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朱逢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朱逢時(1538年4月16日) 嘉靖十七年, 出生於莆田黃石井埔村明,字極峰,道號慧虛。

  • 幼年讀私塾,是一個文弱書生。因家道寒貧,考取秀才後,拜讀林龍江的著作,受到啟迪,就放棄舉子業,執贄拜林龍江為師。
  • 著有《心海真經》一卷和《三教先生年譜》。後被三教門人稱為林龍江的親傳弟子,成為三教門中「四配」(盧文輝林至敬張洪都、朱逢時四大門徒)之一。[1]

人物專題

基本信息

姓名    朱逢時  
字號    字極峰,道號慧虛      
民族    漢      
身份    林龍江的親傳弟子  
出生地   莆田黃石井埔村
出生時間  1538年   
去世時間   不詳 
所處時代   明朝   
主要成就   三教門中「四配」之一    

人物介紹

朱逢時(1538-?)字極峰,道號慧虛。莆田市荔城區黃石鎮井埔村人。明嘉靖十七年(1538)四月十六日生。幼年讀私塾,家道寒貧,秀才出身,拜讀林龍江的着作,受到啟迪,放棄舉子業,執贄拜林龍江為師。在莆田北高、埭頭一帶,一邊教書,一邊傳播三一教。[2]

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大舉侵犯興化,莆田縣受害最烈,百姓被害數以萬計,朱逢時奉林龍江先生之命,率領門徒,為死難百姓收屍掩埋,共計九十九墩。還帶領弟子為百姓治病,受到百姓的愛戴。與盧文輝林至敬張洪都等,緊跟林龍江先生,在莆田、仙遊及外地傳教。

萬曆二十年(1592)在家鄉水南倡建三教祠(即太湖祠),着有《心海真經》1卷、《三教先生年譜》。正月十六在石城箕護拱手而歸。門人承其遺願,安葬在北高澄江村青嶼山,墓今存。朱逢時也是林龍江先生的四大高徒之一,是三一教祠四配神之一。[2]

人物軼事

儒道釋夏

  • 據莆田陽水南太源湖門人編輯的《夏午高賢錄》記述,朱逢時雖然家道寒貧,但他事母至孝,經常外出謀生來贍養。林龍江病急時他與盧文輝等門人在一旁伺候。林龍江視他為可靠的親傳弟子,把一枚刻有「儒道釋夏」的印章交給他,並吩咐他說:「你要先行,馬上離去!」
  • 朱逢時遵照林龍江的囑託,馬上就走了。當他走到闊口橋時,被幾個師兄弟追到,就問他:「慧虛兄,你要往哪裡去?儒道釋夏的印章拿去了沒有?」朱逢時「哦」了一聲,把闊袖一拔;不料,印章落橋下去。「卟嗵」一聲,水花一濺,不見了。
  • 兄弟們都埋怨朱逢時不小心,把「儒道釋夏」的印章失落了。朱逢時卻不慌不忙,回到林龍江身邊,並請教林子:「我是文弱書生出身的,應往何處去謀生呢?」林龍江只簡單地回答他:「可向東方而行!」
  • 朱逢時聽林龍江的話,徒步向東而去。當他走到北高時,遇到了一個賣草蓆的人。兩人對視一下。賣草蓆的人看朱逢時步履匆匆,好象是要到哪裡去做什麼,就問他:「先生要往哪裡去?」朱逢時回答道:「要去做墪師。」賣草蓆的說:「那正好,我鄉里正需要墪師,你就到我鄉里去吧!」
  • 朱逢時馬上答應,就跟賣草蓆的回鄉去當墪師。開館不久,附近村子裡,晚上有一處,金光閃爍,好象有什麼寶貝在哪裡。朱逢時問他的弟子(學生):「昨夜那一處金光閃閃,是什麼緣故?」弟子回答說:「我家在海里捕到一條大魚,腹上有一個印,印上有刻字,會閃爍生輝。「
  • 朱逢時靈機一動,便心中有數,就吩咐弟子說:」你回家去,把那條大魚拿來,借我一觀,或給你買。」
  • 弟子跑回家去,把那條大魚拿來。朱逢時一看,魚腹果然有「儒道釋夏」的印章,便知這是那天在闊口橋上落下去,被這條大魚接去,鑲在魚腹上。如今「物返原主」,怎麼不叫人稱奇呢?每年正月十五元宵夜,鄉人迭印「儒道釋夏」的黃紙烤十張,分發給民眾。傳說,可以「卻病」,見效如神。

九序心法

  • 關於朱逢時用「九序心法」,為平民百姓治病解難的民間傳說不少,這裡選講幾則,以饗讀者。
  • 當時,朱逢時在涵江傳教和為人治病。涵江有一個慈善人,名叫陳存孝,他的母親吃死牛肉,結果病倒了。請醫生去看幾次,服了幾貼水藥,都不見效。後來,他聽別人說,三教門人朱逢時用「艮背法」,為人治病很靈驗,就特地去請朱先生為母親看病。
  • 朱逢時看了病人,了解了病情,舉起右手,運用「氣功」--三招一按,陳存孝的母親即時吐出了積壓在肚子裡的臭為了酬謝朱逢時治病救人,陳存孝取出三百兩銀子,作為醫療費。但朱逢時堅決不接收,並對陳存孝說:「這筆資金你用去做生意本,贍養你的娘親。」
  • 陳存孝感謝朱逢時,為了治病不取分文,還教他去學做生意。那時,正值龍眼收成季節,陳存孝就用這筆資金收購桂圓乾。可是,事情難以預料,因為是「大年」,桂圓乾價格跌落。陳存孝把此事告訴朱逢時,朱逢時微笑着對他說:「你可大量收購,不用擔心,日後自然明白。」
  • 陳存孝聽朱逢時的話,繼續大量收購桂圓乾。過了幾天,颱風大作,果樹受損嚴重,龍眼產量劇減,桂圓乾價格日益高漲。陳存孝賺了三千多兩白金(銀子)。萬曆二十年(1592年),朱逢時等在莆田水南後洙倡建太湖祠,陳存孝把所賺的白金,全部充為修建太湖祠的費用。
  • 朱逢時到了晚年,眼睛近視,看不清遠物。當太湖祠遮陽板(祠檐)造就時,他用手去摸--從西邊摸到東邊,並對木匠說:「這板千年不朽。」木匠聽了,馬上對他說:「朱先生,若真如此,我輩何以生存?」朱逢時「哦」了聲,他說:「那就留一角給後人修理吧!」不知怎的,東邊一角,老是有損壞。請木匠修好了,不久又是如此。這個謎,至今人們還解不開。

靈柩回鄉

  • 朱逢時圓寂西歸後,門人承其志遺,把他安葬在朱先生生前的卜葬之地--程口赤嶼山。當門人們護送棺槨,由箕護運回,途經鄒曾徐地界,被鄉人阻擋過路,要索取「彩錢」。門人們說:「朱先生家道寒貧,系三教門人中成道之人,焉有彩錢?」鄉人討不到彩錢,就故意刁難說:「朱先生既然成道,其靈驗何在?」話音剛落,棺槨就自動進前三步。眾人看了,都感到驚訝,忙下跪參拜;並紛紛護送棺槨,助葬於赤嶼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