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浮土 |
浮土,指鬆土;附着在衣服等表面的塵土。見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楊妃粉》:"去浮土三尺,有土如粉。"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浮土
拼音; fú tǔ
注音; ㄈㄨˊ ㄊㄨˇ
詞性; 名詞
引證解釋
1.地表層的鬆土。《東周列國志》第四七回:"乃於要道,深掘陷坑數處,將草蓐掩蓋,上用浮土,是夜果降大雪,鋪平地面,不辨虛實。"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二:"最初是去浮土,挖出一個很大很深的坑。"
2.指附着在衣服、器物等表面的塵土。如:把衣服上的浮土撣掉。
相關詞語
開頭相同:浮槎 浮薄子 浮頭兒 浮杯 浮漚釘 浮年 浮石沉木 浮白載筆 浮丘公 浮謬 浮力 浮剽 浮丘伯 浮危 浮細 浮箭 浮颺 浮動工資。
結尾相同:梵土 童土 玄土 小土 桑土 蹙土 黑鈣土 寸土 破土 塵土 綢繆桑土 食土 物土 王土 尺土 不服水土 東土 動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