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岩黃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木岩黃芪 |
中文名稱:木岩黃芪 拉丁學名:Hedysarumfruticosum Pall. 目:薔薇目 屬:岩黃耆屬 種:木岩黃芪 |
木岩黃芪(學名:Hedysarumfruticosum Pall.),半灌木。高0.5一lm。奇數羽狀複葉,小葉5一8對,矩圓形或條狀矩圓形。總狀花序與葉近等長,具4-10花,萼筒鍾狀筒形或鐘形,蝶形花冠紫紅色,旗瓣寬倒卵形,長15-16mm,先端微凹,爪不明顯,翼瓣長4-5mm,爪與瓣片近等長,耳長約為爪長之半,龍骨瓣稍短於旗瓣,子房無毛。分布於我國內蒙古。
信息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薔薇亞綱
科:豆科
亞科:蝶形花亞科
族:山羊豆族
分布區域:內蒙古東部
命名者及年代:Pall.1936.
生態特徵
木岩黃芪於5月初開始返青,8—9月開花,8月中,下旬為盛花期,9—10月結實,10月上旬果實成熟後,葉片脫落。本變種為株叢不高的半灌木,多分枝,枝條較脆弱,着葉較豐富。主根粗壯,圓柱形,深入土中可達5m以上。側根少而短,多分布在濕沙層內。木岩黃芪的自然更新能力很強,主要依賴於營養繁殖。其根莖部生有大量的萌櫱芽,這些萌櫱芽一部分向上生長發育成地上枝條,另一部分萌櫱芽斜向下於土層10—40cm處水平輻射延伸,形成地下莖,其上自節處產生不定芽,不定芽再向地面生長發育成新的子株。地下莖長達20m以上,串聯有12—30多棵地上植株(圖55— 2)。水分靠深入到地下濕沙層中的母株根系及部分不定根吸收供給。木岩黃芪耐風蝕,耐貧瘠,抗寒性強。在冬季經歷零下40—50℃的低溫後,翌年亦能安全越冬返青,地面芽和地下芽正常萌發形成枝條。木岩黃芪抗早性較弱.遇乾旱年份,植株分枝減少,且生長緩慢,葉片變小。從其分布地區看,均在半濕潤區,表明木岩黃芪較喜濕潤和溫涼的氣候。它是一種沙生,中旱生灌木,生於草甸草原和乾草原的沙地、固定和半固定沙丘上,是沙地植被的優勢種或伴生種,常可以形成木岩黃芪群落片斷,也有時以個別株叢散生於丘間低處。從木岩黃芪占優勢的群落中,常見的植物有褐沙蒿(Artemisiaintramongolica)、叉分蓼(Polygonumdivaricatum)、扁豆(Melissitusruthenicus)、興安蟲實(Corispermumchinganicum)、地梢瓜(Cynanchum thesioides)、展枝唐松草 (Thalictrumsquarrosum)等。木岩黃芪群落片斷有時具有相當高的蓋度,可 達70%,它的分蓋度可達50%(烏珠穆沁沙地)。[1]
形態特徵
半灌木。高0.5一lm。奇數羽狀複葉,小葉5一8對,矩圓形或條狀矩圓形。總狀花序與葉近等長,具4—10花,萼筒鍾狀筒形或鐘形,蝶形花冠紫紅色,旗瓣寬倒卵形,長15—16mm,先端微凹,爪不明顯,翼瓣長4—5mm,爪與瓣片近等長,耳長約為爪長之半,龍骨瓣稍短於旗瓣,子房無毛。莢果具2—3節,無毛(圖55—1)。[2]
生長環境
木岩黃芪生長於固定或半固定沙丘和沙地。
分布範圍
木岩黃芪產自內蒙古東部和東北西部的草原地區。
飼用價值
木岩黃芪為一種良好的飼用植物。是沙地灌木中適口性和採食率最高的飼用植物之一。青鮮時,綿羊、山羊喜食其嫩枝葉、花和果,馬也採食,駱駝四季均採食。秋季牧民常采其莢果補飼羔羊。在烏珠穆沁沙地,木岩黃芪占優勢的草地,乾草產量達855—2415kg/ha,其中木岩黃芪可占100—1095kg/ha。從化學成分看,含有較多的粗蛋白質、粗纖維和無氮浸出物。鈣和磷的含量也較平衡(表55—1)。其所含能量也相當高(表55—2),在營養期的含量,超過了盛花期調製的紫花苜蓿乾草含量,在花期、果期,其能量介於紫花苜蓿乾草和小麥秸之間,且高於優良稿稈的穀草。木岩黃芪不僅蛋白質含量較高,而且品質也較好。就9種必需氨基酸含量比較,它同紫花苜蓿乾草相仿,較蛋白質含量相當豐富的小麥麩還高得多(表55—3)。木岩黃芪果實成熱時葉片容易脫落,細枝條也易隨風吹而被斷折。因此,在以木岩黃芪為主的群落草地作為放牧用營養損失較大,應在莢果成熟前(盛花期一乳熟期)刈割調製成千草,或加工成草粉利用為好。由於木岩黃芪營養價值高,適口性好,所以,在科爾沁沙地經常出現放牧強度過大,利用過度的現象,使之分布面積日漸縮小。應圍封改良,重點保護,以促進其自然更新或加強人工更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