隨後該祠堂於宣德四年(1429年)重新修葺,並於正統十三年(1448年)時將塑像更換為身着丞相服的塑像。萬曆年間時,文天祥祠被從順天府西搬遷至了順天府東,即今天文天祥祠的所在地。清嘉慶五年(1800年)、道光七年(1827年)以及中華民國時期,文天祥祠均曾被修繕[6]:126。
- 經過民國年間的戰亂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壞,文天祥祠最終僅存過廳、享堂和大門,原本供奉的坐像也無存[7][6]:126。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79年,文天祥祠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文天祥祠正式開始維修[4]:586,1985年,文天祥祠在重修完成後對外開放[6]:126,並交由東城區文化文物局管理[8]:217。
- 1992年,文天祥祠被列為東城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9],並於此後多次舉辦學生紀念文天祥的相關活動[10][11],其中還曾讓學生着漢服進行祭奠[12]。1995年7月,文天祥祠再次修繕完成,同月在文天祥祠中舉辦有「1995年文天祥學術討論會」[13]。
- 2003年,文天祥祠再次整體修繕,這次修繕重設了一尊文天祥的坐像[14]。2004年,文天祥祠中的棗樹被曝患有棗樹叢枝病[15],最終得以治癒[16]。
- 2013年,文天祥祠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7]。2017年5月23日,文天祥祠被列為東城區官德教育基地[18]。
建築
- 文天祥祠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府學胡同63號,現存規模為600平米,為兩進院落式結構,主要建築有大門、過廳和享堂。其中大門寬3米,進深1.5米,為牌樓式門,頂部為大式懸山筒瓦調大脊,旋子彩畫,兩側有青磚八字屏牆,門楣掛有「文丞相祠」的牌匾。大門後為前院,前院內立有《宋丞相信國公像碑》,碑首刻有文天祥的《絕命詞》。
- 東牆上刻有文徵明所寫的《正氣歌》。前院後為過廳。過廳面闊三間,進深一間,通闊10.8米,通進深8.7米,高9.2米,前後均建有寬1.5米、勾角飛檐的帶廊。過廳屋頂為大式硬山灰筒瓦調大脊,五架梁。室內現為文天祥生平展覽,正中朝南新塑文天祥半身像,像後有1扇屏風,正面為毛澤東手書文天祥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背面為《正氣歌》全文。
- 廳前四柱分別為上有兩幅楹聯,其中一幅為文懷沙撰寫,上聯為「地老天荒,不忘一部中華史」,下聯為「山呼海嘯,齊唱千秋正氣歌」;另一幅為康殷所寫的七言聯,上聯為「雷潛九地聲元在」,下聯為「月暗千山魂再明」。
- 穿過過廳為後院,享堂位於後院北側。後院中有一株棗樹,該棗樹枝幹全部向南傾斜[lower-alpha 1]。享堂為供奉文天祥塑像供人祭祀的場所,大小與過廳相當,長9.8米,寬8米,高9.2米。頂為大式懸山箍頭脊,單昂一斗二升斗拱。
- 享堂崴有一副木刻楹聯,上聯為「正氣識孤忠無愧丹心昭日月」,下聯為「法天掄對策長榮青史壯乾坤」,門楣掛有「萬古綱常」字樣的牌匾。
- 室內北牆前有明代所立的《宋文丞相碑》、清「重修碑記」。
- 享堂正中為文天祥坐像,該坐像高1.5米,坐北朝南,身着丞相服,頭戴高冠,手執笏板。坐像前有「宋丞相信國公文公之神位」牌,左右兩側的立柱上有一副金運昌所寫的抱柱聯,上聯為「正氣貫人寰河嶽日星垂萬世」,下聯為「明禮崇廟貌丹心碧血照千秋」。
- 另外兩柱上也有一副楹聯,上聯為「正氣常存俎豆至今尊帝里」,下聯為「孤忠立極神靈宜近接黌宮」。
- 享堂的正面和東西兩側的上方均有白底黑字的木匾,其中正面為「古誼忠肝」,東側為「有宋存焉」,西側為「天地正氣」。
- 室內還有2塊鑲嵌於牆上的唐雲麾將軍斷碑礎,為康熙年間所鑲嵌。[20]:361[6]:126[4]:589[8]:218[7][21]
注釋
參考文獻
- ↑ 文丞相祠,北京旅遊,2020-03-10
- ↑ 《宋史·卷四百一十八·列傳一百七十七·文天祥傳》:(至元十六年)厓山破,軍中置酒大會,弘范曰:"國亡,丞相忠孝盡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將不失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國亡不能救,為人臣者死有餘罪,況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義之,遣使護送天祥至京師。
- ↑ 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北京志·政法卷·監獄·勞教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6-10-01: 509. ISBN 7-200-06613-3.
- ↑ 4.0 4.1 4.2 4.3 張明義,王立行,段柄仁主編;宋惕冰(卷)主編;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北京志·文物卷·文物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6-03-01: 784. ISBN 7-200-04939-5.
- ↑ 《宋史·卷四百一十八·列傳一百七十七·文天祥傳》:至元十九年,有閩僧言土星犯帝坐,疑有變。未幾,中山有狂人自稱"宋主",有兵千人,欲取文丞相。京城亦有匿名書,言某日燒蓑城葦,率兩翼兵為亂,丞相可無憂者。時盜新殺左丞相阿合馬,命撤城葦,遷瀛國公及宋宗室開平,疑丞相者天祥也。召入諭之曰:"汝何願?"天祥對曰:"天祥受宋恩,為宰相,安事二姓?願賜之一死足矣。"然猶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贊從天祥之請,從之。俄有詔使止之,天祥死矣。天祥臨刑殊從容,謂吏卒曰:"吾事畢矣。"南鄉拜而死。數日,其妻歐陽氏收其屍,面如生,年四十七。
- ↑ 6.0 6.1 6.2 6.3 張明義等主編;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李燕秋卷主編. 北京志·建築卷·建築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3-09-01: 1014. ISBN 7-200-04939-5.
- ↑ 7.0 7.1 劉紅艷. 文天祥祠的特色與價值. 文物世界. 2011-05: 48–50.
- ↑ 8.0 8.1 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著. 北京志·文物卷·博物館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6-05-01: 463. ISBN 7-200-06342-8.
- ↑ 北京文天祥祠修繕竣工對外開放. 新華網北京頻道. 2003-01-09 [2015-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03) (Chinese (China)).
- ↑ 圖文:小學生祭祠文天祥. 京華時報. 2011-04-02 [2015-02-09] (Chinese (China)).
- ↑ 小學生文天祥祠祭先賢. 中國新聞網北京頻道. 2012-06-11 [2015-02-09] (Chinese (China)).
- ↑ 學子着漢服 祭拜文天祥. 新京報. 2010-03-29 [2015-02-09] (Chinese (China)).
- ↑ 美翔. 中華脊樑薄雲天——走訪北京文天祥祠. 中華魂. 1996-01: 40–42.
- ↑ 舊祠重見英雄像 文天祥祠修繕竣工再現歷史原貌. 搜狐新聞. 2003-01-10 [2015-02-09] (Chinese (China)).
- ↑ 文天祥祠五百歲棗樹病勢堪憂. 新浪新聞. 2004-07-14 [2015-02-09] (Chinese (China)).
- ↑ 文天祥祠:忠貞不貳的「指南」樹. 北京晚報. 2012-10-10 [2015-02-09] (Chinese (China)).
- ↑ 北京新增28處國保單位 什剎海「搭車」大運河申遺. 京華時報. 2013-06-05 [2015-02-09] (Chinese (China)).
- ↑ 文保單位文天祥祠、袁崇煥祠和于謙祠變身官德教育基地. 人民網. 2017-06-15.
- ↑ 燕黎. 文天祥祠. 北京房地產雜誌. 1995-01: 93.
- ↑ 20.0 20.1 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著. 北京志·市政卷·園林綠化志.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0-09-01: 570. ISBN 7-200-04127-0.
- ↑ 賞析北京文天祥祠的楹聯和匾額. 中國楹聯報. 2014-10-17 [2015-02-09] (Chines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