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種植方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油菜種植方法
歐洲油菜 (學名:Brassica napus L. )是十字花科、蕓薹屬草本作物。莖直立,有分枝,僅幼葉有少數散生剛毛;葉柄長2.5-6厘米,基部有裂片;中部及上部莖生葉由長圓橢圓形漸變成披針形,基部心形,抱莖。總狀花序傘房狀;花梗長6-12毫米;萼片卵形,花瓣淺黃色。長角果線形,果瓣喙細;果梗長約2厘米。種子球形,黃棕色,近種臍處常帶黑色,有網狀窠穴。花期3-4月,果期4-5月。
基本信息
中文名:歐洲油菜
拼 音:ōu zhōu yóu cài
學 名:Brassica napus L.
別 稱:油菜、油麻菜籽,麻油菜籽、甘藍型油菜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罌粟目
亞 目:白花菜亞目
科:十字花科
族:芸苔族
屬:芸苔屬
種:歐洲油菜
命名者及年代:L.,1753
形態特徵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具粉霜;莖直立,有分枝,僅幼葉有少數散生剛毛。下部葉大頭羽裂,長5-25厘米,寬2-6厘米,頂裂片卵形,長7-9厘米,頂端圓形,基部近截平,邊緣具鈍齒,側裂片約2對,卵形,長1.5-2.5厘米;葉柄長2.5-6厘米,基部有裂片;中部及上部莖生葉由長圓橢圓形漸變成披針形,基部心形,抱莖。
總狀花序傘房狀;花直徑10-15毫米;花梗長6-12毫米;萼片卵形,長5-8毫米;花瓣淺黃色,倒卵形,長10-15毫米,爪長4-6毫米。長角果線形,長40-80毫米,果瓣具1中脈,喙細,長1-2厘米;果梗長約2厘米。
種子球形,直徑約1.5毫米,黃棕色,近種臍處常帶黑色,有網狀窠穴。花期3-4月,果期4-5月。
生長環境
在7000年前形成的冬性歐洲油菜,適合在低溫地區生長;誕生於400多年前的春性歐洲油菜,生長周期最短;適種面積較廣的半冬性歐洲油菜70多年前誕生於中國,經過多代繁衍,歐洲油菜雜交出適應不同生長條件、具有不同特點的多個品種。
分布範圍
原產於歐洲,但在野外還未發現歐洲油菜的野生種質資源。在中國各地廣泛種植和歸化。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生長習性
歐洲油菜感溫、感光的敏感時期分別為7-8葉期和10-12葉期。
種植時間
油菜喜歡在冷涼的氣候環境中生長,根據它的生長習性來看,-般在春季3月下旬的時候種植最為適宜,不然種植時間過早的話,油菜容易受到低溫影響而產生寒害,但是種植時間過晚,油菜的質量就會變差。[1]
種植方法
選地整地:油菜的適應能力較強,所以對土壤的要求並沒有那麼嚴格,但是對於比較黏的土地,在整地時要注意先把地翻過來曬幾天,在播種前要把土地澆一遍水,過個兩天撒上複合肥再重新將土翻一遍。
種植方式:油菜的種植方式有兩種,第一種就是直播,將油菜籽按一定的間隔一排排的播種,等長出幼苗後把長得比較密的地方抽掉可以拿去做菜。第二種方式就是先培育好油菜苗,之後再按照一定的間隔一顆顆栽種。
田間管理:在油菜長到15-20厘米時要對菜地進行一次施肥與除草,此次施的肥料為尿素,目的就是為了長苗,等油菜長到四十厘米左右是進行二次施肥,此次施肥為農家肥。最後一次施肥就是在開花前,噴灑硼肥,這樣有助於之後果實更豐厚。
預防措施
油菜常見的病症有菌核病與苗期猝倒病,對於菌核病就是說明你要勤奮一點,及時清理和排除田間的水漬,降低水分。而苗期猝倒病就需使用專門的藥劑進行噴殺。一般的種植戶都知道如果在冬季油菜就開花那就會導致來年產量明顯降低,所以為了預防這個問題農戶都會提前噴灑多效唑。
採收
收割一定要適時,過早的話還有很多沒成熟,晚了那就全都會掉了,所以一般的收割時間是在整顆油菜的角果為黃綠色的時候,這就是最適合收穫的時期,收割後要進行晾曬,再經過後期的曬乾、脫粒、之後進行再細緻的一個篩選就可以。[2]
病蟲防治
歐洲油菜的一生病蟲害主要有菌核病、蚜蟲、潛葉蠅等。前期主要是以蚜蟲為害植株為主,中後期主要以菌核病為主。植株發病後引起早衰,角果減小,結實率、千粒重降低,造成減產減油。為了避免油菜產量損失,應採取綜合防治的方針。在蚜蟲發生低齡期可用1000倍液樂果噴治;中後期病株上的病葉要及時摘除,並用井崗黴素防治菌核病。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