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篇:開花的種類(鬧羊花(杜鵑花科、杜鵑花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目錄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鬧羊花(杜鵑花科、杜鵑花屬植物))
落葉灌木,高0.5-2米;分枝稀疏,枝條直立,幼時密被灰白色柔毛及疏剛毛。葉紙質,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幼時上面被微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柔毛。總狀傘形花序頂生,花多達13朵,先花後葉或與葉同時開放;花冠闊漏斗形,長4.5厘米,直徑5-6厘米,黃色或金黃色,內有深紅色斑點,花冠管向基部漸狹,圓筒狀,長2.6厘米,外面被微柔毛,裂片5,橢圓形或卵狀長圓形。蒴果圓錐狀長圓形,具5條縱肋,被微柔毛和疏剛毛。花期3-5月,果期7-8月。
生於海拔1000米的山坡草地或丘陵地帶的灌叢或山脊雜木林下。產中國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和雲南,有一亞種產日本。該物種花朵美麗,顏色鮮艷,並具有較高的中草藥價值,為著名的有毒植物之一。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多栽培,也是眾多杜鵑園藝品種的母本,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
羊躑躅(學名:Rhododendron molle (Blume) G. Don ):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羊躑躅
- 拉丁學名:Rhododendron molle (Blume) G. Don
- 別 名:黃躑躅、黃杜鵑、羊不食草、鬧羊花、驚羊花,老虎花、玉枝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合瓣花亞綱
- 目 :杜鵑花目
- 科 :杜鵑花科
- 亞 科:杜鵑花亞科
- 屬 :杜鵑花屬
- 亞 屬:羊躑躅亞屬
- 種 :羊躑躅
- 命名者及年代:(Blume) G. Don, 1834
形態特徵
羊躑躅是落葉灌木,高0.5-2米;分枝稀疏,枝條直立,幼時密被灰白色柔毛及疏剛毛。葉紙質,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5-11厘米,寬1.5-3.5厘米,先端鈍,具短尖頭,基部楔形,邊緣具睫毛,幼時上面被微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柔毛,沿中脈被黃褐色剛毛,中脈和側脈凸出;葉柄長2-6毫米,被柔毛和少數剛毛。
總狀傘形花序頂生,花多達13朵,先花後葉或與葉同時開放;花梗長1-2.5厘米,被微柔毛及疏剛毛;花萼裂片小,圓齒狀,被微柔毛和剛毛狀睫毛;花冠闊漏斗形,長4.5厘米,直徑5-6厘米,黃色或金黃色,內有深紅色斑點,花冠管向基部漸狹,圓筒狀,長2.6厘米,外面被微柔毛,裂片5,橢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2.8厘米,外面被微柔毛;雄蕊5,不等長,長不超過花冠,花絲扁平,中部以下被微柔毛;子房圓錐狀,長4毫米,密被灰白色柔毛及疏剛毛,花柱長達6厘米,無毛。
蒴果圓錐狀長圓形,長2.5-3.5厘米,具5條縱肋,被微柔毛和疏剛毛。花期3-5月,果期7-8月。
主要亞種
羊躑躅(原亞種):Rhododendron molle(Blume) G. Donssp molle
該種因葉較大,密被灰白色微柔毛及疏剛毛;花冠大,黃色或金黃色,極易識別。
原產地:中國東部,海拔平均2400米。株高150厘米,花冠漏斗狀,葉片長圓狀橢圓形,冬季落葉,抗寒區:H4;主要顏色為黃色。
蓮華躑躅(亞種):又名日本羊躑躅 Rhododendron molle ssp japonicum
命名者及年代:A.Gray, 1830
同義學名:
- R. glabrius (Nakai)、R. glabrius var.aureum、Azalea japonica (A.Gray)、
- R. japonicum、R. japonicum f.aureum、R. japonicum var. canescens
原產地:.日本北海道北至九州南部和西部,海拔100-2100米。株高150厘米,花冠廣漏斗狀,葉片倒卵形。冬季常綠不落葉,生長旺盛。抗寒:H4 主要顏色:紅色
繁殖方式
扦插
扦插繁殖是杜鵑花栽培中應用最多的繁殖方法,一般在5-6月份剪取健壯的半木質化的新枝,長約5-8厘米,剪除下部葉片,保留頂葉2-3片作插穗,插穗基部最好用吲哚丁酸或ABT生根粉等溶液浸蘸處理,然後扦插在疏鬆透氣、富含腐植質的酸性土壤中,溫度保持在20-25℃,遮陰並經常噴霧保濕,以促進萌發新根。
嫩枝
嫩枝繁殖是用劈接對於難以成活的名貴品種如西鵑等,先剪去嫩枝約3-4厘米作接穗,將基部用利刀削成楔形,用毛鵑作砧木,採用嫩枝劈接,然後置陰棚下用塑料薄膜綁紮,並用塑料袋將接穗和砧木一起罩住保濕。
播種
播種為有性繁殖。由於自然雜交的結實率很低,一般都要進行人工授粉,以提高杜鵑的結實率,獲得較多的種子。其主要做法是在杜鵑花盛開的時候,選擇長勢好,花色美的健壯母本,移至溫室,每盆選留花朵大、開花早的花3-4朵,摘去雄蕊和花附近的新芽,使養分集中,待到花柱頭上出現粘液時,即用新毛筆蘸取父本的花粉去塗幾次就行了。授粉一周後,將花盆移至室外,加強水、肥管理,大概經過5-6個月的生長發育,到11-12月即可見到果實逐漸由青色變為褐色,種子就成熟了。隨即將其採下,讓其陰乾,揚淨,置於陰涼通風處。
杜鵑種子很細小,不宜長時間貯存,否則發芽率低。若是常綠杜鵑種子,即應隨采隨播,播在溫室內的盆中;若是落葉杜鵑種子,則可放到明年春天播種。
播種的盆宜採用淺瓦盆,播種的泥土,可在背陽的山坡表面挖取帶青苔的疏鬆表土,揀去石粒,最好用40%的福爾馬林加100倍水的稀釋液噴灑一次,進行消毒,再行晾乾。也可放到蒸汽中蒸15-25分鐘消毒,然後曬至半干即可待用。播種前,先將淺盆澆潮,在底層放入一層約2厘米的木炭屑,再鋪上一層5-6厘米厚的消毒土,刮平,稍壓實,然後均勻地將種子分格在上面,輕輕壓一壓,不可用噴壺噴水,最好採用浸盆坐水的方法。在上面蓋一塊玻璃,移至溫室內。盆土表面乾燥時,可霧狀地噴些水,但不可噴得太多,經常保持盆土潮潤就可以了。
播種後,一般經5-6星期即可發芽。在小苗長出2-3片真葉時,即可用小竹片輕輕夾出,分栽於另外的盆中,不要栽得太密,要稀些,栽好後用蘆席等遮蔭,不可讓太陽直曬,也不可讓雨水淋到。在苗幼嫩時,不要施肥,等到第二年小苗長到近10厘米高時,再開始澆施薄肥;一般第二年春末到早秋,可單株分栽。到第三年苗株長到20厘米高時,如果養護得好,就有少數株苗可以開出鮮花來。
栽培技術
肥水管理
杜鵑生長發育要求酸性土壤。由於北方土壤多偏鹼性,因此盆土需用腐熟的松針葉土等腐植土混合配製。杜鵑的根係為須狀細根,對肥料濃度及水質的要求嚴格,施肥時要遵循適時適量、薄肥勤施的原則。春季開花前為促使枝葉及花蕾生長,可每月追施一次磷肥。花後施1-2次氮磷為主的混合肥料。9-10月份孕蕾期施1-2次磷肥。在生長期、開花期肥水要求較多,冬季休眠、夏季生長緩慢時要控制肥水,以防爛根。杜鵑花喜濕潤和涼爽的環境,北方氣候乾燥,應及時澆水並噴霧,以保持較高空氣濕度。澆花水以礬肥水及雨水為好,如用常用水需加入少量硫酸亞鐵及食醋。也可將西瓜或西紅柿切成小塊施入,對於改善土質及花朵質量也有良好效果。
整形修剪
為加速植株盛開,杜鵑常通過摘心來促發新枝,對於花朵簇擁、影響花形的可以提早疏蕾,這樣不但使當年花大色鮮,也有利於植株來年生長開花。杜鵑萌發力強,枝條嚴重影響植株生長發育,降低其觀賞性和商品性,因此需通過修枝來調整。修枝一般在春季花謝後及秋季進行,剪去枯枝、斜枝、徒長枝病蟲枝及部分交叉枝,避免養分消耗,使整個植株開花豐滿。
花期控制
杜鵑在秋季進行花芽分化,通過冷藏和加溫處理,可以人為控制花期。要使杜鵑提前開花,可將其移至溫室培養,控溫在20-25℃,並經常在枝葉上噴水,保持80%以上的相對濕度,這樣經過一個半月即可開花。要使杜鵑延遲開花,可將形成花蕾的杜鵑,讓其一直處於低溫狀態,保持溫度2-4℃,盆干時澆水,夏秋移出室外,2周後即可開花。
病蟲防治
葉腫病
發病前尤其是在抽梢展葉時可噴灑1︰1︰200的波爾多液,發現病葉及時摘除;發芽前可噴施0.3-0.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1︰1︰200的波爾多液2-3次,通常隔7-10天噴1次;發病後可噴灑65-80%代森錳鋅500倍液或0.3-0.5波美度石硫合劑3-4次,隔7-10天噴1次。
葉斑病
葉斑病和褐斑病。於5-8月噴施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0%粉銹寧4000倍液、50%代森錳鋅500倍液,隔10天噴1次,共噴7-8次,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發展。為防止葉片黃化,還可增施硫酸亞鐵。
幣厄病
受害嫩枝葉片頂端布滿稠密的白色或粉紅色的蟎質層,有時葉片產生蟎癭,多由蚜蟲刺傷葉片感染引起。
防治方法:在清除病葉的同時,噴灑含硫酸銅的藥劑;噴灑氧化樂果乳油或將呋喃丹直接放於盆內等方法都可防治蚜蟲及其它刺口器的害蟲。
冠網蝽
症狀:為害狀成蟲、若蟲都群集在葉背面刺吸汁液,受害葉背面出現很象似被濺污的黑色粘稠物。這一特徵易區別於其它刺吸害蟲。整個受害葉背面呈銹黃色,正面形成很多蒼白斑點,受害嚴重時斑點成片,以至全葉失綠,遠看一片蒼白,提前落葉,不再形成花芽。
防治方法:冬季徹底清除盆花、盆景園內周圍的落葉、雜草。對莖幹較粗並較粗糙的植株,塗刷白塗劑。 在越冬成蟲出蟄活動到第一代若蟲開始孵化的階段,是藥劑防治的最有利時機。可噴50%殺螟松1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1000-1500倍液,或10-20%擬除蟲菊酯類1000-2000倍液,每隔10-15天噴施1次,連續噴施2-3次。
根腐病
症狀:根上出現水漬狀褐斑、軟腐,後腐爛脫皮,木質部呈黑褐色,樹皮逐漸呈灰白色,並會逐步蔓延,「進而擴大到樹幹整個皮層壞死,切斷養分及水分的輸導,使頂端嫩葉逐步乾枯,並自上而下,枝葉萎蔫失水乾枯,以致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半知菌類鐮孢霉屬真菌存活在土壤中的植物殘體上,數年內遇合適寄主仍有侵染力,凡鹼性土壤、濕度大、溫度偏高,均有利於病害的發展蔓延,故確診後,應對死株及盆土及時處理。對鄰近的植株可用0.1%高錳酸鉀浸泡或淋洗全株,並用淨水沖洗後再上盆,盆土可事先用70%托布津1000倍液噴澆。應注意改善場地通風,早晚增加光照,增施鉀肥,提高抗病力。在每年5月份左右用200倍托布津塗抹主幹,每7天至10天塗一次,連續三次,預防感染。
紅蜘蛛
症狀:主要吸取植株的汁液並使葉片出現灰白色斑點。嚴重時造成葉片轉黃脫落。新梢生長差,樹勢減弱。發病規律在每年的6-8高溫,乾旱時危害尤為嚴重,但大雨及多雨天氣則危害較輕。
防治方法:在冬季清除枯枝落葉以消滅約冬成蟲,在3月開始發生危害時用10%天皇星乳油1000倍液,7051殺蟲素(滅蟲靈)3000倍液或噠嗪酮(速蟎酮)1000倍液噴殺。
醫藥價值
該種為著名的有毒植物之一。「神農本草」及「植物名實圖考」把它列入毒草類,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民間通常稱「鬧羊花」。植物體各部含有鬧羊花毒素(rhodo japonin)和馬醉木毒素(asebotoxin), ericolin和andromedotoxin等成份,誤食令人腹瀉,嘔吐或痙攣;羊食時往往躑躅而死亡,故此得名。在醫藥工業上用作麻醉劑、鎮疼藥;全株還可做農藥。
藥典
【白藥】洋號賀:花、葉治療風濕骨痛,頑疣《滇藥錄》。洋號賀:花、根治療皮膚頑癬,齲齒痛,跌打損傷,神經痛,慢性支氣管炎《滇省志》。
【畲藥】根、花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慢性氣管炎,頑癬,蠱毒《畲醫藥》。
用途
花(鬧羊花):辛,溫。有大毒。祛風除濕,舒筋活血,鎮痛止痛。用於風濕頑痹,骨折痛,牙痛、皮膚頑癬。
果實(雲軸子):苦,溫。有大毒。蠲痹止痛,定喘止瀉。用於跌打損傷,風濕關節痛。 根:辛,溫。有毒。祛風,止咳散瘀止痛,殺蟲。用於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神經痛,咳嗽痰喘,外用於肛門瘺管,殺滅釘螺。
莖、葉:殺蠅蛆,孑孓,釘螺。
鬧羊花的功效與作用及藥用價值
自然界中的鬧羊花,很多人都見過,知道它是一種美麗的觀賞植物,它的花朵碩大,花色鮮艷,香氣誘人,但這種植物帶有一定毒性,而且它的花卉和果實以及根都能入藥,入藥以後藥用功效出色,藥用價值特別高,除了美麗的外表以外還有哪些具體功效與作用。
鬧羊花的功效與作用
1、止痛
止痛是鬧羊花的主要功效之一,不論是人們出現風濕骨痛還是跌打腫痛,都可以用鬧羊花來治療,可以把它泡酒以後服用。也可以把鬧羊花的根與黑豆以及白酒等材料放在一起煎湯喝,不論哪種服用方法都能讓人們疼痛的症狀儘快減輕。
2、麻醉
麻醉也是鬧羊花的重要作用,它的花朵中含有大量的麻醉物質,經過加工提純以後能得到的麻醉劑,它們在臨床上能用於各種手術前的麻醉,而且麻醉效果特別好。除了這些作用以外,鬧羊花還能預防高血壓與心臟病,能維持人體心血管健康。 [2]
鬧羊花的藥用價值
1、治療皮膚病
鬧羊花能抗菌消炎,更能抗真菌,平時它能用於人類多種皮膚病的治療,在人們出現癬症和皮膚痛癢時,可以把新鮮的鬧羊花研碎製成泥狀,外敷在患處,每天換藥一次就可以。另外人們出現瘌痢頭時,也可以用鬧羊花治療,可以把它的研碎取出汁液直接塗抹患處。
2、治療神經性頭痛
鬧羊花的止痛功效也特別出色,平時人們出現神經性頭痛時可以用鬧羊花來治療,治療時可以把新鮮的鬧羊花研碎以後外敷在後腦或者疼痛的部位上,三個小時以後取下,疼痛症狀就能明顯減輕。
《中國藥典》:鬧羊花
拼音注音:Nào Yánɡ Huā
別名:黃杜鵑、三錢三、毛老虎、一杯倒、八里麻、六軸子[果實]
英文名:FLOS RHODODENDRI MOLLIS
來源:本品為杜鵑花科植物羊躑躅Rhododendron molle G. Don 的乾燥花,其根、莖、葉和果也入藥。四、五月花初開時採收,陰乾或曬乾。
性狀:本品數朵花簇生於一總柄上,多脫落為單朵,灰黃色至黃褐色,皺縮。萼片5裂,裂片半圓形至三角形,邊緣有較長的細毛;花冠鍾狀,筒部較長,約至2.5cm,頂端卷折,5裂,花瓣寬卵形,先端鈍或微凹;雄蕊5,花絲捲曲,等長或略長於花冠,中部以下有茸毛,花葯紅棕色,頂孔裂;雌蕊1,柱頭頭狀;花梗長1~2.8cm,棕褐色,有短茸毛。氣微,味微麻。
毒性:本品有毒成分為梫木毒素,杜鵑花素和石楠素。中毒症狀:開始噁心嘔吐,腹瀉,心跳緩慢,血壓下降,動作失調,呼吸困難,嚴重者因呼吸停止而死亡。解救方法:酌情考慮催吐或洗胃及導瀉;服蛋清,活性炭及糖水;亦可靜脈滴注5%葡萄糖生理鹽水,並給興奮劑,保暖;如血壓下降則給去甲腎上腺素;如呼吸困難可給氧,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民間用梔子汁解毒。
貯藏:置乾燥處,防潮。
鑑別:本品粉末黃棕色。花粉粒四面體形,直徑58~97μm,具3個萌發孔。花萼非腺毛由多細胞組成,交叉排成數列,直徑29 ~68μm。花冠非腺毛,單細胞,直徑10~20μm,長可達 400μm以上,壁薄,有的可見壁疣。花粉囊表皮細胞類多角形或類圓形,直徑13 ~31μm,排列整齊而緊密,壁稍增厚,有的紋孔明顯,細胞內含有黃棕色物質。花冠表皮細胞長方形、類方形或不規則形,直徑26~78μm,壁薄,呈波狀彎曲。
歸經:花:歸肝經。
性味:
- 花:辛,溫;有大毒。
- 根:辛,溫。有毒。
- 果:苦,溫。有大毒。
注意:不宜多服、久服。體虛者及孕婦禁用。 [3]
功能主治:
花:祛風除濕,散瘀定痛。用於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皮膚頑癬。外用治癬,煎水含漱治齲齒痛。
莖、葉:殺蠅蛆,孑孓,釘螺。
果:搜風止痛,止咳平喘。用於跌打損傷,風濕關節痛。
根:祛風止咳,散瘀止痛。用於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神經痛,慢性支氣管炎;外用治肛門瘺管,殺滅釘螺。
用法用量 根0.5~1錢;果:2~4分;花0.6~1.5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品搗敷。
摘錄 《中國藥典》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闹羊花(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的相关视频
參考文獻
- ↑ 鬧羊花(杜鵑花科、杜鵑花屬植物)的信息介紹
- ↑ 鬧羊花的功效與作用果蔬百科
- ↑ 《中國藥典》:鬧羊花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