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宋朝義軍首領)

李順(?-995年),青城(今四川都江堰市)人,茶農出身,北宋初期的農民起義領袖。

淳化四年(993年2月),西川大旱,官府賦斂急迫,逼得農民失業,以王小波為首的百餘農民在青城起義。王小波陣亡後,眾推舉其妻弟李順為領袖。

淳化五年,起義軍攻占成都,李順自稱大蜀王,改元「應運」,設官置署。宋太宗震恐,派宦官王繼恩等率禁軍分兩路前往鎮壓,李順陣亡。[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李順                  出生時間          不詳
                別 稱         大蜀王                 去世時間         995年
                  所處時代         宋朝                  出生地          青城(今四川都江堰市)
                民族族群         漢族                 主要成就         北宋初期的農民起義領袖

人物專題

人物生平

李順(?—995),青城(今四川都江堰市)人,茶農出身。

淳化四年(993年)2月,西川大旱,官府賦斂急迫,逼得農民失業,以王小波為首的百餘農民在青城起義。王小波提出「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均之」的口號,附近農民聞風而動,群起響應,義軍發展到數萬人,一舉攻占青城縣,又轉戰邛、蜀各州縣,攻克眉山縣,活捉縣令齊振元,義軍聲威大振。12月,義軍攻江原縣,王小波陣亡,眾推舉其妻弟李順為領袖。李順號召鄉里富戶大姓,徵調糧食賑濟貧乏,故旬日之間,歸之者數萬,許多州縣被義軍攻占。

五年(994年)1月,義軍攻占成都,李順稱大蜀王,改元「應運」,設官置署。宋太宗震恐,派宦官王繼恩等率禁軍分兩路前往鎮壓,義軍奮戰不敵,殉難者3萬餘人。

5月,成都破,李順陣亡,,義軍餘部又在張余領導下繼續戰鬥,直到995年才最後失敗。 [1]

人物爭論

關於李順的最後結局,歷來有以下幾種說法:

  • 淳化五年,成都陷落後被殺。據《宋史》記載:「五月丁已,西川行營破賊十萬餘,斬首三萬級,復成都,獲賊李順。」「丙子,磔李順黨八人於鳳翔市」。(根據《宋史·太宗本紀》以及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淳化五年五月在鳳翔市斬李順的黨羽衛進、計詞、吳文賞、李俊、徐師中、吳利涉以及彭榮等8 人(一說12 人)的記載,推斷李順也同時被害。但「李順黨」畢竟不能代表李順本人,要證明李順也在其中,必須拿出更直接的證據。)
  • 宋仁宗景佑中(1035 年至1036 年間)在廣州被捕遇難。北宋著名科學家、政治家沈括在名著《夢溪筆談》卷二十五記述說:「至景祐中,有人告李順尚在廣州,巡檢使臣陳文璉捕得之,乃真李順也,年已七十餘,推驗明白,囚赴闕,復按皆實。」
  • 兵敗逃匿,下落不明。據南宋陸游所撰《老學庵筆記》云:「王師薄城,且城破矣,李順忽飯僧數千人,又度其童子亦數千人,皆就府治削髮衣僧衣,晡後,分東西兩門出,出盡,順亦不知所在,蓋自髡而遁矣。明日,王師入城,捕得一髯士,狀貌類順。遂誅之,而實非也。」陸游在《老學庵筆記》中也說成都城破,王師抓了一個假李順處斬後,有一名叫張舜卿的官員向朝廷密報說:「『臣聞順已逸去,所獻首蓋非也』。太宗以為害諸將之功,叱出,將斬之,已而貸之,亦坐免官。

以上三說何言為實,何言為虛,使人難以定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