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尾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燕尾鳶(學名:Elanoides forficatus)為鷹科的鳥類,是一種中型猛禽,羽毛黑白分明,有分叉很大的類似燕子的黑色尾巴,幾乎是橫向舵羽的2倍。雌雄同色。棲居於丘陵、山地或平原森林,有時也出現在疏林草坡、村莊和林緣田間,多在晨昏活動。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蜥蜴、蝙蝠、鼠類和蛙等小型脊椎動物。棲息於高大樹木的頂枝,以細樹枝築巢。常單獨活動,有時也集3-5隻的小群。
形態特徵
體長[1]56~66公分,翼展130公分。虹膜深褐至稍紅色。頭、頸及腹面純白色,飛羽及尾黑色。翼尖而長,尾長,成叉形。幼鳥外型和成鳥相似,但內外尾羽長短差距較小。黑白分明,分叉很大的尾是黑色,幾乎是橫向舵羽的2倍。雌雄同色:頭頸部和下體是大面積的白色。上體是石板青或天鵝絨般的黑灰色。頂蓋、尾巴上覆面、肩羽和內肩胛紫色,並具黑色光澤。該物種的內肩羽十分類似肩羽,都有青銅色的光澤。翅膀是略暗的中等棕色。虹膜是紅棕色至暗棕色。下頜骨和腳基是淺藍灰色。鳥喙黑色。口角內鈷藍色。
幼鳥與成鳥十分相似,但尾巴要短得多,羽毛的光澤度較低。在長到1歲後,其羽毛全部和成鳥一樣。
分布範圍
分布於安提瓜和巴布達、阿根廷、巴哈馬、巴巴多斯、伯利茲、玻利維亞多民族國家、巴西、開曼群島、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古巴、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國、厄瓜多爾、薩爾瓦多、法屬圭亞那、格林納達、瓜德羅普島、危地馬拉、圭亞那、海地、洪都拉斯、牙買加、馬提尼克島、墨西哥、蒙特塞拉特、尼加拉瓜、巴拿馬、巴拉圭、秘魯、波多黎各、蘇里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美國、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維爾京群島。
旅鳥:阿魯巴、百慕大、加拿大、西班牙(加那利群島)、烏拉圭。
棲息環境
在不同的生境,棲息地也有很大差別。在美國,主要是低地沼澤和河流邊有高大樹木的地方。還出現在草地和沼澤附近。在墨西哥南部,燕尾鳶能到達海拔1,600米以上的高度,在松林中建巢。在阿根廷,它們活動於海拔較低的熱帶雨林。在中美洲,棲息於低地的熱帶和亞熱帶濕地。
生活習性
燕尾鳶幾乎完全在空中活動,在空中捕獲昆蟲或小蜥蜴。它飛行時尾部往往擴散,開合頻繁,這使得它能夠自如的機動和低速。尾部作為一個方向舵,並允許進行近90度的轉身。其長而薄的翅膀,將有助於達到很高的速度,特別是兩個夥伴一起飛行和嬉戲時。
燕尾鳶的鳴叫聲比較單調,在交往時,雄鳥發出的「克利,克利,克利」三個音節的聲音,雌鳥則是一個音節的「克利-1-」,並略顯尖銳。這些發聲許多場合都能聽到,遇到天敵鳥類或和伴侶交配後,以及希望取得聯繫。
燕尾鳶的食物主要是昆蟲、蜥蜴、青蛙,蛇和蜂。偶爾也捕食鳥類,小型哺乳動物,甚至小魚。
繁殖方式
燕尾鳶是一種遷徙的鳥類,在南美長途跋涉,春天它們返回佛羅里達州境內定居,此時已經形成對。抵達後,這些鳥花很多時間在自己的領土上追逐盤旋。從2月底或3月初開始建巢,交配在日出開始,一天繼續的頻率是6或7次。
夫妻共同積極參與建巢。用嘴和爪取來枝條,巢建在11至30米高空的松樹或柏樹上。有時也安放在楊樹或紅樹林中。在得克薩斯州,產卵季節為4月中旬至6月初,而在佛羅里達州,從3月下旬直到5月中旬。通常產1-3枚奶油色的卵,有褐色斑點。孵化期大約4個星期。通常雌鳥單獨孕育,雄鳥給夥伴帶來食物。雛鳥出生後由父母共同餵養,約37-42天小鳥即可離巢飛行。