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特·霍爾姆斯特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本特·霍爾姆斯特倫 Bengt Holmström | |
---|---|
出生 |
芬蘭赫爾辛基 | 1949年4月18日
國籍 | 芬蘭 |
母校 | 赫爾辛基大學 |
機構 |
赫爾辛基大學 斯坦福大學 西北大學 耶魯大學 麻省理工學院 |
研究領域 | 契約理論 |
獎項 | 諾貝爾經濟學獎(2016年) |
本特·羅伯特·霍爾姆斯特倫(瑞典語:Bengt Robert Holmström),芬蘭經濟學家,現任麻省理工學院(MIT)保羅·森穆遜經濟學教授。2016年,他與奧利弗·哈特一同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表彰他在契約理論方面的貢獻[1][2][3][4]。
霍爾姆斯特倫最主要的貢獻在於委託代理制度,尤其是契約理論和激勵制度在現代公司治理中的運用,以及相關理論在解決金融危機中流動性問題上的應用[5]。
霍爾姆斯特倫 的 契約理論[2][3][4]
- 契約理論是多年來不斷發展的經濟學分支領域之一,涉及分析在特定交易環境下契約人的經濟行為與結果,往往需要通過假定條件在一定程度上簡化交易屬性,建立模型來分析並得出理論觀點。但現實交易通常具備複雜性,很難由統一的模型來概括,由此形成了從不同側重點來分析特定交易的契約理論學派。
- 1970年代末,霍爾姆斯特倫通過模型示範了一個主體應如何為一個代理設計最佳契約,而代理的部分行為不能被主體所察覺到。這一信息原則精確地詮釋了該契約如何將代理人的薪酬與績效相關信息聯繫起來。霍爾姆斯特倫運用這一基本模型,展示了最優契約如何慎重權衡風險與激勵。
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原因[1][2][3][4]
- 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奧利弗·哈特 和 本特·霍爾姆斯特倫 這兩名經濟學家。該獎評委會認為,兩名經濟學家在過去多年裡探索了很多契約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對最優契約安排的分析為很多領域政策與制度的設計制定提供了一個智力基礎。
- 經濟學中的契約理論指的是,研究人類在不對稱資訊下的交易行為與結果,並建立模型分析以得出理論觀點,而針對不同的側重點有著不同的研究方向,例如耳熟能詳的,道德危機(Moral Hazard)、逆選擇(Adverse Selection)、訊號理論(Signaling)等,都是契約理論的範疇。
- 奧利弗·哈特 和 本特·霍爾姆斯特倫的研究領域主要是在制定合同時,組織和個人如何平衡供應和需求,風險與動機,這其中涉及到保險索賠,薪資,財產權等。這一領域可能聽起來沒那麼令人興奮,但是這些研究對於理解現代經濟的運營模式非常重要。
視頻
參考文獻
- ↑ 1.0 1.1 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2016
- ↑ 2.0 2.1 2.2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16/10/10/2016-nobel-prize-was-awarded-by-the-contract-theory-award/ 2016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出爐,由《契約理論》得獎]
- ↑ 3.0 3.1 3.2 解讀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成果
- ↑ 4.0 4.1 4.2 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 美國兩學者得獎
- ↑ 兩位美國學者共享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表彰契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