橢球面大地測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橢球面大地測量學是一個科技名詞。
中華文明是一種獨特的文明[1],其文字也是非常獨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中,只有中國由於其民族文化強大的包容性與同化性而始終沒有間斷過的文化傳承,這使漢字成為世界上較少的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約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出現的甲骨文[2]被廣泛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一直發展到今日,有三四千年的歷史。
名詞解釋
橢球面大地測量學(ellipsoidal geodesy)是幾何大地測量學的一個分支,是研究地球橢球面的數學性質,以及同該面有關的大地測量計算問題的學科。
幾何大地測量學亦稱天文大地測量學。經典大地測量學的主要分支。是研究用幾何法測定地球形狀和大小以及地面點幾何位置的學科。它採用一個同地球外形最為接近的旋轉橢球代表地球形狀,用天文大地測量方法測定該橢球的形狀和大小,並以它的表面為參考面,研究和測定大地水準面,建立大地坐標系和推算地面點的幾何位置。
橢球面大地測量學研究的主要問題是:橢球面上大地線和法截線的性質;橢球面三角形的解算;大地測量主題的解算;橢球面投影到平面上的問題,以便將大地坐標換算為平面坐標;一橢球面同另一橢球面的關係,以實現不同大地坐標系的換算。
橢球面上點的表示和點間的聯繫:參考橢球面上一點G的坐標用大地經度L和大地緯度B表示(圖1[地球橢球的幾何元素])。
大地經度L為 G點的子午面PGP′同起始子午面PEP′間的交角,從起始子午面分別向東和向西量度,各由0°~180°;向東為東經,向西為西經。大地緯度B為橢球面上G點的法線GN與赤道面 EQE′的交角,從赤道面分別向北極P和南極 P′量度,各由0°~90°;向北為北緯,向南為南緯。 橢球面上兩點間用大地線連接。大地線是橢球面上兩點間距離最短的曲線(圖2[大地線])。
設AB為橢球面上的兩點,PP′為橢球的短軸,A和B點的法線分別為AN和BN;由A點法線與B點構成的法面ABN一般不同由B點法線與A構成的法面BANB重合,它們同橢球面的截曲線分別是AB和AbB,稱為相對法截線。為了消除橢球面上兩點間連線的這種非惟一性,大地測量中規定用橢球面上A、B兩點間的大地線 AcB(通常位於兩條相對法截線之間)為地面上相應兩點的投影線。橢球面上的一切計算公式都是依據大地線推導的。例如,利用大地線的特性及其與法截線的關係,可以推出法截線化為大地線方向的改正公式,照準點高出橢球面所引起的方向改正公式,以及地面上測量的距離歸算至橢球面上的改正公式。
參考文獻
- ↑ 中華漢字:人類發展史上空前絕後的文明瑰寶!,搜狐,2019-07-20
- ↑ 傳統薈萃 | 甲骨文,搜狐,20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