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清明餜 |
中文學名:清明餜 節 日:清明 主要食材:米粉 習 俗:擔清明餜 |
清明餜,是清明節的特色小吃,它是用一種叫艾的植物的嫩葉和糯米粉製成的,艾:多年生草本,有香氣,秋季開黃色小花。全草供藥用,可殺蟲,防治植物病蟲害。葉可制艾絨,供灸病用。枝葉熏煙,可驅蚊、蠅等。在龍游話,人們把艾稱為「清」,是根據「清明餜」而得名。
基本內容
製作過程
清明餜是一種時令風味小吃,並且因為顏色青翠色而稱「青餜」,家庭主婦們早早地割來嫩綠的田青,煮熟後並用石灰混和,以便去掉田青中的苦澀味,到時候和到米粉中攪捏做成餜。清明餜呈三角形,所以又叫三折(角)餜。清明餜分青餜和白餜,青餜的餡多用芝麻紅糖,咬一口又糯又香,白餜的餡多用鹹菜豆腐,甜的吃膩了再吃上只鹹的自然食慾大增。
擔清明餜又是諸暨的一種習俗。女兒出嫁的第一年,娘家父母(兄弟)有三個節日即清明、端午、過年,需要給女兒(姐妹)擔禮物。當然清明餜首當其衝,到時候娘家人就會做上滿滿的兩籃,高高興興擔去,夫家又要將清明餜一一分送給親房鄰居。擔清明餜的用意是表示出嫁的女兒開始入鄉隨俗,希望街坊鄰居多多照顧的意思。
清明餜有甜的和鹹的兩種。外形像餃子的咸餜由豆腐乾、豬肉、鹹菜、筍等做餡,用圓形模子做成的則是甜的芝麻白糖餡。整個製作過程分揉粉、切顆、做斗、裝餡、合邊、成型等步驟。看似簡單的做餜程序,實際操作起來卻有不少奧妙在其中。比如切顆的時候不用刀而用線,因為用刀切會留下鐵的氣味,只有用線切才能保持清明餜的獨特風味。還好有現成的師傅在邊上指導,大家很快就上手做出了各式各樣自己認為滿意的清明餜。
歷史
清明餜的產生有一段歷史故事,春秋戰國時期,晉公子重耳(公元前697-628年)受迫害出逃流亡,大臣介之推等隨護。後重耳回國為君,即晉文公,漏賞了功臣介之推;他就隱居深山不仕。重耳命人燒山,介之推不出被燒死。重耳為紀念介之推,便定下他被燒死的這一天(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因為寒日節這天不准生火,可是人們又不能在這天餓肚皮。於是人們就在寒食節的前一天(清明節前二天)做好米餜,蒸熟後以備次日食用。以後不知何年把清明前一天吃寒食的習俗取消了,可是清明節吃米餜的習俗沒有改,於是就把這米餜稱為「清明餜」。
江山清明餜別具特色。清明餜的皮用清明邊剛成長的野艾或鼠麴草(又稱「清明菜」)煮熟搗爛與蒸熟的糯米粉揉和製成,餡則分甜、鹹兩種。一般來說,甜餜用芝麻糖做餡,包成三角形稱為「三角餜」;咸餡用九頭芥醃菜炒筍絲(二者酸鹼結合,味美),或醃菜炒肉丁、豆腐乾丁,包成船形,略象荷包蛋形狀,稱為「荷葉餜」。人們只要一看外形,就可隨口味不同選擇清明餜了。由於野艾和鼠麴草呈青綠色,多纖維,不但顏色美觀,而且柔韌爽滑,味道可口。一年中的清明節像人一生中的青年階段一樣,是黃金時期。一個人從童年到青年,是長身體、長知識和思想漸趨成熟的時期。因而江山人把每年吃一次清明餜,象徵着長大了一點。因為「清明」音近「聰明」,認為少年吃了清明餜會變聰明起來,所以做媽媽的總希望孩子多吃清明餜,會變得更聰明些。如果年長者與年少者無理取鬧,長輩見了往往會批評他:「你吃的清明餜比他多,能這樣不講道理嗎?」可見,江山人喜愛清明餜,將它與人的聰明才智連在一起。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各路義軍紛起,朱元璋在亂世中風生水起,攻打徽州時先到回溪台子上向朱升問計。朱升獻出九字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正是按着這九字策去做,取得鄱陽湖大捷,收復各路諸侯,一統天下,登上皇帝寶座。深知朱元璋為人的朱升不願繼續為官,次年便告老還鄉,臨行前為兒子朱同向朱元璋求了一張免死契。朱元璋還深感朱升之恩,讓朱升鄉里世世沾皇恩,破例免去徽州每年進貢的禮品。朱升回鄉第二年便去世了。
朱升死後,朱同受皇恩庇蔭當了官,一直做到禮部侍郎,朱元璋的孫子明惠帝對他非常器重,後來明成祖朱棣發動政變,奪取皇位,朱同作為政敵被賜死。本想擁有明太祖的免死契可免一死,可明成祖不認賬,說,除非竹能成薪葉成餜,你不吃米飯也能活,朕才可免你死罪。朱同聽了自知求生無望。這話傳到徽州,徽州人感念朱氏父子,想方設法營救,於是果真用苧葉、艾葉做成餜,顏色與竹葉無異,而且營養豐富,等徽州人把做成的餜送到京城時,卻傳來朱同懸樑自盡的消息。朱同死的那天恰逢清明節,從那以後,徽州城鄉百姓為緬懷朱氏父子,做清明餜的習俗就這樣世代相傳下來。
材料
清明餜主要的用料是米粉,包括糯米粉和早米粉,再加進田間采來的野生的艾草,至於這三者之間的用料的比例為多少,則可根據個人的口味不同而配置,喜歡吃糯一點的就多加點糯米粉,反之剛多加點早米粉,一般的比例為兩種米粉五五對開,而艾草的作用呢則是為了讓果子更好看(當然在舊社會因為糧食的缺少,加進艾草主要是為了增加糧食的份量,起到充飢的作用)。清明餜的餡也有很多種,有鹹的,有甜的。甜的多配以紅糖加芝麻,而鹹的就有五花八門的內餡了。
製作過程
製作清明餜的全過程:燒開一鍋水,把采來洗淨的艾草倒入鍋內,在滾燙的鍋中,身披白絨毛的艾草翻滾跳躍着,沒多久,它就搖身一變換上碧綠的新裝。撈出艾草,揉成小團,擠去水分,碾碎後同米粉(米粉中加了適量的油和鹽)混勻,做成半干半濕的麵團。麵團如青花瓷器的表面,艾草就是白色背景下的綠色花紋。準備餡料,甜的是紅糖,鹹的是鹹菜筍肉末。麵團被分成一小塊一小塊,放在手中隨意一按,即刻變成薄圓餅,中間放上餡,手再一捏一按,一個清明餜就做成了。
製作清明餜也有印花模子,農村里多是錐形的凹槽斜面上刻着一瓣一瓣的彎月形紋理,輕輕一按,圓圓的清明餜就鑲上漂亮的花邊。
蒸的過程簡單,放蒸籠里,看好火,別過頭就行。有的人喜歡吃熱的清明餜,而涼的,有嚼勁,像咖啡一樣越品越香,清明餜是越嚼越好吃。清明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看來吃涼的清明餜還是有道理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