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正月里的美食(李英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正月里的美食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正月里的美食》中國當代作家李英利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正月里的美食

正月里,春節剛過,人們正沉浸在喜悅與快樂的氛圍里。

晉陽區梁家莊最有名的三種美食,是三位五十多歲的婦女做出來的,真是一絕。那是什麼呢?這麼神秘。讓我給你詳細地一一道來。

首先是陳老耿的老伴陳大娘做的美味紅燒肉,那叫一絕。

春節已經來臨,家家戶戶都要做紅燒肉。紅燒肉是陳大娘的絕活兒。大年初三一大早,陳大娘就開始大顯身手。只見陳大娘把豬肉洗乾淨,切成小方塊,然後把它與涼水一起放入鍋中,加入蔥段,用中火慢慢煮。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嗎?這是要把豬肉中的血水與腥味給「逼」出來,而且要等到水滾起來。這樣做出來的肉更爛,更容易入味兒。等到水開了,豬肉變成白色時就能把它撈起來了。

做紅燒肉最重要的步驟是燒,要不怎麼說是紅燒肉呢?陳大娘把煮熟的肉放在一邊,待油變熱後將少許生薑、辣椒倒入鍋中,滋滋滋——生薑與辣椒也發出香味兒了,這時就可以把肉放進去了。爆炒幾分鐘後,倒入少許老抽醬油,還有少許白糖,翻炒。翻炒均勻後,加水。然後,蓋上鍋蓋,用大火燒,燒至沸騰,再用小火慢慢地煮。此時,廚房裡瀰漫着濃濃的肉香,十分誘人。

紅燒肉出鍋啦!看,醬紅色的肉放在白色的瓷盤裡,讓人垂涎三尺。夾起一塊肉,輕輕咬上一口,一股濃郁的肉香便在嘴裡瀰漫開來,香中帶咸,咸中隱隱約約地透着一絲甜味兒,真是「此肉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嘗」啊!陳老耿慢慢地嚼着,越嚼越有味兒。

春節期間,晉陽區梁家莊周慶奎的妻子楊大嫂做的清蒸鯉魚味道鮮,堪稱第二絕,最有名氣了。

晉陽區的黃河大鯉魚適合煎、烤、炸、炒、燉等做法,也適合清蒸這種返璞歸真的做法。

吃清蒸鯉魚離不開蘸醬。蘸醬是楊大嫂用當地的原料釀成的,調好的蘸醬呈褐色。楊大嫂拿筷子輕輕一挑,順筷子尖滴落的一滴滴蘸醬,猶如斷線的琥珀珠。看着那從籠中冒出的白氣,周慶奎不禁脫口而出: 「現在呀,鄉愁是一個暖暖的蒸籠,魚在裡頭,我在外頭。」魚的香氣撲鼻而來,其中仿佛夾雜着家的味道,溫暖而舒適。

夾一塊魚肉,嘿,好嫩!蘸一下醬汁,哇,真鮮!嘗一下味道,嘿,超美!真乃「品後不知魚在嘴,滿席清香味道美」呀!

清蒸鯉魚之所以味道鮮美,不僅與地道的蘸醬有關係,而且與楊大嫂做的黃河大鯉魚的味道清香有關。

清蒸鯉魚,味道鮮美,十分爽口,楊大嫂用魚肉和羊肉獨創餡兒料,還喜歡做一道魚羊餃子。周慶奎蘸着山西老陳醋,品着妻子楊大嫂的手藝,周慶奎不禁說道: 「鮮是一種文化,鮮是一種情懷!」

這天,石有明一進家門,一股濃郁的香味飄入他的鼻孔,仔細一聞,啊,是妻子羅秀蘭正在做春節美食炸豆腐。羅秀蘭的炸豆腐,堪稱第三絕。

石有明走進廚房一看,鮮黃的炸豆腐在油鍋中不停地翻騰着,它們享受着「滋滋」的熱油聲,享受着鍋里的高溫,享受着舒適的燈光。豆油燈下,羅秀蘭不停地忙活着,石有明趕忙坐下來燒火。一切顯得那麼有條不紊井然有序。

廚房裡,耳邊只有這不絕的「滋滋」聲,再加上鍋中向上冒的煙霧,石有明早已忘記了自己此時身處何地。炸豆腐的「香」在此時完美呈現了。那經過發酵後的獨特香味,讓人陶醉。

美味佳肴做好了,端上桌,石有明迫不及待地想嘗一嘗這人間美食。他輕輕地夾起一塊豆腐,將這金黃酥軟、油亮鮮美的炸豆腐裹上辣椒,放進嘴裡。頓時,一股清香的油而不膩的味道充盈他的全身,石有明仿佛覺得人世間的一切皆為浮雲,唯有炸豆腐才是真理……

春節期間,一盤炸豆腐,濃郁清香,撲鼻而來,慢慢品嘗,味道獨特,點綴節日的愉快氛圍,不失為一道豐盛的美味佳肴。

「咚咚——鏘,咚咚——鏘」,晉陽游擊隊員們開心的鑼鼓敲起來,婦女們的秧歌扭起來,她們唱着《擁軍秧歌》: 「正月裡來是新春,趕上豬羊出呀了門。豬呀羊呀送到哪裡去?送給咱英勇的八路軍。嗨呀梅翠花嗨呀海棠花,送給咱英勇的八路軍……」

陳大娘端着一碗紅燒肉,楊大嫂帶着兩條清蒸鯉魚,羅秀蘭端着一盤炸豆腐,滿臉喜慶地跟着秧歌隊,朝晉陽區八路軍大隊走去……

她們受到岳司令員和八路軍戰士們的熱情款待。

八路軍戰士們品嘗着紅燒肉、清真鯽魚、炸豆腐,享受着新年佳節的美味佳肴,不由地都豎起了大拇指,連連讚嘆不已,幸福快樂的時光流連忘返,難以忘懷![1]

作者簡介

李英利,1964年出生於山西臨猗,運城市作協會員。臨猗縣廟上中心學校教師,喜歡文學,酷愛創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