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樹桑盾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桑樹桑盾蚧 學名: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 (Targioni—Tozzetti) 類屬:同翅目 盾蚧科
形態特徵
成蟲雌體長0.9—1.2mm,淡黃至橙黃色,介殼灰白至黃褐色,近圓形,長2—2.5mm,略隆起,有螺旋形紋,殼點黃褐色,偏生一方。雄體長0.6—0.7mm,翅展1.8mm,橙黃至桔紅色。觸角10節念珠狀有毛。前翅卵形,灰白色,被細毛;後翅特化為平衡棒。性刺針刺狀。介殼細長,1.2一1.5mm,白色,背面有3條縱脊,殼點橙黃色位於前端。卵橢圓形,長0.25—3mm,初粉紅後變黃褐色,孵化前為桔紅色。若蟲初孵淡黃褐色,扁橢圓形,長0.3mm左右,眼、觸角、足俱全,腹末有2根尾毛。兩眼間具2個腺孔,分泌綿毛狀蠟絲覆蓋身體,2齡眼、觸角、足及尾毛均退化。蛹橙黃色,長橢圓形,僅雄蟲有蛹。[1]
發生規律
廣東年生5代,浙江3代,北方2代。2代區以第2代受精雌蟲於枝條上越冬。寄主萌動時開始吸食,蟲體迅速膨大,4月下旬開始產卵,5月上中旬為盛期,卵期9—15天,5月間孵化,中下旬為盛期,初孵若蟲多分散到2—5年生枝上固着取食,以分權處和陰面較多,6—7天開始分泌綿毛狀蠟絲,漸形成介殼。第1代若蟲期40—50天,6月下旬開始羽化,盛期為7月上中旬。卵期10天左右,第二代若蟲8月上旬盛發,若蟲期30一40天,9月間羽化交配後雄蟲死亡,雌蟲為害至9月下旬開始越冬。3代區,第l代若蟲發生期為5月至6月中旬;第2代為6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三代為8月下旬至9月中旬。以受精雌成蟲越冬。
分布與危害
別名桑白蚧、桑介殼蟲、桃介殼蟲、桑白盾蚧。分布在國內各桑樹種植區。
寄主 主要寄主是桑樹、茶葉、棉,也可為害桃、李、杏、櫻桃、蘋果、梨、葡萄、核桃、梅、柿、枇杷、醋栗、柑桔等。
為害特點 若蟲和雌成蟲刺吸枝幹汁液,偶有為害果、葉者,削弱樹勢,重者枯死。
防治方法
(1)北方桑樹休眠期用硬毛刷或鋼絲刷刷掉枝條上的越冬雌蟲,剪除受害嚴重的枝條,之後噴灑5%礦物油乳劑或機油乳劑(蘇州產商品名蚧蟎靈)。
(2)保護利用天敵。
(3)根據介殼蟲的各種發生情況,在若蟲盛期噴藥。因此時大多數若蟲多孵化不久,體表尚未分泌蠟質,介殼更未形成,用藥仍易殺死。如用國光必治(40%啶蟲毒)1500-2000倍液 每5~7天噴一次,連續2~3次。由於若蟲孵化期前後延續時間較長,要7天左右噴灑1次,連續噴灑3次。 [2]
參考文獻
- ↑ 今年桑白盾蚧蟲害發生程度略重於去年新浪新聞
- ↑ 桑樹主要病蟲害有哪些?搜狗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