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灰三齒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灰三齒鯊

學名  Triaenodon obesus

命名者 Rüppell, 1837

英文名 Blunthead shark

別名  Triaenodon apicalis、

    沙魚、鱟鮫

觀賞魚/食用魚  否/是

最大體長     213 cm

分類

  軟骨魚 Chondrichthyes

  真鯊 Carcharhiniformes

  真鯊 Carcharhinidae

  灰三齒鯊 Triaenodon

灰三齒鯊,體形修長。頭寬且乎扁。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窪。吻寬但極短。眼小,圓形,眼眶後緣具缺刻,瞬膜發達。前鼻瓣稍長而形成明顯之管狀;無口鼻溝或觸鬚。唇溝極短,通常僅侷限於口角部位。口裂寬,弧形,口閉時不露齒;上下頜齒同型,具有1中央大齒尖,兩側各1小齒尖之三尖頭狀,邊緣光滑,齒尖直立或外斜。

噴水孔缺如或微小。背鰭2個,背鰭間無隆脊,尾柄無側隆背;第一背鰭中大,起點遠在胸鰭後角之後,後緣凹入,上角鈍尖,下角尖突;第二背鰭小,起點與臀鰭起點相對,後緣入凹,後角尖突;胸鰭中大型,稍呈鐮刀形,後緣凹入,外角鈍尖,內角鈍圓,鰭端伸達不及第一背鰭基底;尾鰭寬長,尾椎軸上揚,下葉前部顯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長,與後部間有一深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尖突。

體背側灰褐色;腹側白色。背、胸及尾鰭具黑褐色緣;腹及臀鰭緣淡色,外角則暗褐色。[1]

棲地環境及深度

深海、礁區、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棲息深度1 - 330公尺

棲息於沿岸水域、面海礁區或潟湖區。白天成群棲息於珊瑚礁洞穴中或礁台緣,晚上活動力強。遷移的範圍不大,一年內約在0-3公里左右,屬於定棲性魚種。主要以底棲動物為食,包括魚類、章魚、龍蝦或螃蟹。雖然沒有襲人的報導,但仍具有潛在性的危險。 [2]

分佈

印度太平洋紅海東非印度尼西亞阿拉法拉海,北至琉球小笠原群島,南至新南威爾士州澳大利亞),新喀裡多尼亞,以及南澳大利亞州和皮特凱恩群島;整個密克羅尼西亞。東太平洋科科斯島加拉帕戈斯群島巴拿馬哥斯達黎加台灣分布西南部、東沙[3]

繁殖

胎生,一胎可產下1-5尾幼鯊,剛出生之幼鯊體長可達52-60公分。 通常在妊娠期超過5個月後的2或3隻幼崽。出生時的尺寸為52-60厘米TL。具有擁抱的獨特配對。

保育

近危(NT) ;評估日期: 2005年10月1日

視頻

Whitetip Reef Shark, Triaenodon obesus

參考文獻

  1. 灰三齒鯊,fishdb.sinica.edu.tw
  2. 灰三齒鯊,fishdb.sinica.edu.tw
  3. Triaenodon obesus,fishbas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